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李佩甫小说人物形象与神话原型
作者: 王长燕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原型   李佩甫   人物形象  
描述: 李佩甫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终生混迹官场的支书和村长、费劲心思涌入城市的反叛者、任劳任怨的乡下妇女。如果从神话原型理论出发,李佩甫小说中大多数的人物形象都能在神话故事中找到原型。本文试图说明他笔下大多数的硬汉和女性形象多似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和天使。
论《玫瑰门》的悲剧意识
作者: 杨阳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玫瑰门》是一部典型的女性写作的成功之作,而且是一部真正具有女性觉醒意识的作品。铁凝在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为中国当代小说的人物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司猗纹作为小说中贯穿旧社会到新时期的人物形象,一生“追逐着虚幻的荣誉”,然而“最后获得的仅仅是廉价的自我胜利”。关于爱情、市民生活以及性别方面的悲剧在司猗纹的身上或接连、或交错上演,将她推入了“灵”与“肉”的矛盾的绝境之中。
从《永远有多远》看当今女性在社会角色中的地位
作者: 陈黎方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道德   独立自主意识   女性地位   铁凝   《永远有多远》  
描述: 铁凝在小说《永远有多远》中塑造了白大省、“我”、西单小六三种女性形象,这三种女性形象分别代表着传统道德中的女性,大多数的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以及独立自主意识下的女性形象。通过对白大省和西单小六这两种极端的生活状态的描写,反映出“我”在这两种状态中游走的尴尬地位和矛盾心理。这是当今社会下大多数女性的生活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的形成则是由几千年的传统道德制度下的社会归属造成的。
从伊娥的悲哭看启蒙之弊
作者: 周晓丽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罗米修斯   伊娥   悲哭   启蒙之弊  
描述: 在古希腊悲剧中,伊娥是个重要的女性形象。在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俘的普罗米修斯》中,伊娥的悲哭不仅是对自己命运多舛的倾诉,也是普罗米修斯启蒙之弊端的揭示。从她的纯洁处女之身显示了她对非理性的无知及视野的不足,而普罗米修斯过度的怜悯同情人类及引入盲目的希望也充分体现了启蒙的过失。本文正是以施特劳斯的文本细读法来阐释伊娥悲哭段落中的微言大义,试图揭示启蒙给人类所带来的危害,并昭告幽微,启开重新思考古今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利弊得失。
《芒果街上的小屋》的女性书写
作者: 周维贵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美国墨西哥裔小说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书写了拉美裔女性的生活经验,其女性书写既体现在作者的叙事策略上,也体现在作者对主人公及芒果街上众多女性的形象刻画上。叙事上,小说采用碎片式的章节安排,运用诗性的、感性的语言挑战了带有父权色彩的理性叙事和线性逻辑。人物刻画上,小说将个体的书写与群体书写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呈现了女性群体的整体命运,又探索了个体的自我实现道路。
《霍小玉传》与《茶花女》的悲剧命运比较
作者: 丁馨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   霍小玉   社会道德   悲剧命运  
描述: 霍小玉是唐传奇《霍小玉传》中的女主角,玛格丽特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在作品中都是典型的风尘女子。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但她们都经历了十分相似的悲剧式命运,上演了一幕人生悲剧。她们出淤泥而不染,并在污泥中追求真挚纯洁的爱情,但由于社会制度、道德观念等原因,她们都难逃悲剧命运的摆布。这两个人物形象在不同的文本中有了相似的悲剧命运,本文将对这两篇小说的悲剧性及造成这种悲剧性的根源作一个初步的比较的探讨。
浅析《逃离》中女性人物逃离现实生活的原因
作者: 朱晓文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艾丽丝·门罗小说的代表作《逃离》描写了安大略湖附近小镇上普通女性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当女性对待痛苦的现实状态时,通常会采取逃离的方法来避开灾难与伤害。作家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平中见奇的叙事手法、精巧灵活的故事结构和对于女性独立精神世界的执著追寻,向广大读者勾画出一个女性通过逃离追求精神独立和自由的坎坷之路。
论《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意蕴
作者: 张素芬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鹿原》   悲剧意蕴   女性人物  
描述: 《白鹿原》作为反映晚清至解放初期陕西农村生活的一部小说,为我们展现出了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之下的中国北方农民生活的图景。《白鹿原》作为一部反映旧中国社会生活画面的文学作品,在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出了一种浓厚的女性悲剧意蕴。虽然整部作品并不是以女性人物作为主人公,但是整个故事情节的开展实际上正是依靠着一个个女性人物的出现完成构建。《白鹿原》当中的女性角色往往作为男性的社会生活的附属品而存在,地位低下,命运悲惨,充满了一种浓浓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所展现出的悲剧意蕴向读者展现着
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蒋娟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中国的女性文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创作上达到了顶峰,为中国的古典文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较之于其他朝代,该时期玄学非常的盛行而儒学则是呈现衰微的趋势,且社会风气相对开放,使得女性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在社会地位上也实现了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才女层层涌现,其作品在数量上、质量上都得到了提高。
李清照词作的文学成就
作者: 汪曼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美学意蕴   情感细腻   艺术成就   女性文学  
描述: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文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作家。纵观生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的创作,她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委婉含蓄的意境以及新巧的艺术手法;其表现形式、思想内容、意境和谐展现出的美学意蕴也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作品中体现的女性意识给现代女性文学的创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