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5 条
-
创新体制机制 加强妇建工作
-
作者:
郑赟
来源:
发展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建工作
问题
办法
-
描述:
文章通过对妇女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深入提出了以创新体制和机制为工作导向,加强妇建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
忠骨留荆土 英名壮楚天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党员生活(湖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中国工人运动、妇女运动的杰出活动家,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中国的蔡特金"。向警予革命生涯也是生命历程的最后一段战斗在湖北,将她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最后一滴鲜血洒在荆楚大地。荆土有幸埋忠骨,楚天万世扬英名。向警予是湖南溆浦人。1927年3月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回国后,向警予来到大革命中心武汉,投身火热的大革命浪潮。鉴于她具有丰富的群
-
比利时政党政治的性别问题
-
作者:
萨宾·德·贝休恩
埃尔斯佩思·凡·霍夫
李雯
来源: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问题
需求表达
政治生活
妇女参政
佛兰德
基督教民主党
联邦议会
性别意识
妇女代表
地方选举
-
描述:
当今,性别平等的议题已然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性别平等意味着男性和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的平等。政治平等是性别平等重要的考察维度,妇女参政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妇女广泛、深入地参与国内国际政治生活,必将对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目前,世界上促进妇女参政使用最广泛的机制是配额制。所谓的配额是指选举中为某一类或几类候选人设定的比例要求。例如,1994年比利时议会批准了配额法,并于同年10月第一次应用于省级和地方选举,1999年第一次应用于联邦议会选举。该法律规定,政党提供的候选人名单上
-
剖析《最蓝的眼睛》的种族歧视问题
-
作者:
温素云
宁玉洁
李款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文学
托妮·莫里森
种族歧视
-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凭借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最蓝的眼睛》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发生的一个黑人少女梦想拥有蓝眼睛而最后精神失常的悲剧故事。本文在描述了该作品发表时期的美国社会种族歧视问题和黑人女性文学兴起的背景基础上,通过对作品主题的深入剖析,详细地分析了小说作者所表达的新的历史时期美国社会生活中的种族歧视问题,并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美国黑人只有在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价值的基础上勇于同社会不公相抗争才能获得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中应有的地位
-
以寓意解读艾丽斯·沃克的《日用家当》
-
作者:
梁蔚菁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作家
民族文化记忆
寓意
母亲
女性生存状况
百衲被
艾丽丝·沃克
美国黑人
女性文学
当代文坛
-
描述:
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黑人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沃克将文学创作根植于黑人生活特别是黑人女性生活之中,在她的每一部作品中都不乏对美国黑人女性生存状况的描述以及对于她们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短篇小说《日用家当》正是这样一篇典范作品。文章中存在大量寓意,只有深刻把握这些寓意描写和深刻的含义,才能理清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激烈冲突,进而明确作者命题的思路。
-
生活的“私想”与小说的“境界”
-
作者:
杨丹丹
来源:
文学界(专辑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把控一般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凭借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感悟力和穿透力,在纷繁杂乱的现实生活中翻检出独特信息,以女性特有的诗性语言和柔软叙事将其呈现出来,她们的文本被光鲜、柔滑、细腻、轻灵所浸润,流淌着女性独有的睿智和光彩,能够瞬间激起读者对现实生活的异样情绪,并构建起只属于女性的文学链条和话语体系;一种是凭借对现实生活某一侧面、某个领域、某种话语的长期坚守和开掘,精准捕捉到现实生活的重组和变动,她们的文本被真实、质朴、厚重、开阔所包围,时刻寻求文学与历史、社会、时代的契合,散发着历
-
本期导读
-
作者:
暂无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本期"女性文学研究"专栏的特点可以用"多姿多彩"四字来概括。从研究对象看,既有鲁迅先生的名篇,也有"80后作家"的转型之作,既有大陆作家,也有两岸"姐妹同盟";从题材看,既有政治的、爱情的,也有道德的、心理的;从文体角度看,既有单篇解读,也有研究综述。本期专栏不仅多姿多彩,而且新意迭出。厦门大学毕媛媛与林丹亚教授的文章指出,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为运动主体的女性并没有掌握运动领导权,她们的话语和身体始终在民族大义、家国兴盛的宏大叙事宰制下奄奄一息。而要寻找女性身体在现代民族国家中得以安放的合
-
文学中的城市想象:以王安忆、池莉、铁凝小说为个案研究
-
作者:
胡雅婷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市想象
女性形象
意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新时期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城市文明的发展,城市文学创作蓬勃发展,对城市文学的批评研究也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随着城市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女性主义批评视野进入城市文学研究领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成为城市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与此同时,以铁凝、王安忆、池莉为代表的大批女性作家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体验性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城市文学文本,它们不但在量上丰富了城市文学创作,更因其在文本中展现的女性特质而受到广泛关注。笔者以王安忆、铁凝、池莉的城市文本中的上海、北京、武汉三座大都市为例,通过文学中的城市、
-
1980年代以来华语电影中的旗袍文化研究
-
作者:
王晓涵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旗袍
怀旧情怀
女性形象
符号
-
描述:
1980年代以后的华语电影,最为视觉化的表现便是女性服饰的变化,旗袍代表了一种阶层的变化,女性主体身份的变化和女性话语权的转变,进而传达出女性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的觉悟。纵观当下华语电影研究,国内主要的电影研究渐渐忽视了服饰的表意作用和隐性符号内涵,其理论作品在研究服饰时仅仅是评价服饰是否符合电影中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制造成本或款式的变化。不同于好莱坞电影机制,华语电影在注重娱乐化的同时更应该知道学习西方的电影分工机制,重视道具、化妆、服装与饰物的细节化处理,做到商业片定格在每一帧画面都无懈可击的视觉呈现。国外
-
中国青春偶像剧中的性别政治
-
作者:
杜雅婷
来源:
温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性别政治
青春偶像剧
女性主义
-
描述:
青春偶像剧作为电视剧的一大主要类型,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后,就吸引不少研究者的眼光,取得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力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即女性主义的立场,综合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符号理论以及传播理论,从整体上把握中国青春偶像剧中存在的性别政治和冲突,从而打开中国青春偶像剧研究的另一片天地。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内容,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掌握研究方向。第二部分:影像世界里的女性形象。以四部典型青春偶像剧中的女性形象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