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广东社会科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省新运妇委会”与战时广东妇女界的抗日救亡工作
-
作者:
夏蓉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菊芳
抗战时期
广东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
-
描述:
广东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是抗战时期广东妇女界的抗日统一战线组织 ,该机构积极领导和推动妇女界抗日救亡的各项工作 ,如慰劳服务伤兵、募捐献金、组训农村妇女、抢救难童、开展妇女生产事业、战地服务等。对该机构的探讨 ,将有助于我们对抗战时期广东妇女运动的状况及广东统一战线一个重要侧面的了解。
-
大革命时期的何香凝
-
作者:
蒙光励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大政策
何香凝
国民党内
妇女部
妇女运动
蒋介石
宋庆龄
大革命时期
孙中山
国民党右派
-
描述: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前,何香凝除了是廖仲恺夫人的特殊身份外,在国民党内仅是普通党员而已。1924年8月,何香凝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部长后,其政治和组织才能逐步显出,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亦日益提高,成为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之一。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尚无专文对她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和业绩作较为全面的论述,本文试作些探讨。 一 在大革命时期,何香凝以主要精力从事妇女工作,在她和宋庆龄等国民党内妇运领袖的努力下,以及中共妇运领袖蔡畅、邓颖超等的鼎力相助下,中国妇女运动蓬勃发展,厂大妇女积极投身国民革命,
-
纪念宋庆龄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弓石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庆龄研究
社会主义
诞辰100周年
民主主义
妇女运动
广东省委
孙中山
中国共产党
学术研讨会
100周年诞辰
-
描述:
年1月15日到17日在广州举行.以宋庆龄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尚为首次举办.参加会议的成员约80余人,包括来自日本、韩国、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宋庆龄基金会、海南省文昌县分会、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等单位
-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的演变
-
作者:
荒林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中国大陆
权利
女性文学
思潮
-
描述:
本文采用话语理论分析出现在中国大陆当代最引人注目的女性文学思潮现象,探讨大陆女性文学思潮形成背景、话语资源及演变形态,认为大陆女性文学思潮以话语权的争取为原动力,历经始发、持续和高潮三阶段的发展,在本土资源和外来女性主义思想双重作用下,目前已进入多元分化时期。
-
实现女性自身的价值: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写作观
-
作者:
王洁群
王建香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价值
女性写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美学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女性写作要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重建女性的文学传统 ,和谐地利用头脑里的男女双性的特质 ,忠实地面对作为女性的的独特经验世界 ,完整而自由地展示出女性的独特创造力 ,避开女性写作的一些误区。这是女性作家像女人那样写作 ,通过女性作家的写作来实现女性价值的前提和保证。同时简略地分析了她对后世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想的影响
-
张爱玲与港台女作家
-
作者:
张洪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阳子
林海音
张爱玲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叶石涛
婚姻爱情
港台
作品
女性文学
-
描述:
张爱玲其人其文与我们隔绝了30年,开始是讳莫如深,继而便不得而知.同台港文学与大陆文学的断裂一样,人为的阻挠使得录属同一民族及文化渊源的文学不能彼此交流,互相汲取营养,只得兀自固守一方,伶俜地招摇着,使人为之嗟叹不已.台湾对大陆新文学的封锁限制当中,张爱玲却是个例外,其作品畅通无阻,几乎全由皇冠出版社一手包揽.由于张爱玲在香港前后居留过好几年,又于此地创作发表过作品,自然倍受人们青睐.港台评论界总是喜欢将张爱玲拉入各自的行列中,我们不少人却也误把张爱玲当作港台作家,甚至将其视为通俗小说家的一员,实为大谬.
-
香港“女性主义文学国际研讨会”述评
-
作者:
艾晓明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述评
女性主义写作
《红楼梦》
“女性意识”
国际研讨会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香港“女性主义文学国际研讨会”述评艾晓明前段,在香港由岭南学院中文系,岭南学院现代中文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1996年“女性主义文学国际研讨会”是一次颇富成果的大会。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新加坡、台湾和中国的学者,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