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667 条
-
1980年《婚姻法》的修改与颁行
-
作者:
杨大文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进行修改
新时期
法定婚龄
社会主义
法制委员会
婚姻法修改
婚姻家庭制度
婚姻家庭法
健康发展
-
描述:
随着十年浩劫的结束,妇女运动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国家的法制建设也在停滞已久后重新启动一系列重大的立法活动。《婚姻法》的修改与颁布,是全国妇联首先倡议并推动,在群众特别是在广大妇女的密切关注和参与下问世的,是我国社会和妇女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夏洛蒂·吉尔曼《黄色墙纸》的结构主义解读
-
作者:
刘英峰
张维峰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洛蒂·吉尔曼
《黄色墙纸》
二元对立
结构主义
-
描述:
女作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妇女运动的领导者。她的代表作《黄色墙纸》被公认为是美国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从结构主义视角来看,作品在主题、背景、人物刻画及象征手段的运用上,无不体现了二元对立的思想。
-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二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锦涛
妇联组织
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运动发展
总书记
重要论述
中国共产党领导
根本保证
坚持
妇女工作
-
描述: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指出:我国妇女运动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实践特征,是百年来中国妇女运动生动实
-
从“中国娜拉”到真正的娜拉言说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反家庭
女性小说
娜拉
-
描述:
“五四”时期与新时期作为我国家庭变动和妇女运动都比较激烈的两个阶段,在女性小说中都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反家庭”叙事。但两个阶段的“反家庭”叙事模式又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结合社会文化变迁、家庭结构等的变化来分析探讨这两个阶段女性小说“反家庭”叙事模式的不同及变化。
-
《傲慢与偏见》中夏洛特形象的双重性
-
作者:
林晓青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
夏洛特
-
描述:
在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夏洛特是一个可悲的妇女形象,她的婚姻也历来被作为“反面教材”来说明作者的婚姻爱情观。夏洛特的悲剧固然有自身原因,但更多的是当时的社会环境造成的,反映了当时英国妇女的不幸命运。她是顺从的,同时也是反抗的。本文试图对这个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女性形象的双重性进行分析。
-
独特的“这一个”
-
作者:
阳林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
梅映雷
《岭南逸史》
女性形象
-
描述:
<岭南选史>中的女性形象标新立异,一直被认为是<岭南逸史>艺术成就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中的梅映雪形象塑造最见作者笔力.在她身上集聚了貌美痴情的儿女情怀、冲锋陷阵的将军才干、惩恶救善的侠士风范和俏皮可爱的童真童趣.这一形象对后世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起着深远的影响.
-
《紫颜色》与菲洛美拉神话的互文性
-
作者:
王远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文性
革命性
叙事策略
颜色
女性小说
神话原型
黑人女性
故事
读者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通过故事模式、叙事策略及女性形象三方面的分析比较艾丽斯.沃克的长篇小说《紫颜色》与菲洛美拉神话,得出两者具有明显的互文性。从表面上看,这部黑人女性小说依附了西方神话,但经过深层次的分析,笔者得出结论,小说实际上是颠覆了神话对女性的规诫,带有强烈的革命性。
-
独特的“这一个”——《岭南逸史》中梅映雪形象
-
作者:
阳林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
梅映雪
《岭南逸史》
女性形象
-
描述:
《岭南逸史》中的女性形象标新立异,一直被认为是《岭南逸史》艺术成就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其中的梅映雪形象塑造最见作者笔力。在她身上集聚了貌美痴情的儿女情怀、冲锋陷阵的将军才干、惩恶救善的侠士风范和俏皮可爱的童真童趣。这一形象对后世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起着深远的影响。
-
感悟王安忆
-
作者:
殷茹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好
文学世界
地域特色
王安忆
感悟
当代文坛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创作
-
描述:
王安忆是一个特点鲜明的作家,王安忆笔下的女人,王安忆笔下的美好,王安忆笔下的上海,都让人向往。在一般认知中,小说的作用莫过于让人得到心灵上的陶冶,王安忆对于自己心中世界美好的向往,执着于建立自己文学世界,都使她成为当代文坛的重要标志,成为当代文坛女性文学创作的重要一笔。鲜明的地域特色、鲜活的女性形象、美好的文学世界是王安忆作品的独特之处。
-
悲惨境遇中的强者形象:《母亲》中母亲与《愤怒的葡萄》中乔德大妈之比较
-
作者:
梁海晶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母亲》
母亲
坚韧不拔
抗争
-
描述:
赛珍珠笔下的"母亲"比较富有抗争精神,也较多的表现出中国妇女的力量。"母亲"在小说中是个没名没姓的妇女,但她是赛珍珠所塑造的最完美的女性形象。正如《愤怒的葡萄》中的乔德大妈一样,她们坚韧不拔,勇敢地与命运抗争,在她们身上透出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