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孙俪“平淡”进军好莱坞
作者: 暂无 来源: 满分作文·高中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孙俪“平淡”进军好蒹坞 2001年,电视剧《永不瞑目》的热潮刚过,人们把目光投向海岩的新作《玉观音》,引发了一轮不小的“选角热”。在众多“岩女郎”的选择中,《玉观音》女主角安心被海岩称为“最理想的女性形象”,结果这个有点神化的女性角色落在一个年仅19岁的无名女孩——孙俪身上。凭借《玉观音》,孙俪一鸣惊人,成为“海岩造星梦工场”的最好注解之一。之后,从《大染坊》里风情万种的沈远宜,到《一米阳光》里内敛的伊川夏与活泼的伊爱源,《红粉世家》里至情至性的桃枝,再到《幸福像花儿一样》里一根筋的杜鹃……凭借
同情与理解
作者: 胡亚兰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男人总是被认为代表着整个人类。早期英雄传说中,女主人公要么缺失,要么而女主人公在文学作品中一般都是男性作者想象的投射。在笛福的第一部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女性人物以及家的概念就被整体淡化了。在这部小说中,惟一作为女性符号出现的是鲁宾逊在荒岛上所捕捉到的小山羊。鲁宾逊在捕捉到山羊后,给他们吃新鲜的玉米,然后为其安排在了有牢固的篱笆和木栅的羊圈里,里面有草吃,有水喝,并且可以遮阴。之后,这些小山羊在此落户安家,从此繁衍后代。由此可以看出,在笛福的视界里,男性依然是处于霸权地位,作为女性符
我看凤姐和林妹
作者: 韦立顺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如果说中华民族古代物质文明的代表是长城,那么精神文明的代表就是《红楼梦》。不知她影响了中国多少代读书人的生活与命运,不知红楼世界吸引了多少文人骚客的眼球,不知大观园牵动了多少青年男女的心。 有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要说一个女人是朵花,两个女人花照花。在以往一些谈论《红楼梦》中女性人物的文章里,笔者所见大多是把林黛玉和薛宝钗相提并论,这也无可厚非。但我认为,王熙凤与林黛玉有更多的可比之处,而且会有更多的趣点和玩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少高中生刚接触《红楼梦》时,对于这样一部大块头的文学名著,可能还会有点距
宋美龄:从小肥妞到“男人的迷魂药”
作者: 暂无 来源: 商周刊·商务快读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在中国历史上,宋美龄堪称是位传奇女性。生于中国,留学美国,她曾这样描述自己:“唯一可以区别我和西方人的,就是我的这张脸蛋。”她的交际才能过人,身为蒋介石夫人,她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优雅绰约的身姿。1937年,《生活》杂志称她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1938年,宋美龄和蒋介石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年度人物。1941年,海明威在重庆和她共进晚餐时称她为中国的“女皇”。 近日,美国知名女性传记作家海纳·帕库拉(Hannah Pakula)完成了最新的传记作品《最后的女皇》,以787页的篇幅及大量生动的
《清代闺秀诗话丛刊》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闺秀   丛刊   诗学研究   诗话   诗歌创作   女性诗歌   女性文学创作  
描述: 清代女性诗歌创作是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关于女性的诗话也是最多的。随着清代诗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清代女性诗歌的创作与批评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一方面清代女性诗集缺乏整理,另一方面清代闺秀诗话的整理与出版基本上是空白。(只有个别如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出版过影印本,未校点)。不少清代闺秀诗话已经失传,现存的不到20种也深藏各地图书馆,有的是作为善本书保存的,
行走在边缘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窘境   身体写作   消费文化   女性文学  
描述: 五四文学革命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文化氛围,最初的女性文学开始萌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我国经济文化呈现开放宽松的格局,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译介到国内,对我国的女性文学有较深的影响。90年代,随着商业进程的全球化,中国女性文学一度出现了高潮,令人们欣慰的同时,女性文学也走入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窘境,也引发了人们深层的思考。
苍凉的启示
作者: 张惠平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意识   苍凉   女性  
描述: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性作家,她凭借着个性化的体悟和独到的笔调,创作出一个个格调苍凉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中的女性无论怎么挣扎、怎么拼搏,最终命运都是一样——苍凉凄美,没有出路。本文根据其生活经历上家族、时代、个人情感不幸的悲剧性特点,在其小说的主题与人物塑造上发现与其相似的悲剧意识风格,进而理解张爱玲对那个时代的思考和观察。 张爱玲是一位奇特的作家,她以细腻、冷峻的笔触抒写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刻画出一个个迷失了精神家园的女性在生活中丑态百出的悲惨世界。她为女性文学掀开了女性心狱充满疮痍的一角,
从游览词看太清词的某些艺术特质
作者: 刘立杰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词人   游览词   女性文学   顾太清   太清词  
描述: 明清两代是女性文学颇为繁兴的时期,仅以词名家者便指不胜屈,满族词人顾太清就是其中特为杰出的一位。太清作品颇丰,现存词三百多首,集中涉及怀人、咏物、题画、交游、节序、游览、哲理、咏史、写怀、述景
消费时代的异国之恋:90年代汉语小说中的一种文化现象解读
作者: 陈文烨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国情爱   消费社会   身份认同  
描述: 1990年代以来,当代华文文坛上出现了这样一些作品,它们均以东方女性和西方男性的情感纠葛为叙事模式进行描写,并且作者多为女性。在这些文本之中,一类是内地女作家创作的小说,以王安忆的《我爱比尔》和卫慧的《上海宝贝》为代表,均以上海为背景;另一类可以作为比较的是以严歌苓和虹影为代表的新移民作家的作品。 本文通过对这些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异国恋”叙述模式的梳理,可以看到一批怀抱“进步”梦想在上海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生活的年轻女性,她们的精神与生活状态是值得关注的。本文试图借助她们敏锐而独特的视角,来分析异国形象、异国
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
作者: 袁梅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尼玛   原型   智慧导师   中国古代神话   承传移位  
描述: 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神话热”,女神研究逐渐兴盛。从原型的角度对古代神话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并不鲜见,但是整体性的研究和基于性别和文化分析的研究工作尚未真正深入,女性主义理论和原型批评的方法在神话学和民俗学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运用阿尼玛原型理论来研究女性形象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从阿尼玛原型理论出发,对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以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典型、特征、发展变化及其内在成因和人类文化学意义加以深入全面的分析。本文结合社会、历史、文
< 1 2 3 ... 197 198 199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