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5 条
-
此中有真意,再说祥林嫂
-
作者:
李允
来源:
新课程(中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祝福》
祥林嫂
人格塑造
时代悲剧
-
描述: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的女性形象,是鲁迅先生抨击旧社会制度的代言人,也是旧中国时代处于弱势的女性的代言人,祥林嫂所代表的是质朴勤劳的下人阶层,在书中祥林嫂的悲剧故事都是发生在春天,昭示着旧社会下层妇女没有春天的意义。祥林嫂的悲惨际遇,及她对封建礼教制度的反抗与抵制,正是文本与读者的情感领悟的桥梁。因此勾连祥林嫂的故事情节,挖掘祥林嫂的悲剧推手,能够更好地探究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及高超的组织材料的技巧。
-
张爱玲小说中男性人物形象解读
-
作者:
刘宇彤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张爱玲小说
男性人物
生活方式
寄生虫
解读
婚姻
文化背景
人物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作为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女性作家,张爱玲可谓是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女性人物,在她所创作的小说中,女性人物一般是主人公,而男性人物则是配角。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前清的遗老遗少、现实社会的寄生虫、虚假情爱中的欺骗者、无爱婚姻中的老少爷等各种各样的男性人物形象,他们都是自
-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曼斯菲尔德庄园》
-
作者:
郭方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颠覆
《曼斯菲尔德庄园》
新历史主义
抑制
-
描述: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大多注重人物的情感纠葛,尤其是女性人物的塑造,所以很多学者都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简·奥斯丁的作品,很少涉及男性角色的解析。《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丁的第四部作品,是其最具有政治思想的一部作品。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颠覆"和"抑制"两个概念出发,通过分析《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几位男性角色的形成过程,展现文学对人性的认识。
-
雷雨般的命运抗争,悲剧意味的宿命结局
-
作者:
刘珏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身
剧情
宿命
性格
悲剧
-
描述:
文章主要阐述《雷雨》中三位女性人物形象雷雨的性格,悲剧的宿命。分两点来说,一是剧中三位女性人物形象虽然年龄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对待人生命运所采取的反抗方式不同,但她们都在努力与人生命运进行着反抗,体现出她们具有雷雨因素的性格;二是从反抗的结局来讲,三位女性人物形象终究在人生命运中走向悲剧的宿命。
-
论张贤亮小说中的男权意识
-
作者:
范翠翠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作为"反思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张贤亮在回顾历史苦难的同时表现出对社会群体和国家制度的冷峻思考,让很多读者记住了这位作家。但他同时也是男权社会的代言人,作品中流露出极强的男权意识,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大多是符合父权社会审美标准的"贤德女子"。本文从男权意识的角度分析张贤亮的三部代表作,试图找出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蕴含的深层文化表征及心理根源。
-
博爱与阴性:张爱玲对母亲形象的颠覆
-
作者:
张玉琼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阴性
张爱玲
-
描述:
张爱玲的作品,大多以描写女性人物为主,一切缘起与因果皆是围绕女性角色铺展开来。其中一系列母亲的形象更以“自私、卑怯”的特性被世人所知。本文将以曹七巧为代表的女子为例,分析张爱玲“丑化”母亲形象的原因,及张爱玲与其他五四时期的作家对母亲的不同认识,进而揭示出在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形象所具有的人性弱点。
-
《伤逝》与《奔月》人物分析
-
作者:
张逍霄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伤逝
人物分析
奔月
-
描述:
《伤逝》与《奔月》是鲁迅唯一的两篇关于婚姻与爱情、婚姻与经济的小说,分别作于1925年10月21日、1926年12月。相距不到一年的小说却有着明显差异,延宕的男性人物与无法独立的女性人物的婚姻有两个不同的结局:《伤逝》中男性抛弃了女性,《奔月》中女性离开了男性。我将从《伤逝》和《奔月》之间的相关性对人物的行动进行研究,分析鲁迅对人物心理的把握,对人生道路的意见,对世俗生活的看法。
-
“践踏者”的姿态2
-
作者:
詹晨瑶
顾丽莲
来源: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司猗纹是铁凝1988年发表的长篇处女作《玫瑰门》中的一个重要女性人物,她的生存境遇和反抗贯穿整部小说。 “践踏者”司猗纹这一形象被作者展现得淋漓尽致,她以践踏身边的人为乐,不顾亲近与否,毫不留情。文章中主要被她践踏的女性有姑爸、竹西、苏眉等,甚至于在最后践踏她自己,更体现了人物的悲剧性。 铁凝在其小说《玫瑰门》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司猗纹,引发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
-
无处安放的自我
-
作者:
薛燕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戏剧
女性观
奥尼尔
爱恨交织
普利策奖
本我
非理性
玛丽
人物形象
诺贝尔文学奖
-
描述:
人物形象中,女性人物也是精彩纷呈的。由于其自身成长的家庭环境及对母亲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影响着奥尼尔矛盾的女性观形成。在他的作品中既有着一批反传统、非理性、疯狂甚至淫荡的"悍女"或"恶妇",同时他以满怀同情和理
-
沈云英故事考(史证篇)
-
作者:
王志芳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证
沈至绪
沈云英
萧山
永州
-
描述:
沈云英,明末浙江萧山人,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人物。夺父尸以全其孝,拒臣清而葆其忠,扶柩返乡,不仰于人以成其节烈,后教授子弟而终。在后代方志中将其置于"列女"、"孝女"、"忠节"等卷,而在诗歌、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则将其忠孝节烈的一生表现得淋漓尽致。到清代,随着时局的稳定,沈云英故事流布已广,在史传、札记、随笔中开始出现有关沈云英的记载。论文依循"史传"的体裁性质加以考述,探究故事流传过程中的特点与变化,是为沈云英故事之"史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