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47 条
-
对和平的诉求
-
作者:
曹靖
来源:
当代军事文摘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行山
环保
评审委员会
妇女运动
爱国热情
感受生活
和平
战争
诺贝尔
战士
-
描述:
提及和平,我们的脑海中也许会马上出现战争,是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和平是一个相对于战争的概念。正是那些炮火、废墟、流血和牺牲激发了我们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肯尼亚的妇女运动与环保运动推动者马塔伊。对此,许多人
-
爱的雏声 性的缺席——陈衡哲作品新议
-
作者:
胡芳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的缺席
情爱书写
陈衡哲
-
描述:
在“五四”时期新旧文化交替的大背景下,陈衡哲以横空出世的姿态登上了现代文坛,她挣脱心灵的镣铐,关注情爱世界;她对爱的歌唱,开创了现代女性文学的一个基本母题,有力地反叛了封建礼教。然而,这种反叛受时代及作家本人认识的限制,只发出了爱的雏声,而无性的出席。
-
理想而残缺的女性形象-谈《鲲岛逸史》中女性形象之塑造
-
作者:
王岫林
来源:
哲学与文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雄化女人
才德
妇女
鲲岛逸史
女性形象
-
描述:
《鯤島逸史》一書中,女性形象的呈現為婦女一方面具有雄飛、能文等男性特質,一方面又兼具有傳統婦女德性,這種融合雙性特徵的女性形象,除了表現出作者男性書寫下的女性理想形象之期待,也反映出傳統男權觀點的遺
-
负重的追问者——刘恒小说创作论
-
作者:
唐韵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恒
死
小说
叙述动力
生
-
描述:
刘恒的作品中一贯充满了生命的紧张感,胶着着生的欲求与死亡的角力和绝望,而这恰恰成为了小说叙述的内在动力,呈现出深刻的悲观与宿命意识。整体来说,刘恒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如男性人物那么精彩纷呈,尤其在处理男女两性关系问题上。问题出在作者拥有的男性立场和他固执的母性期待。纵观刘恒的创作过程,可以明晰地看到一条从信赖理想主义到坚守人道立场,从愤世嫉俗的慷慨到悲观主义情怀,从激烈的社会批判到严格的自我审视,从呼唤道德与良知到劝慰妥协与自救的轨迹,这构成了刘恒小说的本质内核。
-
负重的追问者——刘恒小说创作论
-
作者:
唐韵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恒
死
小说
叙述动力
生
-
描述:
刘恒的作品中一贯充满了生命的紧张感,胶着着生的欲求与死亡的角力和绝望,而这恰恰成为了小说叙述的内在动力,呈现出深刻的悲观与宿命意识。整体来说,刘恒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如男性人物那么精彩纷呈,尤其在处理男女两性关系问题上。问题出在作者拥有的男性立场和他固执的母性期待。纵观刘恒的创作过程,可以明晰地看到一条从信赖理想主义到坚守人道立场,从愤世嫉俗的慷慨到悲观主义情怀,从激烈的社会批判到严格的自我审视,从呼唤道德与良知到劝慰妥协与自救的轨迹,这构成了刘恒小说的本质内核。
-
论苏童小说与江南文化
-
作者:
史国铭
来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伤颓废
苏童小说
梦幻灵性
唯美主义
江南文化
-
描述:
当代江南作家苏童的创作来源于江南文化。综观其小说,无论是主题、风格还是语言,都带有浓郁的江南风味,是江南文化在当代的演绎与再现。苏童小说与江南文化的渊源关系是:一、唯美主义的女性主题。苏童在小说中细腻准确地塑造了一批美的女性形象,从纵向角度来看这可以追溯始于东晋永嘉年间的唯美主义文化传统;二、梦幻灵性的风格。苏童的小说时空混乱、叙事模糊、意象繁杂,这主要受之于江南地域文化的影响;三、感伤颓废的语言叙述。这是江南这块特定地区人文和地理积淀的产物。
-
殊途同归——黛玉、紫姬形象之比较
-
作者:
许纾
来源: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典型
林黛玉
紫姬
-
描述:
林黛玉和紫姬分别是我国古典文学经典《红楼梦》和日本平安时代文学巨著《源氏物语》中塑造的最具艺术魅力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们貌美如花,博学多才,对爱情或婚姻的追求始终不渝、忠贞不贰;一个孤高傲世,追求“知己”爱情,具有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思想以及反叛精神,为封建社会所不容,终至香消玉殒;一个贞淑娴静、温柔敦厚、“众善皆备”具有真正大家风范。作为传统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追随者,最终也难脱罗网,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两人精神气质迥异,追求幸福的方式差别很大,结局却如此地相似,都如此地凄惨,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
解读《灵山》中的“你”、“我”、“她”
-
作者:
王京钰
来源: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人称我
女性第三人称她
第二人称你
男性第三人称他
-
描述:
不同于以往的汉语小说创作的叙述方式,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的小说代表作《灵山》,不是以专有名词也不是以常用的第一人称“我”称谓小说的主人公,而是以第二人称“你”和第一人称“我”及第三人称“他”来称谓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是主人公,除极少数的传闻中的被叙述者偶尔以名字或诨名称谓之外,所有的叙述者和几乎所有的被叙述者都是以人称来称谓的。小说中主人公“你”、“我”的面前常有女性人物登场,作者以“她”来称谓这些女性人物。拙文意在通过对作品文本的具体分析,尝试解读这种全方位的以人称称谓作品人物的叙述。
-
名师铸名校 教海竞风流——胜利油田职工大学优秀教师集萃(三)
-
作者:
暂无
来源: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胜利油田
山东省
企业文化
胜利石油管理局
职工大学
学习型组织
优秀成果
优秀教师
案例教学
培训师
-
描述:
陈英,副教授,主讲教师,美国阿拉莫学习系统国际培训师,山东省高级培训师,山东泗水人,1985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汉语吉文学系,1998年开始从事管理培训教学。★研究方向1.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2.
-
与碳纳米管打交道的“启明星”——访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孙静
-
作者:
江世亮
来源:
世界科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员
碳纳米管
创新工程
纳米复合材料
中科院
上海硅酸盐所
高性能陶瓷
明星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描述:
2006年4月下旬的一天,我走进位于上海定西路长宁路交界处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几年时间没来,花园般的研究所环境、新建的科研大楼使我顿生感叹: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研究所的变化真大!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