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山东师范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43 条
-
解读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服饰描写
-
作者:
贾丽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服饰审美
服饰情结
人物形象
-
描述:
张爱玲用服饰的盛宴、色彩的狂欢建构起奇异的人生与艺术世界,她对于服饰的一往情深几乎达到执迷眷恋的程度。对于张爱玲来说,服饰不是空洞的能指,而是有灵性、有意味的所指;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的生命体验。张爱玲有着一种无可逃逸的“服饰情结”,关于她的服饰形象和对其小说人物的服饰描绘的讨论,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史话,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主要分为引言、张爱玲的服饰情结成因、服饰与小说女性人物塑造的关系、服饰美学观、结语等五个主要部分。引言主要揭示张爱玲小说服饰研究的重要价值、研究现状等问题,认为关
-
娜拉的中国变形记
-
作者:
焦玉琼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过程
娜拉
中国化
命运
-
描述:
论文以五四中国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为讨论的核心,以其对待命运的态度变化为线索,力图展现娜拉形象中国化改造的渐进的、动态的过程。第一代女作家的出现开辟了五四时期娜拉中国化变形的另一处风景。她们由于自身性别的局限,作品中没有了男性作家指点江山的精英意识。这固然使她们的作品失去了某种深度和内涵,但是换个角度再看,她们的创作却更能够走进女性的内心。她们对娜拉中国化的探索更能够秉持一种平等的态度去体味女性由觉醒到反抗的心路历程,且将其进行记录。于是,女性作家以其独有的视角和独特的创作将其对娜拉的中国化改造与男
-
叙事学视阈下的张洁小说
-
作者:
张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文化语境
张洁
小说
-
描述:
研究张洁小说的叙事问题是解读张洁的有效途径,这样可以深入到文本内部,看清其内在结构特点,从而避免印象式批评的空泛.本论文在梳理张洁小说叙事特征演变轨迹的同时,力求既把握住小说叙事特征所隐含的文化内涵,又把握好文本与阐释语境之间的关系.在叙事学理论视阈下,通过对张洁小说历时态与共时态相结合的研究,发现其叙事特征、叙事模式、叙事功能、叙事策略等一系列问题的规律.这种研究对全面、准确地认识作家及其独特的文学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从历时态的考察中可获得对张洁不同阶段小说叙事的认识: 一、从叙事
-
从荒芜到丰饶
-
作者:
王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身份
极端民族主义
精神生态
传统文化
-
描述:
非洲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致力于反映美国黑人的生活。她总是关注黑人的生存境况:他们的遭遇,无助和彷徨。在她的作品中,莫里森将黑人描写为奴隶制压制和主流文化同化的牺牲品。她深入到黑人的生活中描写他们由于奴隶制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创伤,并努力为他们寻找出路。
莫里森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被称为继赖特的《土生子》(1940)和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1952)之后的最佳黑人小说。该书获得了美国图书评论界奖和美国作家书友会奖,并使莫里森一举成为美国的重要作家。在小说《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分析了黑人
-
对《愚人船》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孙贻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
凯瑟琳·安·波特
《愚人船》
-
描述:
《愚人船》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出色的文学家——凯瑟琳·安·波特(1890-1980)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在提到这部作品时,评论家多倾向于对小说的艺术特征和写作技巧进行探讨,忽略了该作品更深刻的关于女权运动低落时期女性现状和广大妇女女性意识悄然酝酿,准备再次挣脱父权社会束缚的内涵。本文借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女性主义批评所取得出的某些结论,结合当时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时代背景,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愚人船》作一解读,力求揭示该小说在展现女性意识、张扬女性文化方面所做的重要贡献,同时引起广大读者对波特
-
多元空间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反思
-
作者:
刘婧婧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想像
东方主义
文化反思
-
描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元化、多形态的时代特点,赋予了文学写作以新的自由精神与自由境界,特别是在继五四之后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这又一个繁荣时期,形成了新的多元的文化空间,这样一个文化空间对于大陆与海外的作家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由于二者生存空间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特色。而作家虹影,这种多元文化空间的叙事背景,使她承接但又区别于大陆作家与其他海外作家,呈现出鲜明的个人创作特点。
虹影的小说创作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夹缝中,上演了一曲文化突围与文化陷落的二重变奏,文化突围主要表达了无从确认自我文
-
哈代小说中的悲剧意识
-
作者:
赵秀琴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一位跨世纪的文学巨人,一生中写过多部小说与诗集。他既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又是一位卓越的诗人。有的评论家甚至认为哈代的文学成就在十九世纪,除了狄更斯外,无人可与之媲美。哈代擅长于对女性人物的刻画与描写,他小说中的众多女主人公形象鲜明突出,性格独立刚强,但同时又具有悲剧韵味。《苔丝》,哈代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描述了一位乡下女孩先后被一个男人诱奸、被另一个男人遗弃的命运。
哈代创作《苔丝》的时代正好是英国社会经济发生巨大而复杂的转变的最后几年。随着工业和现代文
-
中国共产党与女子教育述论(1927-1949)
-
作者:
张静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子教育
中国共产党
-
描述:
两千年来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思想剥夺了中国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直到民国时期中国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女子教育,并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女子教育更是十分地关注,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帮助广大妇女接受教育,在革命中思索和考察妇女解放道路,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终于使全中国妇女获得了解放。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时期的女子教育是与革命斗争相一致的女子教育。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开展女子教育的,文章将通过探讨女子教育的历史背景,分析各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女子
-
先秦秦汉齐鲁女性研究
-
作者:
魏丽蕊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齐鲁
先秦秦汉
女性
-
描述:
史书上对女性的记载比较少。这一方面说明女性问题长期以来不为社会所重视,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另一方面也说明女性这一群体,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等原因,在历史舞台上不活跃。尽管如此,作为人类的一半,她们仍然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先秦秦汉齐鲁大地上就涌现出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著名女性。这些女性或具有杰出的才能,或具有高尚的品德,或洞晓事理、能言善辩,或博学多识、深明大义,或性格豪放、行为叛逆。本文是在齐鲁文化研究热潮的启发和带动下,对区域女性问题研究的一个尝试。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山东古代女性进行考察,即先秦秦
-
论沈从文笔下的男性
-
作者:
冯晓品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希腊小庙
作品
男性
-
描述:
沈从文笔下的女性研究者众多,其笔下的男性因为形象不够鲜明而较少得到关注。笔者认真研读了沈从文的作品集后发现,沈从文笔下的男性数量远远多于女性,男性涉及的社会层面更为广泛,沈从文“用下层人民中保留的健康、纯朴、充满活力的道德元素来救治虚伪、怯懦、自私的民族老化症”这一写作理想就是由男性来承担的。为了弥补作为个体形象不够丰满的缺陷,笔者尝试着将沈从文笔下有代表性的男性集中起来,遵循大多数研究者的分类方式分为都市男性和乡下男性两类,每一类下面再按职业、社会地位的不同细分,希望能以“量”的优势来弥补“质”的不足,
<
1
2
3
...
17
18
19
...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