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女性电视栏目的女性主义表达研究
作者: 刘永霞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表达异化   女性意识   女性电视栏目  
描述: 原因,最后一部分针对异化提出对策。首先,绪论部分针对研究女性主义表达对女性电视栏目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总结概括出
不同时代的魅力女人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晚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时代   身份   八十年代   作家   燕子   中国   林徽因   妻子   女性人物  
描述: 一种温婉似水的美;她们或意气风发,恣意天下,有一种纵情洒脱的美……她们不断刷新我们对于女性的印象,不断刷新我们对女性美的标准。 宋庆龄:1949年10月1日,她是唯一一位在开国大典显著位置出现的女性,她
郑清文小说中的女性
作者: 李进益   来源: 国文学报(高师大)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峡地   郑清文   大火  
描述: ,其因为何?第二類是作家通过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阐释生命意义,揭示人生,这類女性具体体现作家自身的人生观。第三類则是作家藉由体作为隐喻,从而表达了他对台湾百年歷史的看法,作家试图经由体及慾望的描绘,书写国族寓言。
《巫术师》中女性身份的探寻
作者: 薛在敏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权倾   《巫术师》   约翰·福尔斯   女性身份  
描述: 约翰·福尔斯被誉为“战后英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尽管他算不上一位多产的小说家,但其作品一直受到国内外读者和批评家的青睐。作为福尔斯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巫术师》一经出版就轰动了欧美,尤其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佳作。福尔斯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女性主义作家,其作品中始终渗透着对女性的同情和关怀。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巫术师》进行解读,分析父权制下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并揭示福尔斯的女性权倾在这部小说写作技巧和再版文本修订中的体现。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主要
现代流浪女性的寻觅和幻灭
作者: 章新利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觅   流浪   女性意识   幻灭   现代流浪女性  
描述: 运用社会历史学、文化学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和方法,归纳梳理流浪女性形象在现代文学各时期的具体呈现形态,即新文化思想萌发期的苦闷求索,大革命后的理想幻灭,四十年代的继续挣扎和寻觅,从而认识关于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压抑、社会(家庭)角色的他律与自认等总体特征。
城乡文学题材中的的女性书写
作者: 张朝晖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空间   城乡题材   主体意识   女性书写   人格  
描述: 城乡文学题材是作家们惯常关注的范畴,作为新时期富有情感表达力和审美透视力的女性形象的书写自然也就成为作家们城乡文学题材书写的对象.本文的阐释试图对这类题材中女性的主体意识、情感空间、生存困境和人格韧性等方面进行具体解读,并以此分析此类文学题材中女性书写的创作得失.
浅析贾宝玉的女儿观
作者: 曾善美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女儿观  
描述: 《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其千姿百态的性格特征背后所蕴含的是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本文试从贾宝玉对那些和他有着或深或浅的爱情纠葛的女性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出发,对其女儿观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油画中的女性美
作者: 钱华敏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油画  
描述: 温柔、坚强、美丽的女性在艺术舞台上占据了不可动摇的位置。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就成为承载人类审美理想的一个载体,用于讴歌生命与青春,赞美自然与爱情。本文试以古典艺术时期的几幅著名画作《维纳斯的诞生》、《蒙娜丽莎》、《自由引导人民》为例对女性美做出简要分析。
明代女性词初探
作者: 刘萱仪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词   明代   女性文学  
描述: 明词虽然处于词的中衰期,但明代的女性词却得到了极大发展。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都与明词产生了极大的反差,呈现出抒发性情与创作集群等特色。词独秀与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生活繁华以及女性地位提高联系密切。
直面女性命运:论方方小说中女性配角形象
作者: 陈卿   来源: 黑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命运   方方   女性配角  
描述: 方方小说中有许多女性配角,她们有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欠缺,有的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有的则贤惠达观、善解人意。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是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怀。无论是对女性自身缺陷的批判、对女性悲惨命运的直面,还是对女性美德的赞许,都充分表现了作家心灵的真实状态,传达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多方位思考。
< 1 2 3 ... 16 17 18 ... 255 256 2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