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柔石】搜索到相关结果 68 条
-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左翼电影女性形象
-
作者:
彭景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机制”的性质,在将郑正秋和张石川开创的传统弱势通俗剧叙事模式在三十年代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文化机制和另类社会想象模式的同时,不知觉中表述了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视角。
-
《源氏物语》中女性形象:日本平安时代女性的哀歌
-
作者:
杨倩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安时代
民族特性
源氏物语
主体意识
日本女性
-
描述:
皇后、三公主,中至六条妃子,下至明石姬、空蝉,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使得她们成为男性的附庸品,没有主体意识,丧失了自主生活的能力,面对男人的无情,她们也只能选择默默忍让。同时作者批判揭露这个无情的社会现实,她以一个女子的身份,来思索自己和他人命运的女子。
-
日本自民党的“三领导”人
-
作者:
肖世泽
来源:
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2期(总第111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日本自民党于2012年12月16日举行的第46届众议院选举中大胜重新执政后,党首安倍晋三为乘胜前进,争取在2013年7月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中再获胜利,以利于加速修宪和扩军的步伐,刻意安排有党的运营经验
-
《霍小玉传》与《谭意哥记》女性形象的异同
-
作者:
樊小青
来源:
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谭意哥记》
女性形象
《霍小玉传》
-
描述:
《霍小玉传》和《谭意哥记》是唐、宋传奇中的代表性作品,主人公霍小玉和谭意哥也是传奇小说中青楼女子的典型代表。由于题材相近,霍小玉和谭意哥有诸多相似之处,如:虽沦落风尘却久存从良之志;对妓女的现实地位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忠于爱情等。由于作品创作年代不同,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同,两人在性格和结局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如:霍小玉温柔多情而不乏执着刚烈,谭意哥则温柔痴情且守节重礼;霍小玉死后化为厉鬼报复李益的负心;谭意哥则苦志守节并最终得以夫妻团圆。
-
呐喊与控诉:对《家》中青年女性形象的探究
-
作者:
相琳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青年女性
封建制度
悲剧
-
描述:
巴金在《家》中以诚挚的感情和抒情的笔调刻画了栩栩如生的青年女性形象。在这些温柔、善良的女性身上,渗透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作者为那些美丽而纯洁的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感到痛苦和压抑,向吃人的封建制度和礼教发出呐喊和控诉。
-
呐喊与控诉
-
作者:
相琳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青年女性
封建制度
悲剧
-
描述:
巴金在《家》中以诚挚的感情和抒情的笔调刻画了栩栩如生的青年女性形象。在这些温柔、善良的女性身上,渗透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作者为那些美丽而纯洁的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感到痛苦和压抑,向吃人的封建制度和礼教发出呐喊和控诉。
-
坂口安吾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白痴》《盛开的櫻花林下》《夜长姬与耳男》战后三部作品为中心
-
作者:
付青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像
变化
特征
-
描述:
12月)等作品的问世,坂口安吾的其他作品也不断发表。从战前到战后,坂口安吾的作品一如既往流露出他追求人类本来姿态的精神。坂口安吾和石川淳,织田作之助,太宰治等一起被称为日本的“新戏作派”“无赖派”。本文
-
吴兰徵《绛蘅秋》研究
-
作者:
张红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绛蘅秋》
改编
《红楼梦》
思想意义
吴兰徵
艺术特色
-
描述:
》、《抚秋楼词稿》、《绛蘅秋》传奇,均收入于《零香集》中。另有《三生石》传奇三十六出,未见流传。论文主要立足于对《绛蘅
-
毛姆小说创作中的情爱伦理观
-
作者:
李钰铮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伦理观
毛姆
情爱主题
-
描述: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因其擅长描写情爱的曲折纠葛而深受读者欢迎。英国文学一向都有关注伦理道德的传统,受此影响,毛姆在其作品中通过情爱这一永恒的主题,不仅反映了他对这一时代女性和男性的命运的深思,更是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伦理和人性的态度。他从人的角度出发,以多角度、多层面去审视情爱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影响,并把情爱视为道德的试金石和难以摆脱的生存困境。论文试图立足于作家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变化,通过
-
论李锐小说的民间书写
-
作者:
杨占富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间立场
民间体认
民间书写
民间生存
李锐
-
描述:
沉重的风格。不同于莫言高密东北乡的奇幻野性、贾平凹秦地商州的古朴传统、韩少功湘西马桥的原始神奇,李锐笔下的吕梁山、自贡银城、天石村无不具有沉寂内倾的地域文化特点。关注民间个体的生存状态,对整体于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