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曾朴沙龙的文化活动
作者: 费冬梅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舞心。   《女作家号》   曾朴   沙龙  
描述: 在曾朴的沙龙实践中,真美善书店及《真美善》杂志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1929年的特刊《真美善·女作家号》,将曾朴沙龙的影响扩展到了整个海上文坛。曾朴沙龙同人对“女主人”的追慕促成了这一特刊,反过来这期刊物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早期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该文将围绕曾朴沙龙的“女性”趣味对《女作家号》做一分析,并详细考证曾氏沙龙里一则“文坛佳话”的生成与传播,而对此佳话的考证和分析,将使我们对曾朴沙龙文人的文化活动有更深入的理解。
老大嫁作商人妇 脱却红妆入空门
作者: 李贵连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   谷虚   俗家身份   交游  
描述: 明末清初以商景兰为领军人物的山阴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群体.尼谷虚作为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的重要交游对象,对她们的思想及文学创作都有重要影响.本文根据相关材料,考证谷虚的俗家身份,勾勒其生平,同时探析谷虚与祁氏家族女性文学群体的交游情况.
中国当代文学中“人”的发现与深化——刘思谦 “人学”理论建构评介
作者: 沈红芳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思谦   人学   人文主义  
描述: 刘思谦的文学研究,始终围绕着“人学”展开。其早期的文学评论始终贯穿着人道主义的文学观,中期则以女性人文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梳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思想脉络,近年来她进一步指出人文主义在实践上必须是个体主义的。人、女人、个人,构成了刘思谦文学研究理论进路的三个阶段,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研究领域的领军地位,也反映了我国20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安娜与杜十娘的形象与性格比较
作者: 黄强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安娜   性格   杜十娘  
描述: 安娜和杜十娘,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个光辉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安娜与杜十娘形象、性格做比较,揭示了她们异中有同,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虽然身处不同阶层,却都是至情至性的女子,性格上的执着与不肯屈服为她们的爱情埋下了悲剧基调,在她们身上,展现出了中外妇女在追求自由爱情和争取人性解放的漫长道路上所呈现出来的巨大魅力。
安娜与杜十娘的形象与性格比较
作者: 黄强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安娜   性格   杜十娘  
描述: 安娜和杜十娘,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个光辉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安娜与杜十娘形象、性格做比较,揭示了她们异中有同、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虽然身处不同阶层,却都是至情至性的女子,性格上的执着与不肯屈服为她们的爱情埋下了悲剧基调,在她们身上,展现出了中外妇女在追求自由爱情和争取人性解放的漫长道路上所呈现出来的巨大魅力.
欲望中的抗争
作者: 谢坚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女性文学   抗争  
描述: ,女性文学在此种文化对话中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面临着自身"言说"的困境.本文从海男的<妖娆罪>和<逃犯>这两部小说出发,试图对当下女性文学的发展处境做粗浅的探讨.
在天国与俗世之间——安妮·布拉兹特里特的诗性超越
作者: 朱小琳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安妮·布拉兹特里特   清教  
描述: 北美殖民时期女诗人安妮·布拉兹特里特诗歌创作风格清新细腻,意象单纯率直,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诗人拷问父权、神权和教义,揭示了清教规范和人本主义思想之间的冲突,她以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解力在诗歌中调节了清教对世俗生活的刻板要求,凸现了早期女性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认知和评价,对研究北美女性文学传统有深远意义。
艺术、人性与政治―《风萧萧》蕴含的三种生命境界
作者: 王立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生命境界   人性   艺术  
描述: 徐訏在成名作《风萧萧》中塑造了三位各具不同气质的女性形象,内蕴了三种不同追求的生命境界,作者想要探寻的是一种理想形态的生命境界。
艺术\人性与政治
作者: 佟金丹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生命境界   人性   艺术  
描述: 徐訏在成名作《风萧萧》中塑造了三位各具不同气质的女性形象,内蕴了三种不同追求的生命境界,作者想要探寻的是一种理想形态的生命境界。
独特的精神财富―试论《氓》在《诗经》婚变诗中的不同之处
作者: 黄力民   来源: 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精神     婚变诗   社会意义   叙事  
描述: 与《诗经》中其他婚变诗相比,《氓》具有独特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在这首广阔叙事背景下的诗篇中,我们能看到一种文化精神。本文试图从叙事特点、女性形象、社会意义这几方面入手,通过对比揭示出其独特的闪光点。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