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山东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43 条
-
莫里森笔下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妇女主义解读
-
作者:
王晓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原型人物成长之旅
《所罗门之歌》
颠覆成长主义小说传统
-
描述:
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称自己为:“黑人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种族、文化和性别特征。《所罗门之歌》是她的第三部小说,曾登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为她捧回过美国国家图书奖,被公认为是标志着她文学创作走向熟的重要作品。这部小说最为独特之处在于,此前托尼·莫里森笔下的所有作品的主角都是女性人物,《所罗门之歌》是她唯一围绕男性人物作为主人公展开故事的小说。更重要的是她采取了西方经典成长小说模型展开叙事。自发表以来,许多评论家都将它视为莫里森创作理
-
海明威的性别观
-
作者:
李华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雌雄共体
海明威
性别
-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这位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以其简练、克制的“男性”写作风格及对男性特征及价值的生动描写而闻名于世。他的名字常与斗牛、打猎、钓鱼以及战争等被认为是男性的活动联系在一起,成为“硬汉精神”的代名词。过去,学术界有关海明威的评论多涉及其“硬汉精神”、“虚无思想”、艺术成就、象征与讽刺、死亡与永生等。但最近一个时期,研究其性别观及其在作品中的反映的论文越来越多。人们将视线逐渐转移到社会性别的多样化与复杂性这一崭新的领域,探讨其与社会性别重建的关系。 女
-
《名利场》中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贾巍巍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萨克雷
《名利场》
女性主义
贝基·夏普
-
描述: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其小说《名利场》一直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作品刻画了截然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两位女性人物贝基•夏普和爱米丽亚•塞得利。透过这两个女人的悲欢离合,萨克雷关注的是金钱至上和具有阶层意识的男权社会中女人的地位和角色,抨击了提倡维多利亚婚姻家庭观的腐朽、虚伪的社会。 论文着重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解读《名利场》,以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依据,探讨文中的两位主要女性人物之一贝基对父权制的反抗,以及她遭遇到的困难和挫
-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
-
作者:
奇恩暎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人物
主题
《金锁记》
艺术特色
影响力
-
描述:
张爱玲(1920-1995)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但直到20世纪末才被重新发现。40年代,傅雷以笔名“迅雨”发表了《论张爱玲的小说》[1],这可以称作是对张爱玲进行学术研究最初的论文
-
《紫颜色》中的叙事技巧研究
-
作者:
徐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叙事特点
张力
权力
主题功能
-
描述:
本文旨在探讨《紫颜色》的叙事技巧。艾丽丝•沃克的这部小说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者对作品的主题进行了研究,例如,一些研究者对女性成长主题进行了研究,还有一些研究者对小说反映的种族主题进行了研究。除此之外,小说的形式也是评论家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紫颜色》的叙事技巧。 除了引言和结论部分,本论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研究了《紫颜色》的叙事特点。叙事模式、可靠的叙述者、视角的越界、叙事结构和距离的缩短等叙事学术语被用来予以说明小说的叙事特点。《紫颜色》有两个叙
-
从对立到共存--《达洛维夫人》中的二元对立因素分析
-
作者:
苗秀萍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元对立
弗吉尼亚·伍尔芙
绵延
《达洛维夫人》
-
描述:
作为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 弗吉尼亚•伍尔芙一直处于文学评论的中心。 许多批评家曾经从女性主义、现代主义,或者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她的作品,还有一些研究她的写作技巧。在所有对伍尔芙作品的研究中, 二元对立的研究也一直吸引着评论界的关注。作为伍尔芙成熟时期的作品,发表于1925年的《达洛维夫人》对二元对立做出了清晰的阐释。 二元对立是西方文化和哲学的显著特征, 它帮助我们确立世界观,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识别差异。我们从小就下意识地,甚至不知不觉地遵照这些二元对立,成年后继续在脑海中对呈现在
-
批评话语视角下经典童话的性别研究
-
作者:
王晓敏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词汇层面
经典童话
句法层面
批评话语分析
-
描述:
本论文利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安徒生的三个经典童话进行了分析,属于社会性别研究,旨在揭示其中性别表征的差异,以及暗含的性别偏见。 社会性别与语言领域的批评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以揭露语言中所暗含的性别歧视,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男女不平等的现状,从而为实现男女平等做出贡献。这些研究否定了传统的男女权力关系,而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关注社会权力的滥用、控制和不平等现象,两者具有共通点,因此,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批评话语分析可以用来为性别研究的目的服务。然而,对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做一下回顾,我们发现,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空白。
-
论元杂剧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吕玲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杂剧
女性意识
女性人物形象
-
描述:
元杂剧是元代文学的标志,也是元代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历来倍受注目,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对元杂剧中女性主体意识的空前张扬与反传统的特质进行审视。通过剖析元杂剧中的女性意识,来反观作品同时代的社会思潮,女性地位,政治与婚姻家庭制度,以及女性文化在元代的嬗变及原因。论文分为引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引言主要述及了论文写作的意义、目的、写作角度及简要的文献综述。正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追溯了《诗经》直至宋代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中国女子在千年旅程中,没有走向光明大道,反而进入了无底深
-
先秦两汉文学中的女性心理考察
-
作者:
李敏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封建礼教制度
先秦两汉文学
女性心理
-
描述: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先秦两汉时期文学中的女性心理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全文分五部分,包括绪论和正文四章。“绪论”回顾了以前学者对女性的研究现状,提出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并对相关女性心理的概念作了界定。正文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章主要以《诗经》、《左传》为依据,对西周至春秋宗法制初形成时期文学中的女性心理特征加以考察。 《诗经》中有很多体现男女婚恋自由的诗歌,也有的诗歌体现了那时已经有了媒妁婚制,并且男尊女卑思想已经在诗歌里有所体现。所以在《诗经》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心理也是较为复杂的。本章重点
-
殖民语境下的女性角色
-
作者:
郭喜凤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殖民
性
女性
性别
-
描述:
作为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英国小说家之一,E.M.福斯特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的文学评沦,他的作品大都通过真实的人物塑造来展现抽象的思想观点。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他的代表作,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优秀小说之一的《印度之旅》。
自从这部小说1924年发表以来,它丰富的主题思想一直都是批评家关注的焦点,它被看作是一部描写政治冲突,介绍东方神秘主义,亦或是阐述文化差异和人类关系的书。此外,对作品中讽刺、对立、意象和象征等手法的解析使得这部小说的内涵更加的丰富多彩和震撼人心。
作为一部描写英国殖民官的小说,《印度之
<
1
2
3
...
15
16
17
...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