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柔石】搜索到相关结果 23 条
-
赵雅芝,淡妆浓抹总相宜
-
作者:
明红
来源:
服饰文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儿子
美女形象
中学生
身心健康
美丽的形象
饮食均衡
白娘子
女性形象
电视剧
古典美
-
描述:
赵雅芝比荧屏上的“白娘子”更真切、更美丽,使人有一种“惊艳”的感觉。赵雅芝的美,很难让人挑出暇疵来。1.62米的身材,苗条又丰满,洁白细腻的皮肤光润如玉,标准的鸭蛋脸洁白润滑,灵动的双眸明媚如秋水,高高的鼻梁,不大不小的红唇;笑时眼似眉月,唇角弯弯,未笑时亦似笑,加之纤巧婀娜的身姿,淡雅高洁的气质,优柔大方的举止,无怪乎有人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来形容她。 1973年,17岁的赵雅芝出落得亭亭玉立,清秀可人,象一朵刚刚透出嫩箭的荷花,在该年度的“香港小姐”角逐中名列第四位。虽未夺魁,赵雅芝貌美内秀、温柔
-
生命是一条流动的河:读段玫《流动的河》印象
-
作者:
栗子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文学评论
《流动的河》
段玫
诗集
-
描述:
诗集《流动的河》已经出版,作为责任编辑,我有幸最早拜读了整部诗集,感觉到段玫的诗作极富个性和独特气质,反映了诗人的艺术追求和高尚情怀。段玫的诗作从风格上和题材上对女性文学有很大的突破,所反映出的审美情趣与众不同。她的作品有高山流水般的气势和底蕴,一扫女性作者的阴柔幽怨之态,虽然不失女性诗人的温婉和柔情,但从中更多地蕴含着一种深沉的力量,成熟深刻,具有阳刚之美。作者擅长在广阔宏大的背景下抒情状物,抒发对人生、对生命、对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的绵绵思考和深长忧虑。例如,《黄河落日》、《红松林》等篇,通过火山、岩浆、
-
系我一生心 负你千行泪——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观
-
作者:
白军芳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柳永
词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形象一直是文人写作中的重要对象。柳词中的女性形象一反封建士大夫既定的淑女风范 ,改变其温柔敦厚、听天由命的性格 ,突出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个性表现。在先进的女性观点驱使下 ,柳永的词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都透出不凡的清新气息 ,与其他玩弄女性的官僚们形成鲜明的对照 ,对后来说唱文学和戏曲作家的曲辞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
论《一千零一夜》中的女性形象:兼论中古阿拉伯妇女的社会地位
-
作者:
徐曙玉
来源:
青岛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地位
女性形象
《一千零一夜》
-
描述:
《一千零一夜》女性形象虽千姿百态性格各异 ,但将其分类整理可分为美丽、温柔、善良的理想女性和阴险狡诈、刁蛮淫荡的邪恶女性两大类。本文从智慧美、勇敢美、情感美和奉献美四个不同的方面对理想女性的内在美进行论述 ;对邪恶的女性形象从淫荡、阴险狡诈、嫉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另外本文还从妇女的人身、婚姻家庭、社会思想观念等不同的角度兼论了中古阿拉伯妇女的社会地位
-
论张贤亮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朱常柏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妻性
刚性
奴性
-
描述:
张贤亮在 1985年之前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女性人物形象。这一系列女性人物身上呈现出母性的宽爱、妻性的温柔、刚性的叛逆以及奴性的依附等性格特征。这种复杂品格包蕴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通过这些女性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看到 ,作家在情感与理性的碰撞之中对人性的哲理感悟以及他内心潜藏的妇女观。
-
护肤Q&A
-
作者:
宝洁
来源:
饭店现代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白
表皮细胞
早稻田大学
肌肤
皮肤细胞
黑色素
皮肤癌
女性特征
维他命E
中国女性
-
描述:
皮肤美白由内到外? 答: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的齐滕美穗博士根据一项针对中国女性的研究指出:80%的中国女性渴望拥有白皙的肌肤,这是因为她们一直认为,白皙的皮肤能更好地体现纯洁、温柔女性特征。 假如你想获得健康美白的肌肤,就必须从滋美、美白、防护三个方面着手。 健康美白源于内,内层肌肤的滋美
-
二十世纪人们是如何看待乳房美的?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保健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20年代崇尚平坦 "爵士乐时代"的姑娘们,不崇尚发达丰腴的胸部,理想的倩影是前胸较平。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妇女运动第一次进入劳务市场,并刚刚成为选民有关。那时的年轻女子流行窄的胸罩以减少胸部的突出感。 30年代崇尚纤细柔美在此时代,上述的崇尚被优雅文静、馥郁醉人的风格所取代。以性感明星简·哈洛为首的时髦女性们,纷纷钻入肌肤毕现的贴
-
冰心:作为女性的文学创作
-
作者:
武锦华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善美
家庭
女性
-
描述:
冰心是本世纪20年代最著名的女作家。天然的女性内驱力使她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婚姻和家庭,既与当时男性作家激烈而驳杂的声音迥然不同,又与其后的女作家泾渭分明。她认为女性是真善美的化身,无论是传统的或现代的女性,都摆脱不开家庭情结。冰心以女性温柔的姿态,在男作家无法抵达的领域树起了自己的旗帜,从而在“五四”这个影响整个20世纪中国的精神坐标轴上留下了不可取代的价值维度
-
奥斯丁与英国女性文学的兴起
-
作者:
罗红卫
聂涟涛
来源: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斯丁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主要论述了英国女性文学的形成,说明了18世纪以前英国女性文学未兴起的主要原因,指出真正让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不再成为配角,使她们从美的幻想中走出来融入现实社会,从“假”人变成“真”人的英国女作家当属简·奥斯丁。她的《傲慢与偏见》标志着英国女性文学的形成。书中的伊丽莎白聪明机智,既有人格的尊严,不卑不亢,又有温柔女性的特点,是理想女性的化身。她不同于传统女性,但又不是女权主义者。书中更具有女性意识的应是贝内特太太,借她的嘴奥斯丁遣责了社会对女性的各种不平等,发泄了内心的愤怒。 英国女性文学是在英国妇女受压迫
-
谈谈《生死场》里挣扎着的女性群体
-
作者:
殷路辛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生育权
劳动妇女
生存权
中国现代文学
生死场
萧红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审视现代社会中女性的沉沦和挣扎的,应特别推出冰心、丁玲和萧红。冰心笔下的“淑女型”女性形象,“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冰心《诗的女神》)。丁玲笔下的“叛逆型”女性形象则无一例外是那些心灵上负着苦闷的创伤的年轻的绝叫者。萧红笔下的“挣扎型”女性形象则是“负着时代和社会最深沉的灾难,在‘生死场’上呼喊着人生、诅咒着人生的劳动妇女。”(陆文采《冰心、丁玲、萧红与女性文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1年,第11期,第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