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有意的高扬与无意的颠覆―《水浒记》传奇与《水浒传》小说之比较研究
作者: 王瑜瑜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记   水浒传   颠覆   高扬   矛盾  
描述: 明代剧作家许自昌《水浒记》传奇,是水浒戏的杰出代表之一。作者在改编水浒故事的过程中,一方面以先入为主的姿态有意高扬忠义,通过智劫生辰纲、私放晁天王、坐楼杀息(惜)①、火并王伦、闹江州、反上梁山等小说原有情节塑造宋江、晁盖的英雄形象,另一方面又大量铺排儿女风情,充分展开宋江、阎婆息和张三之间的情感纠葛,客观上颠覆了《水浒传》中对女性形象一味贬低的状况,具有了更为复杂的思想内涵。
康克清与全国妇联的拨乱反正
作者: 耿化敏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妇女运动   拨乱反正   康克清   妇女工作  
描述: 在"文革"后徘徊中前进的特殊时期,康克清临危受命主持全国妇联工作,首先以果敢的政治勇气整建组织机构、处理"文革"遗留问题、澄清路线是非,初步纠正了机关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促进了"揭、批、查"运动的深入开展,进而召开一系列会议和组织调查研究,推动中国妇女"四大"顺利召开,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引领妇女工作重心的转移,从而完成了全国妇联拨乱反正的任务。
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全国妇联“六大”主体活动之三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主体活动   全国总工会   中心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国家机关工委   五好文明家庭   文革期间   精神文明建设   妇女工作  
描述: 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文革期间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我国妇女运动重新走上正轨和各级妇联工作的恢复开展,处于停滞状态的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重新回到了妇女工作的舞台,得到了恢复发展,并在9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妇联组织的主体活动之一。
同样的景观为何《洛丽塔》这边独好:《洛丽塔》与《上海宝贝》之叙事比较
作者: 郭卫民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上海宝贝》   叙事技巧   《洛丽塔》  
描述: 纳博科夫在小说《洛丽塔》中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实现其修辞目的,使精神病患者亨伯特犯下不可饶恕的罪恶之后反而赢得了读者的同情;中国70后美女作家卫慧在小说《上海宝贝》中则凭借一腔热情,叙说自身的苦闷及欲望,但并没得到读者的支持和认同。本文重在探讨同样作为欲望叙事文本,同样在出版之初遭禁,但如今前者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经典文本而后者仍未解禁的技术原因,从而考量当下中国女性文学身体叙事与经典作品的距离。
父权社会下挣扎的两姐妹:解读《父亲的微笑之光》
作者: 丁少玲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艾丽丝·沃克   女性文学  
描述: 艾丽丝·沃克是杰出的美国女性文学及黑人文学作家之一,其近作《父亲的微笑之光》有力地抨击了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摧残这一主题,成功地塑造了一对性格鲜明、别具一格的黑人姐妹的形象。该文通过对麦格德琳娜和苏珊娜两姐妹的悲惨命运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姐妹俩是父权制度下的牺牲品。
荡气回肠灵秀旖旎
作者: 张宗刚   来源: 神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罗米修斯   生命   女性视角   诗歌   康桥   彰显   呼吸   长诗   意象   英雄史诗  
描述: 康桥诗歌的魅力,在于善以女性视角观照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亦秀亦豪,腕挟风雷,显示出可嘉的结构能力、出色的叙事功底和非凡的抒情才华。康桥早期的《白昼睁开眼睛》、《我们死去的兄弟》、《夜歌就此出发》等作,呈现出小夜曲般的妙曼清新,亦初显黄钟大吕之气象,铜琶铁板之壮美。康桥后期的长诗《生命的呼吸》、《征途》,则以其雄健悲壮,铿锵有力,以其对史诗品格的自觉追求,有力地支撑起军旅女性文学的诗性天空。
浅谈朱淑真《断肠集》
作者: 吴琼   来源: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literature   Farewell   of   Poems   Anthology   female   女性文学   朱淑真   断肠集   ZhuShuzhen  
描述: 作为中国古代的杰出女作家之一,朱淑真可谓多才多艺,其生平事迹历来颇具争议,在许多细节问题上众说不一,至今仍未有定论.因此结合朱淑真之生平事迹与作品的内容、风格和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表现其身为女性对现实生存状况的深刻反思与认知,以此展示一个深邃、真挚的闺阁世界,再次证明朱淑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阿格尼斯·格雷》的叙事解读
作者: 刘婷婷   来源: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叙体   叙述视角   内聚焦型视角  
描述: <阿格尼斯·格雷>是安妮·勃朗特的代表作,全书以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自叙述视角写成,体现出内聚焦型的视角和自叙体的风格,在叙事上独具特色.作者站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进步立场上,塑造了阿格尼斯格雷这个既坚持道德原则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文学形象,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合理,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和抗议.这是<阿格尼斯·格雷>在主题意义上的独到之处.
丁玲:五月(节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儿女(青联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道路   成长   革命作家   原名   丁玲   典型范例   现代女性文学   精神遗产   现代女作家   五四  
描述: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字冰之.她的创作道路被视为现代女性文学成长的一个典型范例。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丰富的精神遗产。在她的创作中,不仅能够触摸到一个沐浴五四阳光迅速成长的革命作家的思想脉搏,而且可以发现其孜孜不倦地坚持探索和追求文学的历程。
论丁玲早期小说的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
作者: 陈泓   来源: 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文化内涵   丁玲   早期小说  
描述: 丁玲早期小说主要包括《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三个短篇小说集,其当时的小说以强烈的叛逆色彩和自叙传风格而成为“五四”文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文章主要通过探讨丁玲早期小说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从而认识丁玲早期小说的独特的“现代性”色彩及其对“五四文学”包括当时的女性文学所作的贡献。
< 1 2 3 ... 193 194 195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