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台湾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践
作者: 刘澄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妇女运动   台湾妇女组织   社会性别主流化  
描述: 方面成果非常显著。10年时间内,台湾修法1部,立法6部,对妇女的各项合法权益给予了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在推动立法过程中,妇女团体从女性生命经验出发,展开了一系列的倡导行动,形成与立法机构的互动。妇女议题
用理想和热情去影响周围的人:顾燕翎教授访谈
作者: 魏开琼   马亚萍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   妇女   台湾大学   语言学   Systems  
描述: 顾燕翎教授,台湾大学外国文学系毕业,1970年留学美国,先后学习语言学和教育工学(Instruc-tional Systems Technology),5年后回到台湾,任教于新竹交通大学,并参与妇女运动,从事妇女研究。1985年第一个在台湾的大学开设妇女研究课程,参与成立台湾第一家妇女研究室。1998年底离开学校到政府中任职,曾任“社会局”局长,8年后再次回到学校和妇运团体中。30多年来亲历并见证了台湾本土的妇女运动与妇女研究的发展以及性别平等机制的推进过程,身体力行女性主义倡导的批判、反省、参与的行动准
颠覆与构建
作者: 暂无 来源: 理论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拼贴原则   后现代主义   颠覆性   边缘化   通俗化  
描述: 后现代主义在我国其由冷到热、由弱到强的过程,恰是中国女性小说从初醒崛起到繁荣辉煌的时期。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中不仅有着鲜明的印记,而且带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特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正因为这种关系和这种气质,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与世界女性小说创作有着一种灵动的关系。本文将从拼贴原则的运用、身体写作策略、边缘化的写作路径、与通俗文化的结合等几条创作路径中,探寻当代女性小说如何颠覆男性中心主义历史传统、解构传统创作方法以构建女性文学的后现代气质。
性别书写与政治论述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李昂小说以发掘问题见长,她考察性与政治交互的问题,关注女性与社会、政治、国家的关系。本文着重对李昂的小说合集《北港香炉人人插》进行解读,以探析其独特的政治论述风格。 李昂是当代台湾最值得讨论的女性小说家之一。由于置身于台湾鹿港独特的文化语境中,她强烈感受到传统文化、社会政治对女性的抑制,使她的创作在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女性与政治关系、女性与民族认同等方面有着深刻阐释。李昂善于运用尖锐敏感的笔触,打破社会的制约和禁忌,以剖析人物心理来展现时代群像、探讨社会问题。在三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李昂以丰厚的创作对女性文
《简爱》中的精神病与非稳定性研究
作者: 赵亦倩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异常   不稳定性   生理   女性   心理  
描述: 在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精神病被普遍认为是女性疾病,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精神异常与女性生理特质之间的关系。另外,精神异常及其患者都是社会现象,所以女性作为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因素也在本文中作出了探讨。贺勃朗在名著《简爱》中刻画了数个女性形象,充分代表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各个侧面。所以本文以《简爱》为例进行了分析。传统的评论家认为《简爱》是一部以社会为背景的灵魂小说,然而却没有认识到心理描写本身已在小说中被政治化。同样女性主义者在祝特敢于揭示女主人公性反抗的同时,没有考虑到小说始终围绕着维多利亚时期人物心理世
论多丽丝·莱辛作品对传统两性关系的解构和重建
作者: 周丹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文学创作   英国女作家   莱辛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多丽丝·莱辛是活跃在20世纪文坛最重要的英国女作家之一,她经历独特,有着强烈的社会和文学使命感。她以多变的文学视角和丰富的创作成果享誉世界文坛。其作品几乎涉及二十世纪所有的重大问题和思想:种族主义、共产主义、女权主义、神秘主义、现代心理学等等,而其基本的主题是政治和妇女的命运,尤其她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一直是评论家们讨论的焦点。她的多部作品,如《青草在歌唱》、《金色笔记》、《暴力的孩子》、《十九号房》、《黑暗前的夏天》等,都对女性问题进行关注。然而,莱辛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女性问题,就像她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女权
从“物”到“人”的嬗变
作者: 苏和丽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特征   女扮男装形象   流变   成因  
描述: 女扮男装形象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女性形象类型之一。本文试图剖析它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流变特征及其形成这种种特征的原因,从一个侧面来探询寻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发展轨迹及其思想蜕变的多彩光芒。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加以论述:第一章分析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女扮男装形象。魏晋南北朝是它的发轫期,其重要特征是民间性、史传性、现实性和教化性。第二章分析唐文学(主要是唐传奇)中的女扮男装形象。唐代是它的初成期,其重要特征是侠义性、传奇性和教化性。第三章分析宋元文学中的女扮男装形象。宋元是它的沉寂期,产生于本时期的女扮男装形象寥寥无几。
《天雨花》、《再生缘》及《笔生花》主题思想研究
作者: 骆育萱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雨花   再生缘   女性弹词小说   笔生花  
描述: 女性彈詞小說是明清女性文學研究的新範圍,以往學者多研究明清才女詩詞作品中,不論從女性文學研究、女性研究、小說史研究、彈詞小說研究這四個角度,女性彈詞小說都有其重要性。本論文擬從三大彈詞《天雨花》、《再生緣》及《筆生花》三部作品,以精讀方式,分析其主題思想。第一章概述女性彈詞小說及其思想內容。第二章開始則分項論述三大彈詞的思想主題,每章開頭均交待其作者之後,接著針對作品中的政治觀、性別觀、家庭婚姻觀和宗教觀等方面去說明。《天雨花》,其創作動機乃在「憫倫紀之紛亂,思得其人以倫立紀,而使頑石點頭也。」呈現出晚明
欲望的殉道者:运用拉康的主体建构理论解读《觉醒》
作者: 邓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拉康   欲望   《觉醒》   肖班   凯特•  
描述: 本文运用雅克•拉康关于主体建构的理论探讨小说《觉醒》中女主人公爱德娜的心路历程。作为女性文学的先驱,凯特•肖班擅长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善于刻画女性角色的心理发展过程。在小说《觉醒》中,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仅肯定自己的身体欲望,同时也努力挣脱男权社会下被制度化的女性角色,去寻求自我意识和精神释放的新女性。通过对主人公爱德娜自我意识觉醒的描写,小说表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试图摆脱男性的控制特权,实现女性自身存在的崎岖历程。 拉康认为,主体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想象界,象征
爱德娜失衡的三界:爱德娜悲剧的原因
作者: 郝琦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拉康   觉醒   三界   失衡   爱德娜  
描述: 《觉醒》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该小说在当代美国女性文学作品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觉醒》描写了女主人公爱德娜在外界的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历程,成长为具有强烈女性主体意识,反叛社会,追求独立与自由的新女性的过程。纵观以研究此部小说为题的文献,发现大部分文章主题都集中在女权主义,写作手法等。这篇文章运用了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三界”,来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爱德娜的实在界、想象界、象征界,来解读爱德娜的心路历程,阐释造成爱德娜最终悲剧的深层原因:三界的失衡。拉康于1953年提出了“三
< 1 2 3 ... 162 163 164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