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韩国女作家申京淑长篇小说《单人房》分析
作者: 曾思齐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人房》   女性作家   申京淑   女性文学   当代韩国文学  
描述: 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韩国女作家申京淑,以她独特的文笔在当今韩国文坛举足轻重。通过她的作品世界和个人经历,读者可对韩国的风土人情有一定了解。《单人房》概述了主人公历经的种种磨难和不幸,主人公克服困难并实现心中的梦想,了解到她的内心世界,并由此清楚地看出作家个人生命构成与韩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与变迁,从深层次理解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
论新生代女性“另类话语”写作的审美取向
作者: 张鹏飞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流文化   文化语境   写实走向   审美流变   女性文学   另类话语  
描述: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加速了传统文化的转型。90年代新的文化语境促使中国文坛冲破以往单一的格局,开始形成多元共生、互溶互补的新文化局面。尤以卫慧、棉棉等为代表的70年代女作家登上文坛,以其对个体价值的极度尊崇、对主流文化的拒斥,以及对日常庸众的蔑视而形成了另类文学话语现象。
简论莫言小说中的女性生存本相:以《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为视点
作者: 陈春霞   肖向东   来源: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本相   莫言小说   雄化女性  
描述: 在莫言小说的人物系列中,女性形象无疑是小说的一大亮点。莫言笔下的女性世界丰富多彩,以戴凤莲、上官鲁氏和孙眉娘为观察视点,透过她们奇异的生命形式解读其独特的生存方式,进而探讨作家寄予其中的深刻文化内蕴。
析《史记》中两位皇家女性的人生状态:从汉高祖的婚姻感情纠葛谈起
作者: 夏敏   来源: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情纠葛   皇家女性   人生状态  
描述: 《史记》以传神之笔书写了一些生活在封建君权、男权统治的极端核心的皇家女性形象,寄寓了司马迁的审美理想。着重考察西汉初期帝王后妃的婚姻生活,可以发现君权、男权摆布下宫廷女子的生活状态。
从东林夫婿到高才寒士―以女性婚姻理想的差异看明清社会性别关系嬗变
作者: 聂欣晗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理想婚姻   差异  
描述: 明清女性文学蓬勃发展,先后作为文化代言人的名妓与闺秀开始主动描述她们的婚姻期待。在女性理想婚姻对象从东林夫婿到高才寒士的变迁中,社会性别关系产生新的质数与发生了嬗变。
《简·爱》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塑造两位女主人公时不同写作手法的对照(英文)
作者: 白塔娜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叙事手法   超现实主义   玛吉·塔里夫  
描述: 夏洛特·勃朗特与乔治·艾略特是英国十九世纪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代表。勃朗特的小说《简·爱》长期以来受到全世界各国读者的热烈欢迎,其中的女主人公简爱在英国文学史上作为独立、叛逆的形象而首屈一指。被喻为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作家的乔治·艾略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小说。在她的早期作品《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艾略特塑造了一个天真,善良的女子,不同于其他任何传统的维多利亚时期女主人公的形象。在两部小说中。两位女作家运用不同写作手法塑造了两位截然不同却深受读者喜爱的女性形象。在塑造人物性格及描绘心理特征时,勃朗特运用
对19世纪中叶法国油画中女性形象转变缘由的探究
作者: 李文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代精神   女性形象   文化意蕴  
描述: 加以考察,目的在于探究女性形象在19世纪中叶法国油画中发生转变的缘由。前言部分通过对女性形象文献资料以及研究状况的梳理,确立本文的研究方向和选题意义,并对行文思路作一说明。文章主体部分由3章组成。第1
消费时代女性时尚杂志的性别想像:以《世界时装之苑--ELLE》为例
作者: 郑勋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认同   社会性别   话语   消费主义  
描述: 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性别关系模式及两性差异的叙事,它既是人理解自身和社会的基础,更是社会权力关系的基础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扩张,消费主义文化引导的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为中国中产阶级所推崇。媒介根据这一背景所提供的文化价值逻辑想像女性、定位女性,“女性形象”成了媒介想像和喻说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叙述图像。 本论题试图另辟蹊径,以符号分析为策略,从性别想像的角度,对女性时尚杂志的女性形象展开解读,旁以消费主义文化的蔓延为语境,阐释“女性形象”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建构与性别认同的多重涵义。媒
多丽丝·莱辛再认识: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父权制下的压迫
作者: 薛晓颖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父权制   大男子主义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描述: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主题具有多样性,从宏观的种族问题到细微的男女私人情感,从对异域情调的情有独钟到对本土的都市“自由女性”生存问题的关注,无不诉诸她的笔端。而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她的获奖原因是,“因其将自已的怀疑,激情以及想象力投入在对分裂的文明的审视上”。 综观我国对莱辛的研究可以发现,学术界大都从女权思想、女性生存、女性形象和艺术手法等角度切入,而对其生态意识和生态关怀关注不够,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的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发表的论文只有山东大
二元压迫的异样颠覆者:论玛丽娜·扎丽佐斯卡生态女性意识
作者: 路珏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元论   《在美国》   生态女性主义   玛丽娜·扎丽佐斯卡  
描述: 苏珊·桑塔格是美国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在美国》获得了200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类)。这部小说根据历史人物——波兰19世纪一位久负盛名的歌剧演员海伦娜·莫得耶斯卡
< 1 2 3 ... 135 136 137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