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老舍小说中“鞋”的隐喻意
作者: 张炜炜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研究     隐喻意   老舍  
描述: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以其特有的性象征意义而占据着引人注目的地位。在老舍的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鞋”与性有着隐喻性的关系,它的深层意义在于老舍利用“鞋”这一特殊意象来刻画他笔下人物的潜意识心理以及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显现出作家本人思想深处的男权文化观念。
从女性文化看关汉卿旦本戏的文学史意义
作者: 张则桐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原创   女性文化   焦点  
描述: 从女性文化视角审视关汉卿旦本戏的文学史意义 ,主要表现为对下层女性平等观照之下的真实和自觉理解基础之上的同情 ,以下层女性为焦点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元代的社会现实 ,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原创性质的女性形象。
论郁达夫小说中的空间意象
作者: 曹艳红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意象   乡村   文人情调   城市   郁达夫   女性  
描述: 郁达夫的小说中,空间被划分成了接近自然的乡村和远离自然的城市两大类。乡村、城市这些空间不仅仅是故事情节所处的环境,而且参与叙事,塑造人物,营构了整篇作品的主题,并使作品形成了独特风格。乡村空间意象营造的是自然、清新、安逸、恬静、质朴、纯净的氛围,帮助女性人物增加了自然天真、清新质朴、生气勃勃的特质;城市空间意象塑造了郁达夫小说主人公那种传统文人落拓不羁的形象,更营造了漂泊、流浪、孤独、别离的氛围。两类空间意象展现了郁达夫对现代性的理解及对现代社会的看法。
凯瑟琳·安妮·波特短篇小说中女性关怀主题探究
作者: 李英姿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灰色骑士》   伦理关怀   《被遗弃的维瑟尔奶奶》   《开花的犹大树》   凯瑟琳·安妮·波特   《灰色马   女性关怀  
描述: 凯瑟琳·安妮·波特是20世纪上半叶成就卓著的美国南方女作家,她的作品独具风格,且以短篇小说见长。在她三部代表性短篇小说《被遗弃的维瑟尔奶奶》、《开花的犹大树》和《灰色马,灰色骑士》中,波特对三个不同的女性人物的塑造更多地向读者还原了人物内心真实体验,从而揭示深刻的伦理内涵,彰显了作品深情的伦理关怀。
发掘与开拓:另一种语境中的女性空间——海外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论
作者: 彭松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本体研究   现代性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文学  
描述: 海外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女性作家本体研究、现代性视野下的女性文学研究、女性主义批评等三种研究形态。女性作家本体研究注重以个案分析的方式,进入女作家的生命本体,展现她们的精神气质,分析其创作特色。在"现代性"视野下,现代女性文学所折现出的现代性症候得到深度读解。女性主义批评的兴起提供了发掘女性意识、颠覆男权中心、开拓新的女性文化空间的契机。
明清江南文学家族女性群体研究综述
作者: 娄欣星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体   家族   江南   明清   女性  
描述: 明清时期,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尤为兴盛,学界多从女性文学理论、文体、地域、家族以及结社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家族群体化这一特征。但这些涉及明清江南文学家族女性群体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对明清江南家族女性群体进行系统的梳理,勾勒出一个家族女性群体成员血缘和姻亲关系的网络图。在对女性作家作品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关于女性文学生成环境、文学生活、交游活动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同时,以开放的态度将家族女性放置于整个江南地域范围内,将家族与地域、社会联系起来,探讨不同文学家族之间
女性文学“性别”意识的话语转型
作者: 顾晓玲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性别诗学  
描述: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批评,性别意识一以贯之。之初,作为对特定历史时期“男女都一样”的性别观点的反拨,批评话语侧重女性立场的强调,女性意识的阐发。9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渐渐转向了“社会性别”,研究中更倾向于男性权力的批判和性别差异的解构。近年来,“性别诗学”理论渐渐浮现,强调性别属性的阐释与其它范畴的结合,并谋求双性差异中的和谐,这意味着学界对性别介入文学的问题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人·女人·民族:40年代女性小说的主体意识
作者: 沐金华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战争背景   主体意识   民族意识  
描述: 40年代中国特殊的战争背景使中国的女性文学主流走上了一条在取材与主题上都与男性文学趋同的道路,女性作家的创作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女性意识淡化或女性书写雄化、无性化的倾向。但是,她们追寻“五四”先驱的脚印,创作了一批富于“性别批判”内涵的文本。尽管在强大的民族国家语境中,她们的创作只能处于边缘位置,甚至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她们的存在毕竟丰富了文学的发展,为女性解放和女性文学的进步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论王安忆作品对人性的探索
作者: 安映洒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王安忆   新时期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人性应是文学表现的重要内容。王安忆的作品经历了从人物自我情感的展示上升到人性价值的审视这一过程。她通过性爱这一生命现象和女性生存价值的思索揭示人性的真谛。领悟王安忆营造的人性世界才能理解王安忆作品的真义
女性自我价值的深情呼唤——评《女子世界》
作者: 谈士平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价值   妇女形象   婚姻家庭   女性悲剧   文学创作   女性题材   女子世界   男权意识   贺林   山东文学  
描述: 女性的不幸与痛苦,女性的崇高和伟大,历来得到艺术家们的关注。他们以自己的心血描写着、赞美着、咏叹着。女性题材久写不衰,古老而富有魅力,因为透过艺术大师们笔下栩栩如生、形形式式的妇女形象,促使人们反思历史的脚步,体察人类文明的程度。侯贺林的集束小说《女子世界》(载《山东文学》1986年第6、8、12期)自出机杼,独辟蹊径,在女性文学创作中作了有益的探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