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06 条
-
基层组织建设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组织建设工作
甘南县
领导小组
齐齐哈尔市
县委组织部
妇女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
黑龙江省
-
描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基层妇女组织建设设实现网络化、标准化。甘南县妇联以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积极争取支持,与县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甘南县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各级“五好”妇女组织达标创建活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把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工作纳入了全县各级党组织配套建设的整体规划,[第一段]
-
阻隔的一时双璧——关于《随园诗话》忽略清溪吟社之分析
-
作者:
石旻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任兆麟
清溪吟社
袁枚
女弟子
差异
-
描述:
乾隆末年,张允滋等吴中闺秀结"清溪吟社",多以任兆麟为师,谈诗论艺,一时称盛。几乎同一时期,袁枚开始广招女弟子,所撰写的《随园诗话》中也留有大量当时女子作诗的记录,却未曾提及吴中闺秀结社之事。通过对清溪吟社和随园女弟子的具体分析,可以推见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可见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不同风貌。
-
“最蓝的眼睛”的困惑
-
作者:
张媛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睛
黑人民权运动
黑人女作家
妇女解放运动
黑人女性
美国黑人
女性文学
40年代
-
描述:
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美国主流文学中的黑人女性都是以一种刻板的模式出现的。南方文学中最突出的黑人女性代表形象大多以保姆、情妇或混血儿出现。直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美国文坛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黑人女作家,如托妮·莫里森、爱丽斯·沃克等,自
-
论唐人小说中的妒妇形象
-
作者:
刘新华
来源:
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小说
影响
原因
妒妇
-
描述:
唐人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妒妇形象,她们不愿屈服于封建礼教,敢爱敢恨,勇于抗争,以女性之妒表现对传统女性文化的全面背离和反拨。妒妇现象作为男女不平等的封建婚姻制度的产物,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人物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对后世文学创作亦留下深远的影响。
-
身体写作的迷香
-
作者:
吴红菊
来源:
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身体写作
身体
-
描述:
身体写作对于时代、女性自身来说,都是必然的.随着女性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对女性身体的本原的再认识,她们充分的运用身体显示了自己性别化的情绪、经验和欲望,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身体是一个工具和方式,而女性的感性表达和渴望自由则是一种个体性的生命情感文化,让人类文明历史的上空飘荡着永恒的迷香.
-
对打工嫂母性精神的赞颂——由罗伟章小说《大嫂谣》引起的思考
-
作者:
王艳丽
朱菊香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精神
贤妻良母
和谐发展
-
描述:
罗伟章的中篇小说《大嫂谣》,除了体现作者对底层农民工生存境遇的关怀和思考外,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曲母性颂歌。作者在对传统母性给予一种纯审美意义上的讴歌和礼赞的同时,也对女性身上的母性精神作了完美化、超功利化的书写。与此相关的是,在其它一些作品中对贤妻良母型女性精神的赞颂和同情背后,却深深蕴含着作者较浓的男权文化思想,这不免引起女性读者的深深遗憾和对女性文学状况及局限的思考。
-
身体写作的迷香
-
作者:
程昊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身体写作
身体
-
描述:
身体写作对于时代、女性自身来说,都是必然的。随着女性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对女性身体的本原的再认识,她们充分的运用身体显示了自己性别化的情绪、经验和欲望,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身体是一个工具和方式,而女性的感性表达和渴望自由则是一种个体性的生命情感文化,让人类文明历史的上空飘荡着永恒的迷香。
-
自由的呼唤——评述凯特·肖班的《一小时的故事》
-
作者:
谭进
来源:
双语学习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女性意识
凯特·肖班
反讽
-
描述:
凯特·肖班是一位曾经被人遗忘,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被文学批评家们重新认识而闻名遐尔的美国现实主义女作家。凯特·肖班及其作品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的滥觞。本文旨在从形式主义角度通过探讨文中反讽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对日益觉醒的女性主义意识的分析,揭露了十九世纪女性逐渐觉醒渴望自由的社会现实。[著者文摘]
-
论唐人小说中的妒妇形象
-
作者:
刘新华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小说
影响
原因
妒妇
-
描述:
唐人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妒妇形象,她们不愿屈服于封建礼教,敢爱敢恨,勇于抗争,以女性之妒表现对传统女性文化的全面背离和反拨。妒妇现象作为男女不平等的封建婚姻制度的产物,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人物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对后世文学创作亦留下深远的影响。
-
论唐人小说中的妒妇形象
-
作者:
刘新华
来源:
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小说
影响
原因
妒妇
-
描述:
唐人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妒妇形象,她们不愿屈服于封建礼教,敢爱敢恨,勇于抗争,以女性之妒表现对传统女性文化的全面背离和反拨.妒妇现象作为男女不平等的封建婚姻制度的产物,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人物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对后世文学创作亦留下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