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谈《千纸鹤》中“千纸鹤”的意义
作者: 杨力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千纸鹤   川端康成  
描述: 《千只鹤》以主人公菊治和四个女人(近子、稻村雪子、太田夫人、文子)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为线索展开,四个女性形象在作者笔下各具特色,在主人公心中各居一位。她们是主人公心中美与丑、善与恶的代表。笔者认为其取名为《千纸鹤》自有意义。第一:千纸鹤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第二:作品中拿有千纸鹤包袱的女性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本文欲通过分析"千纸鹤"这一意向在文中出现的场景,以期阐释"千纸鹤"在文中的意义所在。
中西姐妹花:尤二、三姐与简、伊丽莎白之比较
作者: 刘燕   柴斯羽   刘娜   孙海涛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伊丽莎白   尤三姐   尤二姐  
描述: 《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塑造的女性形象中有着极其相似两对姐妹:尤二姐和尤三姐、简·爱和伊丽莎白。横向比较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两部作品中的两对儿彼此性格迥异的姐妹,不仅对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当时时代背景下两位作者对不同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当下的女性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演艺圈“抱大腿”攻略
作者: 万小滑   来源: 看天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艺工作者“和平女士”终于遇到了麻烦。1994年,33岁的宋丹丹在《我爱我家》中塑造了这个暴脾气、心直口快的女性形象,嘴上刻薄,内心却极遵守传统家庭价值观,相夫教子,孝敬长辈。这之后二十年,宋丹丹相继出演了《家有儿女》《马文的战争》等四十余部电视剧,几乎都没有摆脱这一套路化的北京大姐形象——不过观众爱看,这也是电视台买剧的金字准则。
永不屈服,勇敢抗争
作者: 黄绿欣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简·爱》是英国杰出女作家夏洛蒂·勃郎特(1816-1855)的代表作,发表于1847年。作者借一个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的奋斗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对于人生与爱情的感悟。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该作品最大的成功在于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在当时的文坛轰动不小。
守护生命的男丁格尔
作者: 关婧   来源: 经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医院手术室   辅助科室   赵斌   内科护士   丁格尔   应急能力   男护士   隐私部位   工作待遇   工作环境  
描述: 说起白衣天使,人们很自然想到温婉可人的女性形象。从南丁格尔以来,护士工作似乎一直被女性垄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医院不需要男护士。许多护理工作既需要女性的耐心,也需要男性的体力。但是家人的不理解,患者、家属的不信任给男护士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经济》记者走访了几家医院采访了一些男护士,从中了解他们更多的故事。"男"丁格尔供不应求在河北省南宫市人民医院手术室记者见到了年过不惑的管景浩,他从事
神性和人性的完美融合——《八月之光》中莉娜·格罗夫的身份解读
作者: 赵千   金文宁   来源: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月之光》   理想   人性   莉娜·格罗夫   神性   上帝   耶稣  
描述: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中莉娜·格罗夫这一性形象看似单纯普通实则神秘复杂。许多学者都曾从不同角度探讨其作为女性的特征。结合原型批评理论和对文本的细读,从其作为人而非女性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一
亨利·詹姆斯国际主题小说形成根源探析
作者: 王松兰   来源: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联系   影响   国际主题  
描述: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十九世纪颇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成功的塑造了众多"国际美少女"形象。研究从亨利·詹姆斯的成长环境和当时社会背景两个角度分析亨利·詹姆斯笔下的美国文学和美国女性,通过各种美国女性形象揭示了欧美文化的发展与冲突,通过她们的不同命运揭示社会主题,讨论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道德等问题。同时结合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金钱、地位、婚姻、恋爱等观点的沉淀与转化,展现了现实的国际性主题思想。
淹没在时代中的破碎“花瓶”
作者: 张强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香港电影自诞生之日就采取了与好莱坞颇为相似的商业化生产路线,在香港电影业步入了工业化时代之后,逐渐形成为自己所独有的电影类型,生产出了大量打着“香港制造”烙印的类型电影。在众多的香港类型电影中,香港警匪电影是其中最具有香港本土特色也是最为重要的类型之一。在众多经典的警匪片中,对于女性形象有着各异的塑造,本文以近三十年香港警匪片中的女性形象为对象,浅析香港警匪片女性形象的变化。
男权社会下扭曲的婚姻观
作者: 程乾珊   朱丹丹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学者们对于伊丽莎白、她的姐妹们以及她母亲做了很多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对于女性形象的解读和婚姻观的探讨。然而,小说中的另一个女性形象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那就是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蒂。本文通过对夏洛蒂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她与柯林斯先生的婚姻的分析,发现她的婚姻观的形成是深深受到她所处的男权社会的影响。
例谈李清照词中的愁情
作者: 黄平东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离愁别思   家国之恨   愁情   伤春悲秋  
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实质是一部绚烂的男性文学史。而宋代词人李清照却凭借她独具的才华,真挚的感情,高洁的志趣,清丽的境界,塑造了从清纯少女和清丽少妇到哀婉嫠妇的、既各自鲜明独立又前后联结发展的完整的、能够抒发自己真性情的知识女性形象。而“愁情”是李词艺术上一个最显著的特色。
< 1 2 3 ... 177 178 179 ... 243 244 2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