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颠覆菲勒斯中心主义
作者: 仇湘云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话语   叙事   女性主义批评  
描述: 多丽丝·莱辛(1919-)不仅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而且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性作家。莱辛经历独特,有着强烈的社会和文学使命感。她独特的女性意识贯穿于其整个文学作品之中,《十九号房间》、《青草在歌唱》、《暴力儿女》等作品均充分体现了她的女性主义思想。莱辛在其代表作《金色笔记》中成功地塑造了以安娜为代表的自由女性形象,以犀利的笔锋揭示了女性在现代工业社会和男权社会中所遭受的压抑和束缚及其尴尬的边缘失语状态,该书被后来的女性主义者奉为必读的“圣经”。本论文选用了《金色笔记》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把女性主义批评理
冲出男权的樊篱
作者: 何蔷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莉蓓加   斯嘉丽   莫莉  
描述: 以通过她们的遭遇与命运了解到西方社会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妇女的生存状况与社会地位。 文章分为五部分: 引言:
被遮蔽的光芒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images   consciousness   sexy   Zhuang   discrimination   female   ego   Nationality  
描述: 壮族影视文学近年来的崛起,理应受到学界应有的注意,其实翻开壮族影视文学史,就会发现早在50年代它就走向了全国,只是缺乏关注。壮族影视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具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从“女性形象”这个窗口,可以有效剖示壮族影视文学的发展轨迹和独有精神风貌,同时也可以为时下女性主义理论批评者提供新的女性群落以扩充修改原先针对汉族女性的女性主义理论。 在本论文中,我对壮族影视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分类基本上遵循着年龄和角色。“母亲”在中国的社会中,是女性一生中最为显赫的身份,在家庭中,她行使着男权社会赋予的权力,对下代进行教导
《我弥留之际》中艾迪与《八月之光》中莉娜之比较研究
作者: 白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角色   威廉·福克纳   内心冲突   女性主义  
描述: 倾向:他们认为作家本人不是厌主义者就是亲女性主义者。但是,在对《我弥留之际》中艾迪·本德伦和《八月之光》中莉娜·格罗夫进行比较分析之后,读者会发现福克纳并不是简单的厌主义者或是亲女性主义者。通过对
光辉与艰难
作者: 蔡莉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母女关系   黑人社区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迄今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从1970年发表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到2003年出版《爱》,她共发表了8部长篇小说。莫里森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数是女性,其中半数以上是母亲,或者既是母亲又是女儿,母女关系是莫里森小说以一贯之的主题之一。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本论文从妇女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对莫里森的三部作品即1973年的《秀拉》,1977年的《所罗门之歌》和1987年的《爱娃》中的母女关系进行了探讨。莫里森的小说所观察和描绘的世界似乎只是一个黑人妇女的世界,却是种族、性别、阶级等政
The Image of Emma Shaped by Irony
作者: 王红丽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玛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反讽  
描述: 简·奥斯丁(1775—1817)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一位重要女性小说家。她先声夺人,在小说创作中率先发出了女性主义的呼声。长期以来,女性被剥夺了在智力和文化上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因此世俗偏见认为,女性无论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中都没有能力作出正确的选择,实现自由的意志。而奥斯丁一生共创作的六部小说均把年轻的女性作为第一主人公,提到读者的第一视野,确立了女性身份,塑造了一系列崭新的女性形象。同样,在其作品《爱玛》中,作者塑造了一位年轻、漂亮、聪明、令人喜爱的女主人公爱玛。作品《爱玛》自1816年问世以来,受
水的世界与水边的人生
作者: 霍晔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小说   女性  
描述: 沈从文在小说中营造的湘西世界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而其中的水和女性更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沈从文作品的渊源是“水”,创作的着力点是女性,“水”和“女性”是沈从文的人生和文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有精妙的关于水与女性的文笔,水及女性是沈从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文学创作的源泉,成为沈从文天人合一思想的认识基础和结论依据。他塑造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女性人物形象,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无论是的纯美圣洁如清泉般的湘西少女、还是饱经磨难象大河般承载负重的湘西妇女,以及苦涩痴情如身陷深潭般的湘
索玛花的叙事
作者: 刘世风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人类学   凉山彝族   女性  
描述: 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如何,要看它对待女性的态度”。的确,通过女性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文明程度,只有男、两性共同的进步才是全民族真正的进步。对女性的关注,特别是
民族旅游开发中的社会性别研究——以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为例
作者: 贾巧云   来源: 桂林工学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龙脊梯田景区   社会文化   民族旅游开发   妇女性别   妇女自身价值  
描述: 民族旅游研究和妇女研究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而把民族旅游和妇女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章却很少,虽有个别学者针对旅游对目的地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研究,但仅是凸显影响而对妇女自身的价值和发展缺乏应有的关注。近二十多年来,旅游业在我国得到高度发展,妇女在旅游业中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旅游业能否成为她们改善生存环境和提高自身的平台是本文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由于妇女的特殊性和多重角色的扮演,旅游社区妇女的发展关系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甚至关系着整个社区的和谐发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关注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与
民族旅游开发中的社会性别研究
作者: 贾巧云   来源: 桂林工学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   性别分析   民族旅游  
描述: 民族旅游研究和妇女研究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而把民族旅游和妇女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文章却很少,虽有个别学者针对旅游对目的地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研究,但仅是凸显影响而对妇女自身的价值和发展缺乏应有的关注。近二十多年来,旅游业在我国得到高度发展,妇女在旅游业中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旅游业能否成为她们改善生存环境和提高自身的平台是本文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由于妇女的特殊性和多重角色的扮演,旅游社区妇女的发展关系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甚至关系着整个社区的和谐发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关注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与
< 1 2 3 ... 140 141 142 ... 199 200 2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