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青春岁月】搜索到相关结果 291 条
-
对《啊,拓荒者》中生态女性主义的解读
-
作者:
章婷婷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将生态和女性摆在男权主义的同等对立面上,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维拉·凯瑟的《啊,拓荒者》中,描绘出了一个敢于和男权社会作斗争的女性形象亚历山德拉,并通过亚历山德拉对土地的热爱表达出生态女性主义的理念。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起源、维拉·凯瑟的生态女性主义观出发,深入探讨了《啊,拓荒者》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倾城之恋》白流苏形象再析
-
作者:
祁睿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古典女性形象
《倾城之恋》
-
描述:
本文从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出发,分析女主人公白流苏的古典女性形象。
-
藏传佛教唐卡艺术风格特征
-
作者:
张兆帅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生活中的唐卡的介绍关系到唐卡这门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之林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靠一两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尊重客观事实,积极面对市场和内在的需要,还要界内同仁的齐心协力,共同合作。但自古以来,由于自然环境,民族特征,以及唐卡艺术特有的性质,使其几近仍然还处于一个封闭的状态。但这与其他艺术相比较,相差甚是遥远,所以笔者对唐卡艺术中金色的特殊运用和唐卡中女性形象大量出现的用途作以探讨,为这门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之林略尽绵薄之力。
-
从女性视角解读《纽约提喻法》
-
作者:
王淑芳
王琪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类型化
解读
《纽约提喻法》
女性形象
-
描述:
《纽约提喻法》消解了现实与电影的界限,以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尤其是女性的荒诞无奈的生存状态。昏睡于传统社会关系中的女性无望地充当着被动、从属的"第二性";反抗中的女性前途无望,抛弃了旧有的身份却无法找到合适的新标签;强悍的男性化女性虽事业有成,但摧毁了生活的幸福和孩子的明天。女性主义的承诺在影片中遭到无情地反驳。
-
解读《灿烂千阳》中莱拉的伦理身份
-
作者:
俞达妮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伦理
伦理身份
女性
-
描述:
卡勒德·胡赛尼在《灿烂千阳》中塑造了玛丽雅姆和莱拉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两者都背负着不同的伦理身份。不断加深的伦理意识莱拉在伦理身份的演变中中蜕变成为新的女性。本文采用文学伦理批评的方式解读了莱拉的身份以及作者的道德倾向。
-
放歌于原野的野性生命:《原野》中花金子的人物形象分析
-
作者:
乔丹丹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爱
原野
野性
-
描述:
《原野》中花金子以其绚丽夺目的野性光彩,照亮了树林一角,照亮了无际原野,成为话剧史最具有光辉的女性形象之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
卑微与伟大
-
作者:
宋锦文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池莉从来都不承认她是专门从事女性写作的作家。尽管她的作品带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并以女性特有的视角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自信、强势甚至略带泼辣的女性形象,但这池莉曾说过:“我的小说更重视男人些,毕竟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男性社会。”通过研究也不难发现,池莉笔下的确生存着一大批真实且血肉饱满的男性人物。这些男性多生存于社会最底层,相对女性面临了更多的困难和压力,但也正是这样一群男性以他们坚强的信念,支撑起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体现着卑微人生的伟大之处。
-
卑微与伟大——池莉笔下男性的精神突围
-
作者:
宋锦文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新市民
精神突围
男性
-
描述:
池莉从来都不承认她是专门从事女性写作的作家。尽管她的作品带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并以女性特有的视角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自信、强势甚至略带泼辣的女性形象,但这池莉曾说过:“我的小说更重视男人些,毕竟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男性社会。”通过研究也不难发现,池莉笔下的确生存着一大批真实且血肉饱满的男性人物。这些男性多生存于社会最底层,相对女性面临了更多的困难和压力,但也正是这样一群男性以他们坚强的信念,支撑起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体现着卑微人生的伟大之处。
-
试析消费社会中女性自身形象认同的困境
-
作者:
宋欣童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认同
消费社会
消费符号
女性形象
-
描述:
消费与认同关系密切,女性的外在形象问题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日益凸显,女性主体对自身形象产生危机感,自我认同陷入现代性、消费社会及大众传媒复杂交织而成的困境之中。本文试从消费社会和自我认同理论出发,对现代女性主体的自我形象认同处境进行梳理与分析。
-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之自身原因探析
-
作者:
张莹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40年代的张爱玲,凭借她个性化的感悟和独到的笔调,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个悲惋苍凉的故事,引起了文坛的关注.在张爱玲的笔下,几乎所有的女性都不得不生活在低矮、难堪、没有尊严的悲剧世界中.张爱玲笔下女性的这种悲剧命运的形成除了封建文化对其的制约等客观原因之外,与女性自身的情感本能,自身的虚荣心、享乐心,自身的扭曲的婚姻观念等也有很大关系.
<
1
2
3
...
15
16
17
...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