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2 条
-
话语、身体、权力—对品特三部剧作的话语分析
-
作者:
刘清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分析
《山地语言》
哈罗德·品特
《生日晚会》
《回家》
-
描述:
话语分析是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分析戏剧文本的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哈维·萨克斯的会话分析理论,从话轮交替和话轮序列两方面对品特三部剧作《生日晚会》、《回家》和《山地语言》的话语结构进行探讨,分析掩藏在日常话语之下的男女两性的冲突和斗争,研究女性如何利用话语和身体解构男性霸权,建构女性主体身份。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引言概述了国内外品特研究现状、本文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基础。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以《生日晚会》中女性人物梅格为中心,重点探讨她与丈夫皮特和情人斯坦利之间的关系
-
传统祭坛上的牺牲
-
作者:
高丽萍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
托马斯·哈代
女权主义
困境
《德伯家的苔丝》
-
描述:
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性(sex)与性别(gender)的问题,以更加开放、更加平等的方式和态度得到讨论,越来越多的作家谴责双重标准、利益婚姻和男人至上的父权思想。但这也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时代,妇女的贞洁、温柔、美貌、自我牺牲与顺从等所谓的女性气质仍被推崇备至。
托马斯·哈代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处于维多利亚时代,时代特征决定了哈代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性格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指出苔丝的悲剧是由女性传统的依附性的经济地位和从属性的社会地位造成
-
“三言”中的人物形象系列及其文化内涵
-
作者:
罗荣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爱观念
商人形象
经商理念
士商互渗
经商活动
女性形象
三言
-
描述:
关爱情、婚姻题材的文本进行解读,阐述作者冯梦龙以情为主的女性情爱观念,包括两章:
第一章:宦门女
-
苍凉的生命之歌
-
作者:
阳姣丽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人生安稳的一面
人性
异化
-
描述:
张爱玲说,人生安稳的一面,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它存在于一切时代,有着永恒的意味。好的作品,就在于它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的。因此,人类对安稳家园的艰难跋涉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母题,其笔下几乎全部女性的生命轨迹也由此展开,也正是在为实现安稳而奋力挣扎的过程中,她们的人性最终扭曲变形,走向人生最深刻的悲凉。本文围绕这一角度,分三个层次来解读其作品中之女性形象:一、向男人求取安稳。人生安稳的一面是女人的自然天性,而历史、现实、物质、情感的种种因素却驱使她们将实现这一理想的希望寄托在
-
试论秋瑾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
作者:
俞晓颖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主革命思想形成
原因
秋瑾
特点
-
描述:
秋瑾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传奇式人物,她为民族利益和国家兴亡抛头颅、洒热血,为辛亥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她又是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她将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这是当时妇女解放思想的最高水平。 近年来,随着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升温,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人物的研究也逐步成为焦点。对于秋瑾的研究,由于其参加革命时间短,可供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较少,大部分研究专著和论文注重对秋瑾生平、革命事迹的考证和研究资料的汇编,而对其民主革命思想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笔者不揣浅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从秋瑾民主革命
-
灵魂遇合与诗性相通:赵玫和杜拉斯之比较
-
作者:
王菊花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技巧
爱欲主题
诗化色彩
-
描述:
杜拉斯是当代法国一位著名的女作家,20世纪80年代因为其作品《情人》在中国影起了很大反响,特别是对80年代刚刚兴起的中国女性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选取了其中的一位女性作家赵玫,从作品主题、形式
-
《瑞丽·服饰美容》研究
-
作者:
周筱妍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尚期刊
优质内容
编辑
创新精神
《瑞丽·服饰美容》
-
描述:
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妇女逐渐走出家门投身社会生产,女性经济上的独立与个体意识上的觉醒促生出一种新的大众媒介——时尚杂志。自世界上第一本时尚杂志《Harper’s Bazaar》创办,迄今为止,时尚期刊经历了近150年的发展历程,其诞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1978年以来,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人民文化生活也不断丰富,时尚期刊这一“舶来品’’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其外延也得到不断地拓展。特别是以精美装帧为外观特征,以传递时尚资讯、展示服饰穿
-
唐代性别拟代诗歌的发生机制及互文性
-
作者:
谢娟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拟代
性别规范
操演
-
描述:
性别拟代诗歌,专指“男作女声”一类的诗歌。《全唐诗》所收录的性别拟代诗歌约有1200余首。中国古代的诗论对性别拟代诗歌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政治托喻性上。大多数现代学者在研究性别拟代诗歌时注重的是从拟代体诗歌产生的心理机制、抒情主体的转化等角度来关注,也有部分学者在研究时关注到了性别本身与性别拟代的关系,但并没有学者从“性别”本身的规范暴力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男女地位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本文将以朱迪丝·巴特勒的性别理论为视角,重新解读中国古代社会性别的文化建构,并分析性别拟代与性别建构之间
-
娜拉的挣扎与回归:苏青写作悖论
-
作者:
李珍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娜拉
女性写作
-
描述:
苏青作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无论是她离婚后为生活而写作艰辛,还是对家庭生活、世俗生活的生动而立体的描写,都对中国式“娜拉”形象进行了丰富而富有特色的诠释,成为和张爱玲并驾齐驱的“双子星座”。本文力图从苏青写作行为和作品特色出发,以中国娜拉形象为切入点,探索苏青写作的意义。第一部分主要从苏青的生活经历、文学创作的过程来分析。在上海沦陷时期,苏青等人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为创作基础,作品中渗透着女性对平凡岁月日常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苏青敢于走进世人面前,以大胆的书写自我经历,将生活的困境细致而立体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她
-
论方方小说人物塑造的观念化
-
作者:
左去媚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方方小说
观念化
人物形象
-
描述:
作为中国当代重要女作家之一,方方创作有着鲜明个性特色。关于方方的创作特征和作品表现,评论界看法也比较一致。方方的知识分子写作立场,思想的深刻,现代主义意识,以犀利眼光审视人性丑恶,创作风格的大气和对现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创新,这些都得到了公认。在具体审美领域,以《风景》为代表的市民书写,以《祖父在父亲心中》和《乌泥湖年谱》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书写,以《有爱无爱都刻骨铭心》和《奔跑的火光》等很多文本构成的不拘一格的女性书写,也都得到了高度评价。对于方方小说创作及其人物形象塑造的观念化问题,讨论却不多甚至很缺乏。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