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安吉拉·默克罗比与伯明翰文化研究
作者: 肖剑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流行音乐   默克罗比   服装   伯明翰   后现代   文化研究   女性主义  
描述: 文化研究在当今国际国内学术界已发展为“显学”,有学者甚至把它看作是后现代主义之后学术发展的主潮之一。但是目前国内对西方文化研究成果的引介和移植,大多局限于对文化现象的描述,缺乏对文化研究思潮的总体把握和对其理论基础的深入探讨。本文试图对文化研究的发源地——英国伯明翰学派的关键人物安吉拉·默克罗比的学术思想做一系统梳理和评价,通过这一人物而探测伯明翰学派最为鲜明的一些学术特征。本文主要探讨了其学术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领域:青年亚文化与女性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化研究、以及对服装、流行音乐的经验性研究:
在浩漫的生存帷幕之下——池莉现象解读
作者: 覃佐菊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池莉现象   女性文学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女性文学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实绩,其中池莉以她创作的多量、多变和多态,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和影响,成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存在。出色的小说艺术技巧和深刻的小说内涵,以及一种叛逆的写作姿态使她赢得了广泛的关注。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她本人的写作选择之外,包涵更多的是时代变迁的信息。叛逆的结果是改变了文学的诸多传统观念,丰富了文学的写作形态。从这一观点出发,本文在全面分析池莉小说创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代表性文本的详细透视和解析,强调其在解构传统文学书写和捕捉社会历史进程等方面的突出
试论《蜻蛉日记》的文学性——以物语·和歌·汉诗文为中心
作者: 赵雅敏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性   蜻蛉日记   物语   和歌   汉诗文  
描述: 《蜻蛉日记》是日本平安朝女性文学的开端。作者道纲母通过对过去结婚生活的回忆,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从而再次反省其人生意义。《蜻蛉日记》植根于日本古代事实记录性的日记,具有日记写实性的特征。同时,由于它创作于汉诗文、和歌和物语这三种文学形态非常盛行的时期,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影响。在《蜻蛉日记》中,这三种文学形态在保持原有文学特性的同时,巧妙地与作者的人生体验相结合,创...
文化视阈下的人性审视
作者: 许瑶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文化   人性弱点   小说  
描述: 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区,张爱玲用一个个穿透生命和人性的故事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无数话题。本文试图通过三方面的研究,探讨其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所在。即张爱玲对人性弱点达到全面而深刻审视的原因;其创作中人性弱点大暴露的具体表现;所蕴涵的意义和价值。 一、张爱玲能够直面人性中充满创痍的一面,与她在创作中能够渗透鲜明的自审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自审意识,这里取广义内涵,指突破了创作者个体的视阈,弥散于作品中的对女人的命运、男人的困境、各阶层风习、时代文化精神,直至整个人类普遍人性的审视。
文学:个人心灵的景——王安忆的文学观管窥
作者: 李晓峰   来源: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活体验   情感   文学观   小说   心灵世界  
描述: 王安忆是一位有着十分自觉的文学观的当代作家。她的文学观主要是以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创作实践体悟和理论思考阐发的,也部分地体现在她对其他作家作品的批评和经典作品解读的言论中。王安忆的文论涉及到文学的本质、情感、人物、故事、语言、形式、作家的生活体验、女性文学、文学批评方法等诸多方面。她的文学观既有对传统文学观的认同,也有对传统文学观的突破与颠覆,有她对自己所体认的文学理念的自觉坚守
< 1 2 3 ... 116 1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