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刘三姐是乡下买来的吗
作者: 孙灵君   来源: 咬文嚼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栀子花   刘三姐   王安忆   《西厢记》   刽子手   女人   女性形象   民间  
描述: 王安忆喜欢《秀才与刽子手》中“栀子花”这个女性形象,她觉得“只有乡里民间才可生出这样聪明剔透的女人”,认为“这些乡下女人,得天地之灵秀。比如,浙江的‘九斤姑娘’,桂林的‘刘三姐’,《西厢记》里的‘红娘’,
《椭圆形画像》的叙事结构和主题
作者: 韩玲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椭圆形画像》   主题   爱伦·坡   结构  
描述: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椭圆形画像》采用嵌入式的叙事结构,使作品新奇、扣人心弦。从女性形象来看,小说中的女主角是缺席的,没有话语权,女性始终处于他者或边缘的地位。作者通过一些哥特元素揭示了艺术和生命的二元对立。
荒诞的真实 人性的光辉:关于严歌苓《小姨多鹤》
作者: 殷文杰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小姨多鹤》   荒诞的真实   严歌苓  
描述: 长篇小说《小姨多鹤》延续了严歌苓近年来中国传奇书写的思路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书写了一段荒诞而真实的传奇故事,精心塑造了两个善良、宽容、坚韧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对人性的洞悉和强烈的女性意识。
弗朗西丝卡与曼倩的形象比较
作者: 庞淳休   来源: 乌蒙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曼倩   弗朗西丝卡   形象比较  
描述: 本文对《廊桥遗梦》(原名《麦迪逊县的桥》)和《纪念》中的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作了比较,以探究这两部作品当中塑造的婚外恋女性形象有无其共通的精神内在,各自又折射了哪些不同的女性心理和文学主题内涵。
《带阁楼的房子》里的两姐妹
作者: 杨孝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借鉴意义   妇女观   《两姐妹》  
描述: 契诃夫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其中<带阁楼的房子>里的两姐妹较为典型.对两姐妹俩的形象截然不同的刻画与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契诃夫的妇女现.这种观点对当今女性的价值取向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高 畅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笙歌韶乐在其中》樟木35×20×30cm 女性形象被物化为“被消费”“被观赏”的商品时代,胸罩无疑成为每一位性的必需品。“木”,质朴温情,意趣天然,作品《笙歌韶乐在其中》以传统的木质与当下的女性用品相结合,试以呈现独特的视角与思考。
从池莉小说看她对母爱的解读
作者: 李悦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母亲   世俗化  
描述: 池莉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始终以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塑造了一系列世俗生活中的女性形象。母性意识也同样贯穿于池莉的作品之中,她在母爱歌颂与母性批判的矛盾对立中融入了辩证的思考,这是她对母亲形象的重新审视。
扭曲的欲望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与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他者   男权主义  
描述: 本论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儿子与情人》中的母亲莫瑞尔太太这位女性人物欲望的形成,发展,实现以及最后毁灭的过程,来说明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只是“他者”,没有社会地位,欲望受到压制,她们的反抗是徒劳的。
库尔兹的未婚妻和其土著情人的异同:解读《黑暗的心》
作者: 陆冬梅   来源: 科教导刊(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未婚妻   不同点   土著情人   相同点  
描述: 本文作者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探索了约瑟夫.康德拉小说《黑暗的心》中两个女性人物——库尔兹的未婚妻和其土著情人的异同点。这两位女性既相同又相异,形成了对抗库尔兹的姐妹同盟。
基于自我身体体验的对性恐怖的解读
作者: 樊慧   来源: 商场现代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恐慌   性恐怖主义   性暴力   身体体验  
描述: 女性主义通过对身体的体验这样一种途径来诠释女性学的特殊性,本人通过一次自身身体体验来解读性恐怖。让性恐怖,这一父权制思想对于女性身体的控制的有效手段显现出来。
< 1 2 3 ... 175 176 177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