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430 条
-
从女性视角解读托尔斯泰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四美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观
托尔斯泰
女性问题
性别
-
描述:
托尔斯泰三部长篇小说中涉及到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性格各具特色。本论文从女性视角来解读托尔斯泰三部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何为女性视角。主要对女性视角这个概念进行了解释,首先对性别、两性气质等进行了阐述,然后介绍了本论文中女性形象的分类和批评。第二章:从女性视角分析托尔斯泰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论文把托尔斯泰三部长篇小说中涉及到的女性分为上流社会的妇女形象和最底层的妇女形象两大类,在大范围下又划分出五小类,然后对每一类人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进行细致分析。第三章:反思托尔斯泰的女性观。首
-
浅析陈潭秋的妇女运动思想
-
作者:
康珏
来源: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汉星期评论
陈潭秋
白区工作
妇女解放
人格修养
解放事业
革命事业
土地革命时期
群众斗争
李汉俊
-
描述:
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坚持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用自己的生命和坚定的信念铸造了一座永远值得后人敬仰的不朽丰碑。陈潭秋生前的亲密战友董必武在回忆他时曾说:"潭秋同志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战斗一生!"~①陈潭秋作为一个在革命运动中不断成长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思想理论不仅包括对党的创立及建设、统一战线的建立、白区工作和地下斗争等方面,还包括对中共早期妇女运动的指导。在陈潭秋同志牺牲70年后的今天,特撰此文,将他在建党早期的妇女指导工作做一概述,浅
-
《呼唤》中的女性成长探究
-
作者:
崔筱溪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呼唤》
考琳·麦卡洛
女性成长
-
描述:
《呼唤》是当代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自《荆棘鸟》之后最有影响的家世小说。该作品描写了19世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一个家族两代人的生命历程,同时也刻画了很多形象生动、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生活经历真实地向我们展现了女性的成长历程,其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本文以伊丽莎白为例,从女性摆脱家庭束缚、追求情感和身体的解放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女性的成长历程,并指出实现两性和谐才是女性成长的最终目标。
-
你如何定义“女强人”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幸福家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日前,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中信银行共同发起的《2012年中国都市女性平衡与选择白皮书》研究项目正式宣告结束,收集来了国内8座城市、年龄在22~45岁之间的2346位都市女性与270位都市男性的意见之后,得出以上结论。其中一项结果表明,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游刃女性占多数(57.3%),她们不断调和着两种角色带来的冲突,追求事业和家庭平衡发展。同时,57.7%的职业女性表示欣赏但不愿意成为女强人。 数据说事 36.8%已婚都市女性个人收入高于丈夫 2012年10月,来自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女性研究学等专业领域
-
论岛崎藤村《家》中的女性
-
作者:
彭璐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岛崎藤村
男女平等
基督教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
描述:
日本自然主义代表作家岛崎藤村在其代表作《家》中塑造了十几位女性人物。迄今为止,有关《家》中女性的研究主要以种、仓、雪、丰世为中心,认为 4者虽存在差异,但都是受封建家族制度束缚的悲哀女性。这一观点有待商榷。其次,相关研究认为其成因是受作者身边女性的影响,但笔者认为分析欠全面。其实,《家》中女性除了上述几位人物之外,另有小俊、曾根、福、爱、小仙、阿春等人,她们的存在也不容忽视。 本文将《家》中的女性分为4大类,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其具体形象进行了研究。 第一类:种、仓 两者是明治时期旧家女主人的代表,
-
《妇女杂志》中的服饰信息研究
-
作者:
陈明明
来源:
东华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国
设计
信息
服饰
-
描述: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针对《妇女杂志》(1915-1931年)中的服饰信息的研究,杂志期刊具有时效性、真实性等特征,因此成为服饰信息的重要渠道。《妇女杂志》作为民国时期发行历史最久的女性刊物,成为研究民国女性的重要刊物。在已有的针对《妇女杂志》的研究中,对其中服饰信息的研究较少,而系统地将其中所涉及到的服饰信息进行统计、整理的研究也很匮乏。本文通过对其中服饰信息的研究,主要达到两个目的:第一,通过《妇女杂志》中有关服饰信息类型的分类、整理、探究等,分析出《妇女杂志》中有关服饰信息的特征,从而为民初的服饰研究打开
-
论吉本芭娜娜作品中的女性
-
作者:
陈虹艺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人公
副主人公
吉本芭娜娜
引导性人物
作品
特点
女性
-
描述:
吉本芭娜娜(1964-),日本当红女作家。其作品中女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主人公都是女性,副主人公,引导性人物也几乎为女性。因此,笔者认为,探讨吉本芭娜娜文学的魅力,考察其中的女性不可或缺。其次,迄今为止,鲜少有学者对芭娜娜作品中的女性分类进行研究,因而该领域具有研究意义。基于此,笔者以吉本芭娜娜的《月影》、《厨房》、《满月--》、《白河夜船》、《忠狗最后的恋人》 五部作品为研究对象,将其女性根据其在作品中扮演的角色分为主人公、副主人公、引导性人物三类,运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剖析了各自的共同点,及其
-
元杂剧女性群像解读
-
作者:
王天婵
来源: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本位社会伦理观念
心理补偿
元杂剧
价值取向
女性
-
描述:
元杂剧中塑造了纷繁的女性形象,其间对于女性的价值取向的流露明显是元代文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生活与精神境遇的折射.其言说形式与叙事模式都表明元杂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在相当程度上仍然难以超越传统男性本位社会伦理观念的框套.
-
女性领导如何破除职业壁垒
-
作者:
孙晓莉
来源:
决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工作
职业
女干部
天花板效应
制约因素
女性领导干部
女性形象
自信心
舆论环境
男性
-
描述:
女性领导作为政治舞台中重要的参与者,对推动政治生活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玻璃天花板效应"是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指的是阻碍某些有资格的女性跻身于组织高层管理岗位的无形障碍.这些障碍使得女性无法晋升高层管理岗位,或者机率甚小.
-
男人一抚摸,女人就发热
-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人健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胸部
体温变化
发热
研究对象
生活科学
温度上升
触碰
男人
男性
女性
-
描述: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男性的触碰能让女性体温升高。这也是为什么前戏中男人的爱抚能让女人热血澎湃。美国生活科学网刊登的研究指出,当被男性研究对象碰触时,女性研究对象身体的确有"发热"反应—她们的肌肤,尤其是脸部与胸部的温度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