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06 条
-
权力·生·死
-
作者:
孙芸霞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死亡意识
权力
话语权力
女性主义
死亡畏惧
-
描述:
《尼伯龙根之歌》是一部伴随日尔曼民族共沉浮的史诗著作,被称为“德国的伊利亚特”。本文运用死亡现象学、女性主义、权力话语等相关理论中可以兼容的部分作为支撑,重点分析史诗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探讨他们在权力斗争中如何应对自身或亲人死亡的挑战,死亡如何体现生命意识,从而切近生命的本质。曾经悍勇的冰岛女王布伦希尔德在男女权力斗争中被“制成”符合男性期待视野的女性,并为男性权力斗争所利用,在史诗的第二部分突然销声匿迹。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度作为唯一的声音出现的男权话语按照臆测和潜意识中的意愿塑造如其所愿的女性形象
-
身份的找寻——关锦鹏电影研究
-
作者:
庄君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香港
关锦鹏电影
身份认同
性别
-
描述:
本文以关锦鹏执导至今的十部剧情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对各影片独立的文本分析,整合在以十部影片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文本的架构之内。同时以两部纪录片《男生女相》和《念你如昔》为参照,通过性别,时、空的维度
-
哈丽黛·伊斯拉依尔小说创作专题研究
-
作者:
热依兰·肉孜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丽黛小说
城市文学
创作特点
女性文学
-
描述:
哈丽黛•伊斯拉依尔(1952- )是当代维吾尔文学著名的女作家,是维吾尔女性文学和城市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她从1987年开始创作,至今已从事创作20年整。在这20年里她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她那传说般天真,美丽而充满内心激情的风格使她的作品富于诗意。这种丰厚的诗意,来源于作家对创作主体的选择和作品的处理方式的需求。哈丽黛小说创作早期阶段的题材主要是反映女性生活及她们的命运。她在作品中所创造出来的女性形象突破了维吾尔文学(特别是男性作家作品)中所体现的,只具有传统维吾尔女性性格特点的
-
劳伦斯笔下和谐的两性关系
-
作者:
范光强
来源:
东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英国文学
厌女症作家
戴·赫·劳伦斯
-
描述:
,但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男性,女性人物只不过是男性人物的陪衬而已,并由此得出劳伦斯是典型的患有厌女症的作家。劳伦斯对
-
从疏离到认同
-
作者:
陈惠君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疏离
母女关系
认同
女勇士
-
描述:
汤亭亭是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华裔女作家之一,在文学圈内长期受到关注。其代表作《女勇士——生活在群鬼中的少女回忆》自1976年问世以来,在出版界和学术界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是一部在众多的华裔
-
从“超越”到“遍在”
-
作者:
付文中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二元制
超越
遍在
薇拉·凯瑟
精神生态女性主义
-
描述:
薇拉·凯瑟(1873-1947)是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主要以其内布拉斯加荒原小说,尤其是《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娅》而出名。这两部作品已被人们从不同角度解读过。由于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尤其是对女性与自然的亲和并认同的关系不惜笔墨的描写,从生态批评和女性主义角度分析两部作品日益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而从生态女性主义来解读的却很稀少。本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这一新的角度来解读《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娅》,以填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第二次妇女运动浪潮和绿色
-
方舟浮沉
-
作者:
李校争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分类疏理
性别视角
姐妹情谊
-
描述:
要建构具有女性主体性的女性文学,错综复杂的姐妹情谊无法逾越。本文以性别视角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小说题材中的姐妹情谊进行阐释,梳理出姐妹情谊存在和发展的脉络。本文共分三大部分,即引论、余论及主体。引论部分提出姐妹情谊的涵义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指出它在女性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以及目前相关领域研究的缺口。主体部分主要从姐妹情谊小说的创作状况及背景、存在方式、破裂纹路、美学意义等四个层面进行阐释,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小说题材中的姐妹情谊进行剖析,其中对第二层面(存在方式)和第三层面(解体原因)进行
-
飘零的蒲公英
-
作者:
吴兴定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艺术表现
沉樱小说
-
描述:
本论文以沉樱创作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思想价值和艺术表现两方面对她的小说进行挖掘,通过和同时期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的比较,对沉樱小说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的地位进行界定。笔者认为对沉樱小说的全面分析和客观的定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她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也对女性文学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第一章主要探讨沉樱婚恋题材的小说,认为她关注了婚姻中感情变异、隐秘心理、女性家庭事业冲突、经济拮据等现实问题,对婚恋作了客观冷静的表现,提出了通过社会革命使女性取得真正的独立地位,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有一定的社会意
-
迟子健小说的意象研究
-
作者:
夏燕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迟子健
伤怀之美
意象
-
描述: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今天,女性文学以日益蓬勃发展的态势成为当代文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叙写两性和张扬女性自我意识似乎成为女性文学创作的主题。在这样的态势下,作为女作家的迟子建却能偏安一隅,以东北漠河作为她塑造小说环境的原型,写生活在漠河的乡村儿女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从而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东北乡土生活画。在这些如画的小说中,意象成了品味小说的一把钥匙。 第一章为“意象的基本概念和审美特征”。首先,从中国古典文论中来追溯意象这一文学术语的来由,探讨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时,还将从西方意象理论来考
-
别样的体验,独特的叙事——陈染小说论
-
作者:
郑榕玉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确认
审美表达
当代文学
小说创作
叙事风格
陈染
形象刻画
-
描述:
本文主要以文本分析的方法,从陈染小说创作的形象刻画、审美表达和自我确认三个方面论述陈染小说独特的主题内容和艺术风格,希望能全面地阐述陈染个性化小说创作的成因及表征。陈染一登上文坛就以大胆而前卫的“私人化”女性写作引起评论界的极大关注,她的小说创作是评论界公认的一个特殊“个案”和“变数”,评论界普遍认为,陈染的“私人化”女性写作开启了女性主义的新视野,拓宽了女性文学的新领域。其实,陈染的“私人化”女性写作只是她解读生命奥秘和阐释生命体验的一种个性化的视角和表达方式,而这种个性化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是由她自身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