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72 条
-
汪洋中的一条船
-
作者:
方家骏
林圣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林 圣:欣喜地看到舞剧《早春二月》在年初首演,作为本年度上海推出的第一部舞台新作,您是不是觉得上海歌剧院在推动原创方面进行了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 方家骏:选题很好。原作设定的人物关系适合舞剧表现。两位女性人物性格对比鲜明,能形成强烈反差;男主角心理层面的内容颇为丰富,可供细细开掘,这些都为制作一部好看、耐看的舞剧提供了必要的元素。
-
《红楼梦》中花文化探讨
-
作者:
崔欣欣
来源: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花文化
象征文化
审美文化
-
描述: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作品,关于花卉的描写贯穿整个小说,表现了丰富的花文化,主要表现是花市、花节文化、花卉的象征文化、花神文化、风俗文化及花卉的应用文化。《红楼梦》中花文化表现的特点主要是:花文化的丰富性,女性人物形象负载丰富的审美文化,花文化描写对于塑造人物、表现贵族生活及在全书结构中起到多方面作用等。
-
《红楼梦》中的花文化探讨
-
作者:
崔欣欣
来源: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花文化
象征文化
审美文化
-
描述: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作品,关于花卉的描写贯穿整个小 说,表现了丰冨的花文化,主要是花市、花节文化、花卉的象征文化、花神文化、风俗文化及花卉 的应用文化等.《红楼梦》中花文化表现的特点主要是花文化的丰富性,女性人物形象负载着的丰 富的审美文化,花文化描写对于塑造人物、表现贵族生活及在全书结构中的作用等.
-
赎罪意识下的《水在时间之下》
-
作者:
兰奂铮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赎罪意识
伦理式赎罪
复仇式赎罪
《水在时间之下》
-
描述:
“忏悔——赎罪”意识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不断呈现,赎罪意识日益成为文学界的热门话题。《水在时间之下》中两位女性人物慧如和水滴,既是受虐者,又是施虐者,复杂的生活经历,使有着崇高生命体验的赎罪意识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意味。将文本中的赎罪意识分为两类——伦理式赎罪和复仇式赎罪,并从赎罪意识的视角对小说中的人物慧如和水滴进行了剖析。
-
钱谦益墓志铭初探
-
作者:
徐永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墓志铭
思想内涵
钱谦益
艺术特色
-
描述:
本文就钱谦益《初学集》、《有学集》、《牧斋杂著》里的173篇墓志铭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对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进行分析,钱谦益墓志铭按墓主身份分类,将其内容分为墓主为东林党人,清官名士,普通百姓,女性人物主要四类;最后从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虚实相生,创新性与随意性三个方面发掘钱谦益墓志铭创作的艺术特色。
-
外俗内雅结合的哀婉美——浅析《鬼恋》的象征艺术
-
作者:
折宝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意象
哲理
-
描述:
《鬼恋》是典型的传奇性与现代性结合的小说,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故事性与哲理性相融的名篇。尤其是小说的象征艺术,使小说在表面奇幻爱情故事下暗含深刻的哲理意味。本文将从语言色彩的象征性,女性人物形象的象征性,"夜"、"月"、"烟"等具体意象的象征性等不同角度分析。以此试说明《鬼恋》外俗内雅的艺术特色,展示小说哀婉的感伤情调,由此折射出都市中人的孤独,对形而上哲学层面生存意义的探寻。
-
论洪峰长篇小说《梭哈》的后现代性
-
作者:
李博
张婧
来源: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性
洪峰
小说
《梭哈》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后期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在文学形式方面具有探索精神的作家,这种创新精神被称为先锋精神。先锋派的代表作家洪峰在2012年发表了最新长篇小说《梭哈》,以游戏为主题,描写的却是游戏人生中的众生相。这部作品除了对以往先锋精神的继承,还加入了后现代性的艺术手法与价值取向,本文就针对这部作品的主题、女性人物的后现代性,以及小说叙述方式的后现代倾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
外俗内雅结合的哀婉美
-
作者:
折宝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鬼恋》是典型的传奇性与现代性结合的小说,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故事性与哲理性相融的名篇。尤其是小说的象征艺术,使小说在表面奇幻爱情故事下暗含深刻的哲理意味。本文将从语言色彩的象征性,女性人物形象的象征性,“夜”、“月”、“烟”等具体意象的象征性等不同角度分析。以此试说明《鬼恋》外俗内雅的艺术特色,展示小说哀婉的感伤情调,由此折射出都市中人的孤独,对形而上哲学层面生存意义的探寻。
-
欲望、挣扎与沉浮——精神分析学说在孙频小说中的映射
-
作者:
刘丹
来源: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频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说
-
描述:
孙频创作的小说明显带有精神分析学说理论。其小说中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总是显示出受到性欲的控制和主宰,似乎性欲可以决定她们的一生。这种特殊的文学创作,不仅与孙频本人的人文素养、文学观念和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不谋而合。总的来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孙频的小说中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力比多说”的阐释、无意识的剖析、变态心理的刻画、“恋父/母情结”的诠释。
-
尼泊尔人类学研究的东方主义范式——兼论人类学知识本土化之必要性
-
作者:
李静玮
来源: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主义
尼泊尔人类学
人类学本土化
-
描述:
在尼泊尔人类学研究领域中,外国人类学家的成果颇为丰硕。然而,外国学者的理论视角和学术观点往往以其本国的知识界为立足点,其于研究地的应用性则较弱,体现出学术研究上的东方主义倾向。在尼泊尔研究中,这一倾向主要体现在宗教、社会结构、女性研究和生态/经济四个领域,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四类东方主义范式。这四类范式与尼泊尔本土应用之间表现出相互分离或是部分分离的情况,体现出人类学学科与知识本土化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