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2667 条
张力的调谐:特罗洛普《你能原谅她吗?》中的新女性人物
作者:
姚静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力
安东尼·特罗洛普
新女性
调谐
《你能原谅她吗》
描述:
安东尼·特罗洛普(Anthony Trollope, 1815-1882)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位多产而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在他的众多小说中,议会小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你能原谅她吗?》是这组议会小说的第一部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的创作处于急剧变革的维多利亚中期社会,他在其中塑造了一些追寻自我、颠覆传统的新女性形象。而这些新女性人物的性格和特色与男性人物,以及与维多利亚时期的传统价值观念形成了冲突和张力。本文将文本分析与社会历史视角相结合,论述《你能原谅她吗?》这部小说中的三位新女性人物诸多
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角度论谭恩美作品中女性的心路历程
作者:
赵传荣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第二代华裔
自我
本我
第一代华裔
超我
描述:
谭恩美,以在美国移民社会中的亲身经历,将华裔家庭中母女、姐妹之间由于代沟、文化教育背景和价值取向不同而引发的情感纠葛融入文学创造中。她的作品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种族、历史、文化、身份、性别的探讨。谭恩美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写作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多元文化融为一体。她已成为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华裔作家之一本论文以谭恩美的三部作品《喜福会》、《百种神秘感觉》、《灶神之妻》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角度探索作品中女性的心理世界,分析在从自我闭塞到敞开心扉、从彼此分离到融合、从相互否
歌剧《图兰朵》中两位女性人物音乐形象的比较
作者:
肖丹
来源:
天津音乐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咏叹调
普契尼
戏剧性
《图兰朵》
形象分析
描述:
歌剧《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天鹅绝唱。歌剧中图兰朵与柳儿是两个重要的女性人物,她们的身份地位、性格相差甚远。普契尼一直以来都是以塑造女性人物见长。本文将从两位女主角的不同的地位、性格、感情以及唱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观察作曲家是怎样用音乐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她们这一对鲜明对照的人物在整部歌剧中起到怎样的戏剧性作用,以及她们之间的对比是如何体现作曲家的中心思想的。 第一章,人物介绍及形象比较。本章简单的介绍了歌剧的创作背景,从柳儿与图兰朵的形象分析出发,来了解这两位人物形象的不
从边缘到中心:女性的艰难之路:约翰·厄普代克三部小说研究
作者:
王秋菊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艰难之路
女性地位
边缘
中心
描述: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是美国当代卓越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评论家。他的作品以善于描绘当代美国家庭生活和异性婚恋而著称,揭示了当代美国人的精神和道德状况以及美国的社会现状,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兔子四部曲”。厄普代克的作品为其赢得了赞誉,但也引发了一些不满的声音:一些女权主义评论家批评厄普代克在其作品中表现了对女性的蔑视与厌恶。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女权主义的第二浪潮,作为对这次浪潮的回应,厄普代克写出了《S.》(1988)这部小说。此外,他分别出版于
妇女进步与我们的未来 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在香港“北京+15妇女地位论坛”上的演讲(摘要)(英文)
作者:
暂无
来源:
Women of China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论坛
全国妇联
演讲
妇女地位
香港
摘要
未来
进步
副主席
描述: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the Chinese Women’s Movement中国妇女运动的光辉历程It is my pleasure to be here in Hong Kong at the Beiiing+15 Forum of Status of Women amid the elegance and charm of China’s Pearl of the Orient,an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and discuss
“感动沙田”10位女 性人物揭晓视力残疾的“女 状元”榜上有名入选的眼疾女孩黄茵茵是沙田中学“女 状元”,还考上大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莞时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感动沙田”10位女 性人物揭晓视力残疾的“女 状元”榜上有名入选的眼疾女孩黄茵茵是沙田中学“女 状元”,还考上大学
台湾女性文学的前沿思考 女性•民族•历史救赎-台湾1970年代乡土文学语境下的女性文学“占位”
作者:
阎纯德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台湾女性文学的前沿思考 女性•民族•历史救赎-台湾1970年代乡土文学语境下的女性文学“占位”
表达女性与女性表达: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男性杂志--《mangazine·名牌》个案研究
作者:
刘苗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杂志
时尚健康
女性编辑
女性形象
女性传播者
描述:
表达女性与女性表达: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男性杂志--《mangazine·名牌》个案研究
不应忘却的记忆——女作家彭慧的生平与文学道路
作者:
穆立立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穆木天
俄苏文学
文学道路
女作家
国民党
记忆
托尔斯泰
母亲
大革命时期
女性文学
描述:
彭慧(1907—1968)是我国老一代著名的女作家、翻译家、教授。她的小说在1930-40年代颇有影响,直至1950年代初,彭慧在俄苏文学方面的译著和论述,其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然而,1957年以后人们就再也见不到彭慧的名字了。文革后,于1981年出版的她的长篇遗作《不尽长江滚滚来》,虽然在当时被认为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为数不多的反映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的优秀长篇之一,但那已是30多年前的事了。刚刚过去的20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充满变革、动乱并孕育着蓬勃生机的伟大时代。随着这个时代产生和发展的我国的左
大陆家族剧女性形象建构研究
作者:
李珊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构建
缺陷
模式
传播
家族剧
女性
描述:
近些年来,随着媒介自身的发展和对人们生活越来越多的介入,媒介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传统的纸质媒介相比,电视剧以一种更直接的形象符号、视听符号进行声像传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理论都开始重视电视剧文本的研究,重申电视剧文化传播的意义。电视剧的传播除了改变人们娱乐和生活的方式,同样也在革命性地改变我们的思考和认知。其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念在电视剧的广泛传播过程中传达于受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价值判断和认知能力。热播的中国大陆家族剧女性人物形象建构存在着模式化、框架化的问题。在家族剧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