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河北武邑:“党建带妇建”广搭妇女创业桥
作者: 暂无 来源: 党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邑县   维权   同志   妇女组织建设   妇女创业   党建   河北省  
描述: 河北省武邑县坚持以“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的原则,着力加强妇女组织建设,不断激励各级妇女组织和广大妇女创业。他们遵循“哪里有妇女同志,妇女组织就建到哪里,妇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专门成立了“党建带妇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举办妇女维权讲座15场次,共建妇女组织100多个,配备妇女主任168人。
“剩”集合:国产电视剧中的女性刻板印象分析
作者: 方彦蘅   来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剩女   社会性别   刻板印象   电视剧  
描述: 长期以来,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存在着刻板化的问题,伴随国内传媒与女性研究的日趋成熟,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逐步多元,但荧屏中的女性刻板印象仍然屡见不鲜。这一刻板印象体现了在深层次里满足信息受众(男性)的男权中心主义倾向。欲改变这种现象,需要强化电视剧制作者的性别平等意识,确立女性视角,扶持更多女性编导独立创作,同时在运营上给予多面监测,发挥政府、媒介NGO等相关力量。
浑然天成的女性观——王小波笔下的女性美探析
作者: 韩琳   来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平等意识   “绿色的爱”  
描述: 王小波小说所描写的女性群体是个不同以往华语文学创作的另类存在,她们人格独立,精神畅达,厌恶枯燥乏味,追求人生乐趣———以一种非常规的姿态张扬着自身的生命之美。这些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不但是王小波笔下一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线,也为我国当代小说人物画廊增添了一抹充满活力的亮色,并在彰显作品文学魅力、反映作者女性观的同时,更进一步折射出王小波本人全部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态度。
论维吉尔的女性观:女性主义烛照下的《埃涅阿斯纪》
作者: 朱青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对峙   性别互补   《埃涅阿斯纪》   性别模糊  
描述: 通过对史诗《埃涅阿斯纪》中克列乌莎、拉维尼亚、狄多、卡密拉等女性形象的分析,归纳得出维吉尔的女性观:女性是男性必须清理的"绊脚石";女性是男性取得成功的"垫脚石";男女性别融合下的"双性同体"。
网络小说女主人公原型“东方女神”
作者: 白亚南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女神   网络   原型  
描述: 通过分析大量网络小说,笔者认为网络小说女主人公呈现出东方女神的原型特征,尤其在言情类小说中表现的更为典型,笔者试从女性人物的容貌、品行以及掩藏在形象背后的神性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
战争阴影下的妇女文化:孤岛上海的妇女期刊初探
作者: 连玲玲   来源: 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跨国妇女文化   女英雄   妇女期刊   性暴力   抗战  
描述: 本文檢視孤島時期上海出版的婦刊物,探討在戰爭氛圍下,婦文化建構的過程。受到女性主義文化理論影響,歷史學家開始傾聽婦的聲音,特別注意到藉由文字或藝術形式所形構的姐妹情誼。這種婦文化通常被視為一
女性学在日本女子大学的科研与教学研究
作者: 姜宛彤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学机构   女性学   日本女子大学   科研与教学  
描述: 女性学是随20世纪60年代美国妇女运动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随后在西欧诸国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也随之勃兴.女性学真正传入日本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女性学的兴起对于有着强烈男尊女卑观念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它强烈的批判性别歧视,强调从女性的角度去研究问题,为日本女性的独立自主带来一丝曙光.女性学在日本的发展历尽艰难险阻,终于陆续建立起了女性学专门的研究机构.随着女性学在日本的迅速发展,女性学逐渐作为一门课程进入了日本的女子大学.日本的女子大学为女性学在日本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肥沃的土壤.日本的女子
斯佳丽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张悦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飘》   斯佳丽   女性主义  
描述: 《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传世之作,她成功塑造了斯佳丽这个与众不同的南方女性形象:突破传统追求爱情,为生活和事业奋斗,是新女性的代表。
《洛丽塔》与《色·戒》中的童女形象之解读
作者: 罗诗旻   杨巧燕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童女   《洛丽塔》《色·戒》  
描述: 《色·戒》中的王佳芝和《洛丽塔》中的洛丽塔都是现代文学中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同时代表了评家较少关注的童女(child-woman)群体。童女身上那种停滞、凝止的美感使其成为男性肉体猎逐和审美消费的对象,而她们自己也有意无意地迎合了男性的这种性别消费心理,通过自我妓女化色情化的女性扮演,试图解放自身的欲望和行动力,从而到达自我建构和自我强化的目的,然而这种扮演违背了人性,使其灵魂和肉体承受了极大的扭曲与异化,最终导致了她们的堕落与毁灭。本文从童女自身角度切入,揭示其悲剧根源,洞开一个女人何以成为女奴的内心世
《洛丽塔》与《色·戒》中的童女形象之解读
作者: 罗诗曼   杨巧燕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童女   《洛丽塔》《色·戒》  
描述: 《色·戒》中的王佳芝和《洛丽塔》中的洛丽塔都是现代文学中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同时代表了评家较少关注的童女(child-woman)群体。童女身上那种停滞、凝止的美感使其成为男性肉体猎逐和审美消费的对象,而她们自己也有意无意地迎合了男性的这种性别消费心理,通过自我妓女化色情化的女性扮演,试图解放自身的欲望和行动力,从而到达自我建构和自我强化的目的,然而这种扮演违背了人性,使其灵魂和肉体承受了极大的扭曲与异化,最终导致了她们的堕落与毁灭。本文从童女自身角度切入,揭示其悲剧根源,洞开一个女人何以成为女奴的内心世
< 1 2 3 ... 12 13 14 ... 255 256 2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