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雷雨”性格的蘩漪
作者: 孙瑜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畸形爱情   悲剧   个性解放  
描述: 在曹禺的剧作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可以说曹禺的成功得益于他对女性群像的构画与创造,如果说他的剧本的成功是美丽的花环,那么女性形象则是这花环中熠熠闪光的明珠。曹禺曾经说过,蘩漪的性格是最"雷雨"的,蘩漪是"中国的娜拉",就是因为她的反抗是"中国式"的,是由旧中国被压迫妇女独特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心态决定的,是打着旧中国封建礼教的深深烙印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够区别于世界众多叛逆女性形象,以自己的独特个性立于文学的殿堂之上。
“她文学”与审美的转变
作者: 李昀   来源: 山东文学·学术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写作   “她文学”   审美转变   两性和谐  
描述: 在男权意识的审视下,追求物质享乐和精神消费的女性形象正在不断建构,边缘化的女性形象正在不断强化。面对各种新机制的产生,女性日益成为消费的主体,逐步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女性写作出发,探讨“两派”在中国的影响与新变,并找寻其中的原因,企图从两性和谐中找到出路,尝试为女性写作的发展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威尔第《弄臣》中吉尔达的戏剧形象分析
作者: 郑晓婵   来源: 黄河之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痛苦抉择   威尔第   活着   歌剧创作   相貌堂堂   形象分析   事使   里戈   悲剧性格   不知道  
描述: 《弄臣》是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剧目,吉尔达是他这部剧中成功塑造的女性形象,在剧中,吉尔达是弄臣里戈莱托的女儿,她的父亲是花心、不负责任的公爵的弄臣,她的父亲的工作就是百般讨好这位公爵,包括帮他强虏任何公爵看上的女人。然而偏偏命运捉弄,吉尔达却爱上这样一个人,弄臣从"弄人"到"被弄",里戈莱托气不过自己女儿被公爵玩弄定下报复计划,可最终杀死的却是自己心爱的女儿,吉尔达最终为了挽救心上人殉情。
论萧红在《生死场》中对男权中心文化的消解
作者: 许丹丹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解   《生死场》   批判   萧红   男权中心文化  
描述: 中国的男权中心制度不仅是界所要批判与消解的目标,它也严重地压抑与窒息着女性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一位性作家,萧红在她的小说<生死场>中通过对农村一系列苦难女性形象的描写及各类愚夫形象的塑造,鲜明真实地展现了男权中心制度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有力地批判与消解了男权中心文化.
生命史上的华彩乐章:浅谈丁玲延安时期的创作
作者: 赵海燕   蒋涛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延安时期   丁玲  
描述: 丁玲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有着成熟的女性话语和独特女性风格的作家。她一直对女性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注,她为百年中国文学提供了一批具有强烈性别意识和解放要求的女性形象。而1937年奔赴延安,无疑揭开了丁玲生命史上新的一页,她对妇女问题的思考和探求也随之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从简·爱的斗争性中看其局限性
作者: 张丽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斗争性   简·爱   局限性  
描述: 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显著地位,女主人公简.爱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而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简.爱的分析,透视了在当时的英国,女性地位低下,即便是在简.爱的积极斗争性中,其实是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的。
重大灾难事件后续报道对母性形象的重塑:以《楚天都市报》“心系汶川·母亲节特别行动”系列报道为例
作者: 吴丹   黄卫星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化意义   现代女性典范   母性形象   媒介刻板印象  
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观中的母性形象,没有逃离出男权中心的二元对立模式.母性形象作为女性形象的一个重要文本注解,仍然是男性按照自己的立场、要求和想象,建构出来的一种文化身份定位。汶川地震周年祭报道中的母性形象,彰显作为个体的主体性,展现作为女性的社会性,凸显作为母亲的自觉性。通过重塑母性形象来颠覆女性媒介刻板印象、建构现代女性典范、张扬女性身份的文化意义。
弗里曼在《好日子》叙事中的双重立场
作者: 曹庆艳   来源: 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费文化   双重立场   距离控制  
描述: 从分析19世纪美国女作家玛丽.威尔金斯.弗里曼在《好日子》中刻画的女主人公娜茜瑟出发,揭示该人物与在《新英格兰修女短篇小说集》中描写的生活在新英格兰乡村的年迈、独立、倔强的女性人物的不同。通过对文本中人物叙话语、距离控制以及其消费文化背景的分析,展示出作家对女主人公娜茜瑟所持的双重立场,即有批判也有包容。
中国农村发展中社会性别主流化的障碍
作者: 刘翠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障碍   妇女   性别主流化  
描述: 产生于西方的社会性别理论在19世纪90年代被中国女性研究者关注,在1995年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确定了社会性别主流化,中国政府也积极响应,在各方面为农村妇女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农村性别平等和妇女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农村社会的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仍然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
肥胖=恶性乳腺肿瘤风险加大
作者: 暂无 来源: 婚育与健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恶性乳腺肿瘤   肥胖   体重增加   乳腺癌   雌激素水平   绝经后女性   风险比   成年女性  
描述: 一项总共纳入44161名绝经后女性的研究发现,成年女性体重增加可导致其患乳腺癌,特别是恶性乳腺肿瘤的风险加大。如体重超过正常范围60磅(约54斤)的成年女性,其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3倍。研究者认为,当女性体内脂肪组织增加时,其血液中雌激素水平将随之增高,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女性控制体重可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 1 2 3 ... 180 181 182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