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还原历史的呈现与价值重构: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一1949》
作者: 魏梓轩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史互解   价值重构   流变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是常彬教授于2007年6月出版的一本学术专著。作者研究的对象是中国20世纪前半叶女性文学的话语流变。考察某一事物的流变,就是考察这个事物的滥觞和其历史沿革。以此为旨归,本书介绍了不同时期女性文学话语的面貌并分析了其呈现不同风格的原因/背景。
还原历史的呈现与价值重构——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
作者: 魏梓轩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史互解   价值重构   流变   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是常彬教授于2007年6月出版的一本学术专著.作者研究的对象是中国20世纪前半叶女性文学的话语流变.考察某一事物的流变,就是考察这个事物的滥觞和其历史沿革.以此为旨归,本书介绍了不同时期女性文学话语的面貌并分析了其呈现不同风格的原因/背景.
奴隶叙事中的性别视角分析:对比研究《女奴生平》和《一个美国黑奴的自传》
作者: 张丛丛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格拉斯   雅各布斯   奴隶叙事   性别  
描述: 奴隶叙事是19世纪随美国废奴运动而兴盛发展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奴隶的切身经历为基础揭示了蓄奴制的残酷无情,有力地推动了废奴运动。作为奴隶叙事的代表作,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的《一个美国黑奴的自传》和哈里特·雅各布斯的《女奴生平》,体现了男性奴隶和女性奴隶叙事者在阐释蓄奴制中的不同。虽借鉴了西方传统的文学体裁,如自传、引诱小说和情感小说,但奴隶叙事的独特视角和写作技巧超越了传统,为黑人及女性文学提供了创作范本,在文学史上意义深远。
立足区情 围绕中心 做好西藏妇女儿童工作
作者: 参木群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区情   妇联组织   妇女运动   民主改革   贯彻落实   围绕中心   重要力量   妇女儿童   西藏妇女   社会主义建设  
描述: 西藏自治区妇联成立50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妇联的关心指导下,在全区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下,自治区妇联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各界妇女全面参与平息叛乱、民主改革、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新征程,为西藏的经
女性之“虹”男性之“殇”:解读劳伦斯在《虹》中对男权主义的否定
作者: 郁敏   来源: 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人物   《虹》   否定  
描述: 评论者对《虹》的研究一般聚焦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小说中四位男性形象的深入解析,可以另辟蹊径地揭示劳伦斯在书中对男权主义、男权文化的否定及劳伦斯对男权主义所代表的战争、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以及宗教意识形态的批判。
柔美形象 志士情怀:李白诗歌女性意象的寄意
作者: 丁国祥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理想   期待   忧怨  
描述: 李白是豪放的,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精神。但李白的人生是悲剧性的,充满心间的郁闷情怀在吟咏女性形象的诗篇中得到委婉曲折的表述,有孤独寂寞的期待与忧郁,也有尘俗掩盖下的胸怀天下的情感和积极的用世精神,更有个人遭际咏叹的深沉思索,柔美的形象下,抒发着志士积极用世的情怀。
诗意画的延续:布格罗与何家英画作中女性人物表情分析
作者: 赵世勇   来源: 今传媒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格罗   伤感   何家英   忧郁   技法  
描述: 二位学院派唯美主义艺术家布格罗和何家英的忧郁伤感主题绘画,在塑造女性人物表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对他们作品人物面部表情的研究并将部分作品进行比较,来进一步考察他们艺术主张和技法上特色,可以发现这种优美如抒情诗般绘画的深刻内涵。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孔雀东南飞》之女性悲剧比较研究
作者: 梁玉莹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命运   比较研究   女性人物  
描述: 通过对两个文本《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的生活背景、人物性格以及命运结局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得出结论:虽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在现实中苦苦挣扎却终究不能摆脱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
沉潜中的行进:2003—2008性文学理论批评若干著作的笔记
作者: 陈骏涛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内地   笔记   著作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文学理论批评   性别意识   女性  
描述: 中国内地的女性文学理论批评,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初现锋芒,到90年代随着性别意识的大面积苏醒和自觉,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期。21世纪以来,像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样喷发式的发展势头减弱了,但它依然在沉潜中行进,如一
残缺性文本:论铁凝作品“三垛”对女性生存际遇的呈现
作者: 周梦焱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际遇   90年代   文本   残缺性   《麦秸垛》   作品   女性生存   铁凝  
描述: 铁凝创作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小说“三垛”(《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被人称之为是女性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品,也是铁凝在创作与风格转型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在“三垛”中,可以感觉到铁凝对叙事形式的探索与新的追求。
< 1 2 3 ... 153 154 155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