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当代女性话语权力的欲求与焦虑
作者: 赵树勤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呼唤   焦虑   女性话语权   欲求   重建  
描述: 从呼唤女性话语权力、重建女性话语系统、西方女性主义话语影响的焦虑三方面描述和阐释了中国当代女性书写中女性话语权力的欲求 ,指出能否利用西方话语资源 ,建构全球文化语境下的本土女性话语体系 ,实现女性写作的话语自立 ,是女性文学走出尴尬与焦虑的关键所在
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
作者: 吴庆宏   来源: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女性文学传统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一名女性作家 ,早在 2 0世纪末就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了探索。她从妇女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的角度 ,考察妇女的创作 ,发掘女性文学的传统 ,寻找女性的话语 ,在作品中重新塑造妇女形象 ,积极挑战男性文化霸权。她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掀开女性的心狱——试析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作者: 陈中伟   来源: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立场   女性意识   觉醒   个性化女性话语  
描述: :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女性比男性更多一层艰难。女性的处境是尴尬的。他们常常体验到自我迷失的困惑、孤单与焦虑 ,也正是这种处境促使他们觉醒 ,用女性意识进行文学创作 ,强调他们的生存价值 ,表达他们的人生理想。
论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流变
作者: 朱自奋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神话   新时期   女性意识   女性写作  
描述: 该文试图从"女性神话的破除"、"女性独特生命经验的发掘"、"现实关怀的重新提示"等几部分为突破口,从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在同一或相近的主题(例如"爱情"、"母爱"、"姐妹情谊"、"身体写作"等等)的探索的比较中,达到纵向梳理新时期以来女性意识的发展流变的大体轨迹的目
当今世界女性主义批评的潮流与动向
作者: 陈铉美   来源: 东南亚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中心批评   女性写作  
描述: 欧美女性主义批评对当代东方女性文学思潮及女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择其要点对源于欧美的女性主义批评的源起、发展、流派和主要观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介绍。
用性别意识的眼光看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建军   来源: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形象   表现   传媒   性别意识  
描述: 妇女形象与大众传媒,是当今社会日益受到关注的领域。我们有必要通过对我国传媒是如何表现妇女形象的现状的了解,提出正确塑造妇女形象的意见。
试论《红楼梦》的中国现代女性的启示
作者: 熊婕   来源: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责任意识   文化品格   女性观   情感   《红楼梦》   中国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红楼梦》所体现的独特女性观、红楼女性强烈的责任意识、卓越的文化品格和情感志趣,来探讨《红楼梦》对中国现代女性的有益启示。
近代女性自我解放思想的历史轨迹
作者: 孙正娟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   女权思想   女性  
描述: 在以往的学术讨论中,说到女性解放思想,更多的是指男性思想家有关女性解放的思想,而对于女性解放自我思想的探讨并不多。女性作为解放的主体本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与关注。本文以近代女性为研究的主体对象,试图梳理出近代女性群体自我解放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通过收集大量有关女性报刊和妇女运动的历史资料,以文献分析法为主,展示了长久以来在传统礼教的压制与束缚下的近代女性,从蒙昧到觉醒,直至踊跃投身全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中国妇女运动不同于西方女权运动的独特发展道路,以及对当代中国女性群体的发展产
从莎菲到杜晚香--看丁玲女性人生的探索
作者: 张溪潺   来源: 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人生   丁玲   女性形象  
描述: 通过对莎菲、贞贞、陆萍、杜晚香等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丁玲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末对女性人生的独特体认.
城市化──妇女发展的又一机遇与挑战
作者: 金一虹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聚集效应   城市化   边缘化   妇女发展  
描述: 21世纪上半叶,中国即将经历城市化加速的过程,城市文明为妇女发展提供了崭新起点:经济参与机会和参与方式以及接受教育的机会和组织资源都会大幅增加;大工业产业、都市服务业以及新经济领域、文化产业、社区建设等,为女性提供了新的活动舞台。但妇女也将面对严重的挑战:利益流注的男性优先和女性滞后,使非农化在造成阶层分化的同时也将带来新的性别分化;面临城市功能重新定位和结构调整,女性有被边缘化的可能;而在城市化过程中仍然留在农村的那一部分妇女,面对农业的新一轮结构性调整,她们的命运同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妇女和妇女组
< 1 2 3 ... 14 15 16 ... 61 62 6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