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李大钊与“五四”妇女解放思潮
作者: 欧阳思良   来源: 益阳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时期   妇女解放思潮   李大钊  
描述: 李大钊以阶级斗争学说为武器,将女性的发现置于人的发现之中,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积极进行女性人格的重塑;呼吁女子教育机会的扩张,强调女子参加社会工作的必要;关注、支持国内女权运动的发展,并引导它向无产阶级妇女运动过渡;运用唯物史观,从经济上剖析妇女地位长期低下的根本原因,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是妇女解放的最终归宿。所有这些,都代表了当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是五四妇女解放运动的一面旗帜,并为中国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理论的形式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女性解放的困境:谈现代文学传统女性形象
作者: 黎欢   来源: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解放   传统女性  
描述: 本文从社会学、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审视现代文学中传统女性的悲剧命运,探讨女性解放的艰难历程
女性焦虑与丑怪身体: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亚文化群体
作者: 林幸谦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丑怪   女性作家   张爱玲小说   儒家女性   性别政治   父权体制   亚文化群体   女性焦虑   女性身体   女性人物  
描述: 人物的成功之处,乃在于她写出了女性角色的内囿特质,以及她们在性别政治中所面临的复杂状况;并在这基础上揭示出这些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高等教育代表团出访美国
作者: 李笑好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女性学研究信息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高等教育代表团   女性教育   中国   学术交流   女性合作项目  
描述: 的女性教育。更好地借鉴利用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手段,吸收国外成功经验。1998年3月31日至4月20日,以回春茹、安树芬为首的中华女子学院女性高等教育代表团一行4人,访问了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美国的纽约、波士顿、华盛顿、洛杉矶和旧金山共七个城市。
80年代中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魏红霞   来源: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欲望   80年代   女性独立意识   女性意识   妇女形象   女性人格   电影理论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描述: 80年代的中国,由于改革开放,不仅在经济上带来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文艺上也带来了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在电影方面,影响突出的是西方女权主义电影理论。中国也出现了具有西方女性电影特点的中国女性电影。只是中国的女性电影,有着中国特色,即在女性意识上的突破。...
转型期的妇女形象与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
作者: 任建英   来源: 新闻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妇女解放   妇女形象   转型期   群体形象   非理性化   妇女群体   大众传媒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处于转型期的妇女群体形象最生动的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女性的特点。环顾我国妇女群体在改革开放二十年的表现态势,她既受制于社会发展和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又以其空前独立的群体形象和群体素质的提升,促进了社会对妇女的重新认识和重视,并以法律形式保障了妇女的权益和对社会各项活动的参与。二十年来妇女群体
唐传奇女性风貌
作者: 何永康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小说   《柳毅传》   下层女性   诗歌   霍小玉   真正的爱情   下层士人   女性形象   《长恨歌传》   唐传奇  
描述: 从现存唐传奇作品来看,有关女性的描写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本来,社会就是由男、组成,女性理当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但是,在漫漫封建长夜中,女子由于被剥夺了独立的经济地位,“不能自养”,所以总是
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贵族女性形象
作者: 邓楠   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颓废者   叛逆者   贵族女性   短篇小说   落伍者  
描述: 本文对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三种类型的贵族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贵族女性形象所体现和蕴含的社会意义,并简要地概述了作者偏爱贵族女性形象的原因
广告中的男人女人
作者: 刘大鹏   卜卫   来源: 广告大观(综合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   电视广告   进取精神   女性角色   广告文化   理性思维   女性形象   领导才能   男人   男性  
描述: 广告中的男性: 科技的权威,世界的主宰, 广告中,84%的男性角色颐指气使, 而88%的女性角色洗耳恭听。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相反,男性的价值不在容貌,不在年龄,不在体形,而在于智慧,在于成功的事业,这是对男性的角色定型。主流文化所赞同的进取精神、理性思维和领导才能一般归为男性的特征,而被动、缺乏理性等消极特征被归为
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新论
作者: 贺智利   王春惠   来源: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分寸感   茅盾小说   抒情笔调   女性形象  
描述: 茅盾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了一系列形态各异、性格有别的女性,其实,在这些女性形象身上,也存在着诸多显在和潜在的共性。茅盾笔下之所以会出现一群似乎同属一型的女性形象是与他本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性格气质密切相关的。女性形象的独特创造,赋予了茅盾,小说极强的艺术魅力,但也有艺术把握上的失误。
< 1 2 3 ... 11 12 13 ... 48 49 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