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解读奥威尔的殖民情结
作者: 陈彩云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殖民   东方主义   乔治·奥威尔   他者   《缅甸岁月》  
描述: 乔治·奥威尔在《缅甸岁月》中塑造了三个典型的东方人形象来展现其对殖民主义的批判。其中代表东方女性形象的玛拉美被色情化、畸形化处理。笔者试通过解读作者对东方女性形象的刻画以及主人公弗洛里矛盾的缅甸情怀来探究奥威尔对东方文化的双重态度及其不彻底的反殖民思想。
论主动“堕落”与被动“堕落”
作者: 刘燕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娜娜   卡门   自由意志   生存环境  
描述: 从传统视域来看,卡门和娜娜这两个诞生于法国19世纪中后期的女性形象的出现冲击了由王公贵族、命妇闺秀充斥的领地,使当时的法国社会大为震惊。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评价她们的话,她们无疑是两个极其“堕落”的女性。然而,如果把她们的行为都称为一种堕落的话,那么卡门的“堕落”与娜娜的“堕落”是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的。
戏曲“刀马旦”声腔演唱之浅析
作者: 白左琴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声腔演唱   刀马旦   戏曲  
描述: “刀马旦”,是戏曲中扮演擅长武艺的女性形象。由于其多重身段工架、气度神情、跌扑翻打和身手矫健骁勇,因此,声腔演唱中用气与发声的矛盾、发声与吐气的矛盾、腔与情的矛盾就显得比正旦、花旦、闺门旦、老旦等其它女性角色更加突出。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舞台实践,从气息、吐气与发声以及腔与情的角度,浅析戏曲“刀马旦”的声腔演唱。
雌性力量的伟大救赎:论《第九个寡妇》中王葡萄的救赎精神的体现
作者: 刘攀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第九个寡妇》赋予了王葡萄这个俊俏寡妇丰满的女性形象特征,固守、直楞、包容、宽厚、仁爱、藏污纳垢。人物形象饱满灵动,富于魅力。通过王葡萄的故事,将女性的在历史变迁中柔弱又强悍的力量展露无遗。她的本真与大爱,都折射出雌性在面对困境时的惊人的力量。
性政治下幻影的破灭——浅析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贞贞形象
作者: 孙涵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贞贞   性政治   文化宿命   丁玲   《我在霞村的时候》   话语权  
描述: 丁玲创作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塑造了贞贞这一充满个性解放意识的女性形象,但其悲惨的命运,在性政治上的从属地位,话语权的失语状态,以及不可逾越的文化宿命都注定其曼妙的幻影终将破灭,这也正是丁玲创作道路所代表的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重入困境。
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日用家当》
作者: 唐梅军   来源: 科学导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本语象   图形/背景   《日用家当》   心理空间   认知诗学  
描述: 《日用家当》是艾丽思·沃克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的是一位母亲和两个女儿之间在被子归属问题上发生冲突的故事。许多学者都从象征意义、女性形象、继承意识的视角对该作品进行了解读,本文试图以认知诗学为视角从心理空间、文本语象、图形/背景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六相伴”让她健康舒畅: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的养生之道
作者: 张晓峰   来源: 长寿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建华   尼亚   生活安排   她的声音   打乒乓球   读书报   配音演员   养生方法   上海电影译制厂   令人  
描述: 提起丁建华,有些人或许会觉得陌生,但如果提起真由美、茜茜公主、叶塞尼亚这些名字,你不仅马上会想起银幕上这些女性的形象,更能记起她们那令人难忘的声音。这些"女一号"都是由我国著名语言表演艺术家丁建华配音的。从1976年起
论主动“堕落”与被动“堕落”——卡门与娜娜形象比较
作者: 刘燕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娜娜   卡门   自由意志   生存环境  
描述: 从传统视域来看,卡门和娜娜这两个诞生于法国19世纪中后期的女性形象的出现冲击了由王公贵族、命妇闺秀充斥的领地,使当时的法国社会大为震惊。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评价她们的话,她们无疑是两个极其"堕落"的女性。然而,如果把她们的行为都称为一种堕落的话,那么卡门的"堕落"与娜娜的"堕落"是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的。
安倍政府如何“整形”自卫队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凤凰资讯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7月1日,在日本自卫队成立60周年之际,日本政府正式通过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在我读书的时候,对战争的看法很激烈。如今,那种反感正在消失。”防卫省官方杂志《防卫》编辑高久裕如
为爱而执着叛逆
作者: 侯雪琴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提起中国戏曲史上反叛的女性形象,大家总能想到《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和《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她们同样出身宦官贵族,接受过封建礼教的教育,同样貌美如花,知书达理,热爱生活,身上同样有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崔莺莺能赋诗作文,杜丽娘擅长女工。她们都能勇于冲破封建樊笼和教条的束缚,反抗封建礼教,大胆地追求着自己的爱情。
< 1 2 3 ... 184 185 186 ... 243 244 2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