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帮助波黑贫困妇女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培训   帮助   波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萨拉热窝   劳动力   工业城市   贫困妇女   妇女组织   政府提供  
描述: 在波黑地区,许多妇女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有些是死于战场,还有一些是在战祸中失踪。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萨拉热窝办事处正在为这些妇女提供帮助。这些妇女往往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她们迫切需要帮助。帮助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在波黑西北部工业城市比耶利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非政府妇女组织纳达(希望)、库尔捷克男装厂携手为需要救助的妇女提供职业培训,凡是接受培训并且考试合格的妇女以后都找到了工作。库尔捷克男装厂缺少熟练工人,开工率仅为20%。工厂为参加培训的妇女提供交通、教材,每天还有一顿热饭,技术培训需要的资金则由
论闻一多先生的妇女观
作者: 陈颖灵   来源: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妻性   奴性   妇女观   妓性  
描述: 闻一多先生的妇女观是从现实生活中 ,亲自体验、亲身实践得来的 ,有许多真知灼见。多年的诗人、学者生涯 ,为他了解社会、积淀思想、形成观点 ,最终成为民主斗士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大胆地提出了用新的标准来衡量社会体制的优劣 ,也批判地指出奴隶制社会的种族和两性是造成妇女受歧视压迫和灾难深重的根源 ,探索了妇女解放的途径是要用革命的行动 ,重新建造合理的社会。女性自身要从母性的天性出发 ,不要从妻性和妓性出发 ,并热情洋溢地预言了未来的社会中妇女举足轻重的地位。半个世纪以来 ,女性文学的长足发展 ,妇女在文化和
亚瑟王传奇中的三类女性
作者: 包倩怡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Women   society   s   awareness   Patriarchal   self   2.   1.  
描述: 亚瑟王传奇作为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代表,数个世纪以来受到大量文人墨客的垂青。但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理解、阐述和批评,长期以来停留在把女性视为一个集体概念,而不是性格特点鲜明的个体来看待。更有甚者,但凡提及亚瑟王传奇中的女性,总会伴随着诸如“多情的”,“善嫉妒的”,“好色的”等等修饰语。尽管,在最近的数十年中,得益于女权主义的出现与发展,亚瑟王传奇中的女性在文学研究中开始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的这种研究更多地着眼于对其所生存的男性统治世界的揭示和抨击,而把亚瑟王传奇中的女性归结为男性的工具。这无疑又
元杂剧的女性形象与北方民族文化
作者: 王菊艳   王梅   来源: 哈尔滨师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方民族   婚俗   杂剧   妇女观  
描述: 元杂剧中之所以出现了一批性格各异、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宋辽金元时期 ,北方民族不断入主中原 ,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造成的 ,北方民族的民俗风气尤其是婚俗观、妇女观等对中原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冲击了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 ,从而塑造出新的女性形象
澳门现代女性文学特色
作者: 廖子馨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儿性   现代情绪   八十年代   现代青年   爱情小说   现代手法   女作家创作   散文创作   澳门   现代女性文学  
描述: 澳门现代女性文学的蓬勃,是在八十年代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带动下成长起来的,同时深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根据澳门新文学的发展情况,以及期间女作家创作较为突出的时期,澳门的现代女性文学可划分为三个历史……
《阿拉柏妇女小说100年》简介
作者: 林丰民   来源: 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贝鲁特   女性作家   主流文化   女作家   阿拉伯   妇女文学   长篇小说   宏大叙事   女性文学   性话语  
描述: 最近,黎巴嫩的一位学者布赛娜·舍阿班(Butheinah Sha’ban)于贝鲁特的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题为《阿拉伯妇女小说100年》的书。她在书中披露了“活埋文学之罪行的痛苦细节”。她以翔实的资料证明阿拉伯妇女在7世纪至9世纪之间拥有令人惊异的创作园地,来表达她们面对情人的感
论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虹炜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人性   女性形象  
描述: 该文认为,张爱玲作品始终在探讨一个问题,即一个古老国度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普通人的几俗生活是怎样的,他们持什么样的生存态度.张爱玲选择女性作为文学的关照对象,她认为女性代表着四季循环,生、老、病、死等最基本的东西,具有人生的永恒意味.该文从张爱玲作品?
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作者: 苟颖萍   来源: 档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   妇女运动   中国   社会政治经济  
描述: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从戊戌维新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历时50多年,期间经历了不缠足运动、兴学运动、妇女参政运动以及争取婚姻自主和职业自主的斗争过程。这些运动,旨在解决各种妇女问题,改善和提高妇女
关于后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
作者: 丘慧慧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女性主义   弱化   差异化  
描述: 文章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本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衍生、发展的基本事实出发,探讨了中国的文化“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理论话语在中国生成的一个典型范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存在的特殊性、特质性。对它生机盎然的批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给以揭示的同时,着重指出了它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的溃乏和不足。 从“女性”和“妇女”、“女人”和“人”,“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文学”,“女性文学批评”以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些概念范畴的内涵的历史变迁与具体运用中,我们便可以窥见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生成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试论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自我解放
作者: 宋大敏   来源: 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对我国妇女运动具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为妇女运动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目前我国妇女解放正处在把妇女从男权文化下,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同各种歧视妇女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使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得到较充分的实现。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人性的复苏使得她们摆脱了等待社会进步的被动解放,而是要将妇女自身的解放与国家民族的昌盛富强一致起来,将妇女自身素质和实力的提高作为综合国力提高的一部分,将妇女生活的改善作为全体人民生
< 1 2 3 ... 16 17 18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