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47 条
-
复制浪漫:《诗人与缪斯》解读
-
作者:
周湘鲁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仿
诗意
女性文学
公式化
-
描述:
塔吉扬娜·托尔斯泰娅的创作常常被划入“女性文学”。本文选取短篇小说《诗人与缪斯》为对象,分析女主人公的“浪漫爱情”想象如何受制于文学作品、流行观念和成规旧习,进而将生活简化为对特定“公式”的机械模仿和复制。托尔斯泰娅的创作超出了强调性别经验的“女性文学”范畴,而是借女性在婚恋追求中的困境展示了当下文化语境中人被“文本”淹没而丧失个性的困境。
-
想象与现实的美妙结合——解读《微笑的狼》
-
作者:
周密
周琼
来源:
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文学世界
纯文学期刊
解读
小说思想
日本
女性文学
著名作家
大江健三郎
年轻女性
-
描述: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在日本纯文学期刊《昂》举办的一次文学座谈会上谈到:"不远的将来,在日本,能够构建新小说思想或思想性小说这种文学世界的,惟有(日本的)年轻女性们……"似乎要印证大江先生的这番话,日本掀起了一股女性文学热,而津岛佑子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津岛佑子,1947年出生于东京,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的女儿,毕业于百合女子大学英
-
当代最新作品点评:看《十月》
-
作者:
魏冬峰
来源:
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月》
《羽蛇》
女性经验
《别人》
文学写作
《双鱼星座》
作品点评
徐小斌
-
描述:
本期《十月》的头条是曾获得过首届女性文学奖(1998年)的徐小斌的新作《别人》(中篇)。徐小斌一句擅长将女性隐秘玄奥的身心体验和来自神秘领域的不可知力量纠结起来,这使她的女性文学写作呈现出别样佝风景,《羽蛇》《双鱼星座》都曾是其典型代表。新作《别人》依然具备了女性经验和神秘性等徐小斌小说的基本要素。[第一段]
-
畸形的表述——对媒体选美赛事报道的再解读
-
作者:
卢丹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价值观
女性形象
美女经济
-
描述:
媒介中女性形象再现的直观性特点是判断媒介是否传递性别平等意识的重要标准。从社会性别的立场和视角考察整个媒介传播,发现媒介中大量存在着对女性形象的偏差。特别是许多媒体在对选美赛事的全程转播及跟踪报道中体现出了对女性形象的畸形表述。本文旨在对选美报道中所存在的女性形象偏差进行一次再解读。
-
把握机遇 锐意进取 团结动员广大妇女 为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贡献力量——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纪委书记翟小衡在兵团妇联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
-
作者:
翟小衡
来源:
兵团工运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积极参与
妇联组织
兵团
新型
建设
屯垦戍边
经济发展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推进
-
描述:
一、妇联工作要围绕和服务于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 兵团各级妇联组织必须把围绕和服务于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抓出成效.
-
中国汽车类杂志图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大陆《汽车之友》与台湾《一手车讯》为例(1999-2003)
-
作者:
张弓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汽车杂志
性别分析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
描述:
中国汽车类杂志图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以大陆《汽车之友》与台湾《一手车讯》为例(1999-2003)
-
顺从 隐忍 反抗 重新定位
-
作者:
董莉
尹志刚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女主人公
重新定位
中国妇女
中国古代文学
题材
丈夫
婚姻离异
婚姻破裂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女性形象格外引人注目。女性在中国文化中长期处于男权主义的统治和奴役之下。她们身上承载着历史和现实的重负,在人类的文明缓慢向前发展的漫漫征途上,留下了一个个血的足迹。
-
论铁凝小说创作的审美流变
-
作者:
林志远
来源: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秘心理
铁凝
女性
-
描述:
本文通过梳理铁凝不同时期的小说创作,剖析其叙事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探究不同时期女性生命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研究铁凝小说创作审美风格的嬗变流程。
-
美人之美——读川端康成之《雪国》
-
作者:
周淑茹
来源:
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余情美
虚无
《雪国》
爱情
-
描述:
《雪国》是川端康成最为重要的一部中篇小说。该文探讨了女主人公驹子的爱情,岛村和叶子的镜子功用以及川端的创作方法。作者认为,川端先生极其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具有日本美的纤细而哀婉的下层女性形象。
-
人的主体存在的迷失——《永远有多远》中白大省形象分析
-
作者:
王凤秋
来源: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命运
迷失
主体存在
白大省
-
描述:
铁凝在小说《永远有多远》中塑造了一个仁义善良的女性形象——白大省。小说的内涵却是这个女孩并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她是的不是她想是的,她想成为的她不能成为。“永远有多远”这不确定的发问,倾注着作家对人类主体意识找寻困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