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唐宫廷女性出行研究
作者: 关小艳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Dependence   Female   Tangpalace  
描述: 学术界对女性问题的研究成果相当广泛,对各个问题差不多均有涉及,涵盖了关于女性价值观的方方面面。然而,据笔者了解,对唐代女性的研究,特别是对唐代宫廷女性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可是尚有继续发掘的空间。正是基于这点,从宫廷女性生活的一个角度——出行活动入手,以唐代社会所处的时大背景出发,利用历史学的理论,以唐代宫廷女性为特定的对象梳理其出行的活动内容和特点,分析隐藏在其后的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以期对唐代宫廷女性的研究尽自己的一点的绵薄之力。论文有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学术界
社会转型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成才
作者: 宋杨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嵌入性   女性研究   社会转型   女性主义   女性成才  
描述: 社会转型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成才
民族、政治与妇女运动:《新华日报》副刊《妇女之路》研究
作者: 金玲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民族   妇女之路  
描述: 《妇女之路》作为《新华日报》的副刊创办于1940年5月16日,停刊于1947年2月16日,它是由中共南方局妇委直接领导的,指导国统区妇女运动的重要舆论工具。《妇女之路》存在的这段时间是抗日战争中后期和解放战争前期,中国的妇女运动陷入民族主义浪潮和政治改革的漩涡中。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属于中共政党报刊体系的《妇女之路》如何影响并推动着国统区妇女运动的发展。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妇女之路》的创刊背景和创刊具体情况。抗战爆发后,中共妇女政策从民主革命转到民族解放的方向上。中共南方局妇委在指导国统区妇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作者: 鲁翔宇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毛泽东思想  
描述: 妇女解放是一个历史性和全球性的问题,自从人类社会进入父系文明以来,妇女问题就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之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妇女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的解放程度直接表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在妇女争取自身解放的历史中,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具有重要地位。自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妇女问题日益严峻,妇女解放运动逐渐兴起。而在争取中国妇女解放的过程中,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妇女解放的
邓颖超的妇女统一战线思想研究
作者: 任亚若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邓颖超   妇女统一战线思想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   妇女工作  
描述: 邓颖超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优秀的女政治家,是妇女运动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领导者,更是为妇女统一战线工作苦心孤诣、呕心沥血,付出毕生心血。她是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参加过传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坚持党的秘密工作并有过特殊功绩,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参加了创建全国妇联工作,为促进海峡两岸团结而竭尽全力。学生时代受到五四运动的洗礼开始有了妇女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国共合作的大潮、五年地下工作的实践和抗日战争的爆发,更加锻炼了她领导妇女工作的能力,丰富了这一时期的妇女统一战线思想。在不同的革命阶段,
报端已觉韶光换,只道当时是寻常--从《徽州日报》看民国时期徽州乡村的近代化变迁
作者: 李明星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近代化   《徽州日报》   社会变迁   徽州乡村  
描述: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的重要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不仅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发生了变革,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徽州地处江南边缘,被群山环抱,保留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作为传统文化沉淀区的徽州,其向近代化转变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复杂性与独特之处。《徽州日报》作为一张在民国时期徽州有影响力的大报,其内容是具有代表性的,为我们考察近代徽州乡村生活的特性及其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报刊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迁。从有关资料记载看,从1912年到1949年整个民
五四时期知识女性传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论析
作者: 俞世兰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五四时期   知识女性  
描述: 五四时期,民主与科学氛围浓郁,知识分子受到西方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开始挣脱封建思想的枷锁,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知识女性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女性知识群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往往被忽视。知识女性从自身立场出发,选择与女性最为贴切的妇女解放理论为切入点进行传播,在妇女解放、政治运动、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四时期知识女性传播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五四时期知识女性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贡献,有助于从女性群体这个新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恋父情结”研究
作者: 张韵雅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人性   恋父情结   女性文学  
描述: 弗洛伊德紧接着“恋母情结”后提出了“恋父情结”的概念,但长久以来却被“恋母情结”遮蔽。古今中外对文学的“恋母情结”研究阐释甚多,但是对“恋父情结”关注较少。在浩瀚漫长的文学发展历程中不乏“恋父情结”作品。外国文学中有索福克勒斯《厄勒克特拉》、简·奥斯丁《爱玛》和《傲慢与偏见》等。在中国文学中最突出表现在女性文学的两次创作高潮中:第一次女性文学创作高潮是在“五四时期”,女性作家恋父情结突出的作品有苏青的《朦胧月》,到四十年代有张爱玲的《心经》、《茉莉香片》;随着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女性文学创作高涨迎来了第二次
网络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作者: 李航天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网络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清代桐城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内涵
作者: 祖晓敏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桐城   清代   文学   女性  
描述: 中国向称诗礼之邦,历史上的女性诗人出现的很早,且各代均有,但由于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一向对女性的文学创作采取蔑视的态度,加之印刷上的困难等原因,所以流传下来的女诗人和著作很少。这种情况在明代中后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女性诗词创作的高潮。延至清代,女性诗词作家的数量较之前代可谓突飞猛进。安徽桐城女性文学的兴盛便是这一文化现象的典型代表之一。为揭开掩藏在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或是个性的因素,笔者在广泛搜集有关桐城女学史料的基础上,得出清代的桐城因其可观的女诗人数量以及创作的大量的诗词作品,从而在
< 1 2 3 ... 12 13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