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用“距离说”分析《凝望上帝》中珍妮的形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距离说”   《凝望上帝》   珍妮  
描述: 《凝望上帝》是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所创作的一部在黑人女性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文章试从主人公、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作者、读者不同层面出发,具体分析女主人公珍妮的形象,进而探究不同的审美距离赋予珍妮迥异的人物形象。
宋代守家商人妇的生活困境与摆脱
作者: 田欣   来源: 兰台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生活   核心家庭   宋代商人   宋人   宋代女子   责任   丈夫   夫妻   生活困境   婚姻状态  
描述: ,家庭生活占去了她们一生中多数的光阴.综览学界已有成果,对宋代女性的研究已蔚然可观,但从家庭史的角度研究I生的论著不多,对宋代商人妇的家庭生活进行研究的则更少.
宋代守家商人妇的生活困境与摆脱
作者: 田欣   来源: 兰台世界(上旬)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果   宋代女子   角度   责任   婚姻   论著   出嫁   缔结   家庭生活   核心家庭   商人妇   从夫居   夫妻   宋代女性   家庭史  
描述: ,家庭生活占去了她们一生中多数的光阴.综览学界已有成果,对宋代女性的研究已蔚然可观,但从家庭史的角度研究i生的论著不多,对宋代商人妇的家庭生活进行研究的则更少.
对妇联组织基本职能的再认识:由“邓玉娇事件”引发的思考
作者: 马焱   来源: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本职能   “邓玉娇事件”   妇联组织  
描述: 妇联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妇女组织,凭借其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拥有其他民间妇女组织所不具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等,这为其履行组织的基本职能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然而,邓玉娇事件的发生,促使妇联组织进一步思考和履行其基本职能,在今后的中工作中应努力做到:正确理解妇联三维交一的工作定位,强化组织的群众性功能;充分发挥组织拥有的政治资源优势,拓展组织的权力活动空间;构建与民间妇女组织的新型合作关系,整合服务妇女的组织资源。
家务劳动社会化:理论与现实
作者: 王涛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社会主义运动   家务劳动社会化  
描述: 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劳动妇女的彻底解放,但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它所承载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妇女解放的范畴。它既是解决劳动生产力不足的手段,也是当时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实验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段历史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运动与妇女运动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对今天的中国妇女运动具有一定的启示。
艰难的自我建构:解读电影《望乡》中的“南洋姐”阿崎婆形象
作者: 李志颖   来源: 东南亚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话语   自我异化   底层女性   《望乡》   自我建构  
描述: 日本电影《望乡》中的南洋姐阿崎婆形象在社会论范畴内一直被解读为批判社会制度的符号,然而这一底层受损害的女性形象在本体论范畴内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阿崎婆曲折的生活经历不仅详细地叙述出女性的自我在权力话语的抑制下不断异化的过程,同时也表明,在底层女性的个体存在中,被压抑的自我依然潜在,并且经过女性主义的人文关照后会破茧重生,展现出它应有的社会价值。
美妙人生:为何说《珍爱》是黑人电影期待已久的一部作品文
作者: 韦斯利·莫里斯   于帆   来源: 世界电影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黑人女性形象   《死囚之舞》   《猫女》   期待   制片公司   作品   人生  
描述: 很难说从何时起黑人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绝迹了。或许是在2002年,哈莉·贝瑞凭借《死囚之舞》(Monster’s Ball)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接着就去演了《猫》(Catwoman)之后吧。我无法
All Women
作者: Alice   R   来源: 缤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装   经典   马克·吐温   时尚   造型   沙漏   复古   风格   女性形象   线条  
描述: 认为是女性主义表达的黄金时期。一个极度聪明并且优雅细腻的女性形象伴随柔软的面料和精致的剪裁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本季秋冬的复古打扮是对
比亚兹莱的审美颠覆
作者: 吴瑕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斐尔   古罗马   古希腊时期   描绘   审美   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一、比亚兹莱作品中艺术形象的颠覆 1.女性形象的颠覆 在过去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不论是古希腊时期的静穆典雅、古罗马时期的傲慢高贵、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所描绘的优雅纯真、鲁本斯所描绘的强健与肉感,还是
绿玉红香共言春:论钗、黛所代表的不同文人精神
作者: 薛寒冬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儒家文人精神   文人精神   道家文人精神  
描述: 自文学诞生之日起,女性形象便成为文学表达不可或缺的重要题材,到了清代,随着文人审美标准的雅致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随之呈现出雅致化倾向.<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便是这种倾向的代表,她们出身贵族,擅长吟诗作对,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而薛宝钗与林黛玉作为大观园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更是体现出了传统中国文人儒道两种不同的主流文人精神.
< 1 2 3 ... 187 188 189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