关键词
广告中的女性社会角色
作者: 陈嬿如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社会角色   女性  
描述: 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广告具有性别教育功能。中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时代和社会要求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应突破某些传统成见 ,体现出女性社会角色的丰富内涵。依据“人本广告观” ,广告不应一味地渲染女性对男性的依附 ,而应该着力于塑造具有“双性”人格特征的新女性形象。在媒体广告与女性自我定位的关系中 ,媒体可以是引导者 ,也可以是现有定型观念的维持者 ,或者堕落为媚俗者。
去性化的“娜拉”五四新女性形象的论述策略
作者: 許慧琦   来源: 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论述   娜拉   新女性形象   五四时期  
描述: 近代挪威劇作家易卜生(Henrik Ibsen, 1828-1906)的名劇《娜拉》(Et Dukkehjem; A Doll's House; Nora)當中的女主角娜拉,其在近代中國,長期以來被視爲覺醒的新女性形象而聞名。一般著作論及娜拉在中國的發展及其影響時,多半強調其覺醒與出走對中國女性的鼓舞。而娜拉的女性身分,以及她被塑造、乃至定型後的新女性形象,使後人在解讀當時任何有關娜拉的各類文本時,似乎理所當然地對號入座,以爲談到娜拉,就只與女性有關。事實上,初傳入中國的娜拉,究竟是不是爲了中國女性而塑造
女性文学——浮出历史地表的另一含义
作者: 黄万华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潜质   华文文学   性别艺术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浮出历史地表”的含义不仅是指对传统性别秩序的抗衡 ,以取得跟男性平等的话语权力 ,而且也指女性历史积淀下的艺术潜质的释放。女性“暴力美学”所呈现人性层面上的生命体验的极致 ,女性对色、声、味的感知优势中包含的美学潜能 ,女性语言构成的文本魅力 ,这些久被拘囿、遮蔽的艺术潜质 ,在 90年代前后的中国大陆、台港、海外女作家创作中都得到了清醒的自审和不懈的开掘 ,构成这一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真正基础。
西方作家眼中的中国女性
作者: 王梅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滞定模式   沉默   他者   赛珍珠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了三十年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三部小说:《大地》,《母亲》和《东风:西风》。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女性一方面呈现出坚强、柔韧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却仍然在父权制的压抑下忍受着痛苦的煎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赛珍珠通过其作品否定了女性比男性劣等的传统看法,同时也在作品中揭露了父权制对女性的摧残和虐待。虽然如此,我们还是不能不注意到赛珍珠仍然站在西方人的立场看待中国女性。和她同时代的中国女性作家相比,赛珍珠的描述忽视了中国当时如火如荼的社会变革,而在作品中呈现出一个凝滞的中国,她文
西方女权主义平等观辩析
作者: 孟鑫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妇女解放思想   性别平等  
描述: 论文摘要 西方女权主义是当前西方社会中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其主旨是要求消除当代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各领域存在的对女性的歧视、剥削和压迫,争取彻底实现男女之间的性别平等。鉴于目前国内对西方女权主义的研究仍处于初级介绍阶段,本论文力图在掌握大量国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哲学和人学的角度分析不同的西方女权主义流派对性别不平等的认识,探讨不同流派的哲学基础、理论架构和实践主张,从而深化人们对西方女权主义不同流派思想理论和实践主张的理解,进而深入思考中国目前的性别平等问题现状。女权主义作
“女性文学”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 邓云   来源: 女性与社会发展——第二届妇女发展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学分析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描述: “女性文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且目前仍在演变之中的概念,且它与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变迁密切相关。我们在对它的丰富性、层次性和动态性进行理论上的疏理和认识的同时,一定要找到它与妇女社会学的结合点,否则我们的研究就有可能陷入某种偏颇:或是把它看成一个普通的文学品种的概念而不注意到中国妇女的特殊命运和心理历程对它的影响,那及研究对象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发生以偏概全和偷换概念的理论错位,如只用“现代女性观念说”去观照所有与女性有关的文学现象,尤其是文学史现象,就很有可能陷入“女性文学取消论”的误区;若只注重作家性
试论张爱玲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异化
作者: 李云霞   陈富志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形象   异化  
描述: 与出走的“娜拉”和指归在反抗的“新人”不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是对普遍意义上女性文学的一种反叛,既麻木冷漠,又自私、无情;既是被害者,又自觉不自觉地害人。张爱玲以冷峻的笔触揭开了女性文学温情的面纱,揭示出主人公无一例外的苍凉身世,从某种意义和角度上发扬了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传统。
重建女性的形象:试论新川和江的「请别束缚我」
作者: 暂无 来源: 铭传日本语教育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限可能性   本质   可能性   追求   追求自由   束缚   自由   伝统   存在的本质   传统束缚   存在   无限  
描述: 新川和江(生於1 92 9年)是日本当代女诗人,她的诗作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是探讨女性存在的问题。「请勿束缚我」是新川的代表作之一,发表於一九六六年。 本论丈主要环绕「请勿束缚我J一诗,尝试从全诗的整体结构、诗中的否定表现及比喻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新川和江诗中所追求及塑造的女性形象。
阳光下的女人——杨澜、周游对谈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交流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业发展   节目主持人   杨澜   中央电视台   中国   周游  
描述: 《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上收录了这样一位中国女性,在她身上娴雅文静和深刻敏锐似乎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在她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她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令许多人羡慕的机会,而最终组建了自己的企业。她的成功让很多女性都感到鼓舞,而在很多人的眼里,她是现代社会中女性形象的完美体现。她,就是杨澜。
女性网络用户信息活动调查
作者: 吴华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联网络   女性研究   信息传播  
描述: 本文通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及相关信息,对女性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的选择动机、信息行为、信息资源利用能力等方面做了较深入分析后认为,我们不仅应关注女性网民数量的增长,还应关注提高女性对网络信息资源整体利用的意识与能力。
< 1 2 3 ... 19 20 21 ... 75 76 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