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性别文化建构视阈中的文学想象
作者: 王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建构   男权文化   女作家   小说创作   文学想象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魔术师  
描述: 杨映川是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广西青年女作家,但从她的审美经验和叙事姿态来看,我们似乎很难把她完全归类到"70后"女作家的阵营中。与一般的"70后"女作家相比,杨映川的小说创作没有步"美女写作"、"私人化写作"的后尘,无法认
孤独“红粉”的剩余想象——苏童小说人物论之二
作者: 张学昕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孤独   苏童小说   女性人物形象   文学人物   剩余   女性形象   人物论  
描述: 即使仅仅从女性人物形象的角度讲,苏童对当代文学人物画廊的丰富也是有着重要贡献的。他以荡气回肠的柔美文字创作了许多独特的女性形象。他通过对女性世界的描摹、观照,表现她们的哀苦悲凉、缱绻细腻的风骚与艳情。我们注意到,苏童小说女性人物形象最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同凡响之处就在于,他极力地抒写了许多女性凄艳的命运及其无法避免的毁损,同时还从这一角度毫不隐晦地映现出男性世界的颓败的生存境况。“颓废”这个外来语词,在中国现代语汇的不同语境、不同范畴中产生了不同的涵义,一般地说,它与“情色”“放荡”“颓唐”“败落”“欲望的宣
从郝思嘉形象看米切七洋的女性主义思想
作者: 王淼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小说《飘》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浓郁的女性主义氛围,既是传世文学经典,也是女性主义文学中的里程碑式作品。尤其是《飘》的女主人公郝思嘉,作为成功的文学人物形象,较为典型地体现了女性主义视角下“新女性”。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看,郝思嘉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代背景下的文学艺术符号,必然体现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例如19世纪美国女性的生活状况;而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受自身思想状况和当时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在作品中表达女性主义的观点和思想。后者在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界已成共识。因此,本文结合19世纪美国女性的生活状态,
女性写作:寂静之声
作者: 齐红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玫瑰门》   20世纪   陈染   女性写作   女性问题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私小说”  
描述: 女性写作:寂静之声
疗救与守望——鲁迅、张爱玲女性书写比较
作者: 欧阳小昱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鲁迅   女性书写   叙述方式   女性形象  
描述: 疗救与守望——鲁迅、张爱玲女性书写比较
都市欲望中的浮沉与挣扎:张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灵特征
作者: 齐红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欲望   心灵特征   叙述方式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都市女性   “新写实”小说   张梅   城市小说  
描述: 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女性作家像张梅这样集中而深刻地展现大都市女性的心灵景观,或者换一个角度说,张梅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世纪末现代都市女性在无所不在的欲望冲击下的浮沉与挣扎的迷离图画。从第一次拿起张梅小说开始(这篇小说就是《这里的天空》),我就认定将有一种全新的素质出现在世纪之末的女性写作中,这种素质是包括小说表现内容和小说形式在内的全面概括。 一 从表现内容上讲,张梅的小说是地地道道的城市小说,这似乎不足为奇,因为就整个女性文学的题材选择来讲,城市表现远远多于乡村表现,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女性作家能像张梅这
翟永明:用诗歌想象世界
作者: 王光明   荒林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想象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诗歌写作   性别处境   女性诗歌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诗歌  
描述: 荒林:从《女人》组诗开始,中国有了女性主义诗歌,一种非常自觉的女性意识,通过翟永明的“黑夜”世界,得到诗歌的命名和表达。考察翟永明从《女人》到《黑色的素歌》的写作,我们会发现翟永明的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至于唐晓渡在去年武夷山汉诗会上作了这样的发言:“谁是翟永明?”似乎对翟永明作为一名女性主义诗人的立场有所质疑。当时我不知道他是怀疑她是女性主义诗人,还是对这个立场的转变难以把握,因此进行过辩论。在我的感受里,今天的翟永明从本质上仍然是女性主义诗人,她的转变是一种写作的转变,是一种女性写作深化的结果。她从
西Yang的小说
作者: 葛红兵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评论   西Yang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西Yang的小说
弱势性别:与现实的艰难对话——评林白的长篇小说《说吧,房间》
作者: 孟繁华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表征   意识形态认同   当代中国   弱势性别   话语实践   长篇小说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纺织女工  
描述: 女性解放,是当代中国历久不衰的话题,也是东方古国走向现代化文明的表征和神话,是当代中国宏伟叙事中最强劲的话语之一。它不仅在话语实践中大获全胜,而且在诉诸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创造出了比话语实践更为鲜活的实际例证,从“铁姑娘”、“三八红旗手”,到“女经理”、“女企业家”,时代的变幻,并没有妨碍将女性解放的叙事纳入到既定秩序中展开,在军营、在工厂、在商场官场情场,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必有女性矫健搏击的身影,作为民主、平等的社会表征,女性的成功仿佛是永远书写不完的壮丽画卷,我们除了没有女王、女总统之外,女性在其它所
《遍地巫风》与女性的视界:致叶梦
作者: 荒林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主体   女性方式   “寻根文学”   湖南方言   散文题材   男性视野   女性写作   遍地巫风   女性形象   抓住不放  
描述: 叶梦您好! 《遍地巫风》收读,里面的内容与封面的设计,有种“巫风”吹人效果。我想起了在湖南邵阳度过的童年时光,方言和城池中鲜活的面孔,一一回到眼前。晚上连续梦见一些可怕可怖的场景,里面活动着一些消逝和遗忘了的人。我曾经企图回避和拒绝的“深渊”,在您的文学中闪烁着迷人色彩——生命被肉身逃跑着装做看不见的东西,您的散文却抓住不放。 或许您仍在寻根,与“寻根文学”有割不断的血缘,把笔探
< 1 2 3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