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亦舒的小说创作
作者: 范岩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市场意识   香港意识   女性意识   亦舒   小说创作  
描述: 亦舒是香港著名的小说家,作为第二代本土作家,她以定位于香港都市中产阶级女性的言情小说获得文学声誉,与金庸、倪匡并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其创作量之大,令人瞠目。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亦舒的小说在大陆迅速风行,海天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分别在1996年、1999年出版了亦舒的作品集。 长期以来,亦舒的小说只被视为茶余饭后的消遣性读物,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在有限的研究中,有的论者从严肃文学的立场出发,以严肃文学的标准来衡量亦舒的创作,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不符使亦舒小说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贬低
论古代笔记小说中的妒妇形象
作者: 刘丽坤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价值   妒妇形象   古代文学   笔记小说  
描述: 在我国历代文学中,孝妇贤妻比比皆是,但妒妇现象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却相当普遍,于是伐妒、释妒、疗妒成为一部分文人的责任与使命。妒妇们虽然表面上看去威风凛凛,而且大多数妒妇还悍得出奇,打骂丈夫是常事,凌辱翁婆、逼杀妾婢亦有之。实际上也不得不面对种种无奈:一夫多妻制、包办婚姻、娼妓制、封建妇道、男女不平等的贞节观及其他封建礼教。她们对这些压迫的任何一点儿反抗都是妒悍的表现,这一切都成为作者讽刺挖苦和批判谴责的对象。在此文中笔者主要论述笔记小说中的这一类人物形象。首先进行妒妇形象分析。从妒妇的行为表现来看可分
施愚山詩學研究
作者: 符明娟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施愚山於清初詩壇上,因五言詩清絕的風格,極受當時詩壇盟主王漁洋的推崇,與山東宋琬齊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在「國初六家」中被推為第一。除詩歌藝術得到認同之外,在詩學體系上也展現了他強烈的理論色彩。他的詩論充分展現清代詩學博采眾長、兼綜並蓄的特色。本論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愚山的時代背景、生平,並針對他的詩歌、詩話及學餘堂文集中的詩文序,來歸納分析愚山詩學中的創作論、作家論、鑑賞論及他詩話中所透顯的女性觀,闡明他詩學上的價值與影響,並分析愚山詩學與清初其他詩論中相互包容與補充之處,以明愚山在清初詩學中的地
《红楼梦》中男性形象系列研究
作者: 贺岩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红楼梦   眼泪视角   艺术塑造  
描述: 长期以来,《红楼梦》人物形象研究多偏重于女性形象研究,相对而言,男性形象的研究成果则单薄得多,而且偏重于他们庸俗丑陋的一面,往往忽略了男性形象本身所具有的多面性、复杂性和时代性。所以,本文选取《红楼梦》中男性形象的“眼泪”这个特殊视角,通过对《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十一个男性人物流泪原因、过程的详细分析,来系列考察他们各自性格、人生的独特性,论述“眼泪”在塑造男性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时的重要作用。 全文的内容共分为绪论、正文十一篇和总结。 绪论说明《红楼梦》中男性形象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且选取
敢与命运抗争的“准则英雄”
作者: 张心嘉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准则英雄   命运   爱情   婚姻   死亡   战争   抗争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迷惘一代”的杰出代言人,并在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独特的文体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作家。他成功地把个人的传奇生涯与创作的辉煌结合起来,塑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准则英雄”。“准则英雄”的魅力,笔者认为,在于它体现了海明威的美学思想,面对失败而顽强地坚持人的尊严,在逆境中显示出一种打不垮的风度。可以说,海明威是以塑造男性角色、关注男性世界而著称的。因此,许多海明威的研究者都认为海明威只长于描写“准则英雄”,驾驭没有女人的男人世界。他作
孱弱的小花凋谢在破陋的顶楼
作者: 吴云   来源: 上海音乐学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真实主义   咪咪   《艺术家的生涯》   人物性   格刻画   声乐教学  
描述: 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杰出的歌剧大师,他的歌剧创作集民主倾向、人道主义与高超的谱曲于一身,他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不断探索、尝试音乐表现手法上的创造和革新。他的歌剧属于真实主义,但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又超越了真实主义的范畴而有更贴切生活本质的内容深度和艺术表现力。普契尼的作品定位在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不管人类的生存状态是怎样发展变化,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怎样物换星移,爱情是永不磨灭的,“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通过描写爱情悲欢的柔弱女子,激起人们的共
从哲学角度看《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形象
作者: 孙骞骞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京华烟云》   儒道思想   林语堂   姚木兰  
描述: 的哲学思想以及文化意蕴成为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采用哲学视角,以林语堂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为研究文本,用儒道互补的哲学思想分析了姚木兰这一性人物形象。本文从道家思想追随者姚思安的复杂思想分析入手,阐述
声音的显现
作者: 汪桃红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啊   《我的安东妮亚》   女性主义批评   薇拉·凯瑟   拓荒者》  
描述: 薇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虽然被称为美国文学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嬗变过程中的重要作家,却被批评界冠以“逃避主义者”的名称。凯瑟作品广阔的内涵引发了不同文学流派学者的兴趣,他们纷纷从本流派与她作品接近的角度对她作出各种各样的评价。浪漫主义流派和现实主义流派在探讨凯瑟作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因素的道路上分道扬镳,但在颂扬其作品成功塑造理想化的美国人的形象这一点上达成共识,即勤劳,正义,勇敢,机智,热情,富有同情心等等。他们被誉为这个伟大民族的缔造者。然而这些学者却忽略了凯瑟作为一名女性作家
<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和<雷雨>中繁漪之比较
作者: 曾煌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动荡   以女性为导向的写作   替罪羊  
描述: 田纳西•威廉姆斯和曹禺分别是美中两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戏剧家。《欲望号街车》和《雷雨》是他们各自在戏剧创作生涯中尤为重要的作品,而且两部戏剧在发表之后均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涉及两部戏剧各自的主题、人物分析、情节发展等方面的评论甚多,同时包括了对两部戏剧各自的比较研究,例如有将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等人的作品和《欲望号街车》比较分析的成果,将尤金•奥尼尔、易卜生等人的作品和《雷雨》比较分析的论文,但在两部作品中,两位戏剧家都突显出的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却被忽略了,在之前的比较文学评论领域,还未有相
从荒芜到丰饶
作者: 王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身份   极端民族主义   精神生态   传统文化  
描述: 非洲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致力于反映美国黑人的生活。她总是关注黑人的生存境况:他们的遭遇,无助和彷徨。在她的作品中,莫里森将黑人描写为奴隶制压制和主流文化同化的牺牲品。她深入到黑人的生活中描写他们由于奴隶制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创伤,并努力为他们寻找出路。 莫里森的代表作《所罗门之歌》被称为继赖特的《土生子》(1940)和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1952)之后的最佳黑人小说。该书获得了美国图书评论界奖和美国作家书友会奖,并使莫里森一举成为美国的重要作家。在小说《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分析了黑人
< 1 2 3 ... 163 164 16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