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193 条
-
反传统形象的瓦解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后一位伟大作家。他一生共发表了14部长篇小说、4个短篇小说集、8卷诗和2部诗剧。哈代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他在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小说里塑造了几个不朽的女性人物形象,包括《远离尘嚣》的芭丝西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等。她们向往自由的生活,追求独立的人格,大胆质疑、挑战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思想和习俗。这其中以《远离尘嚣》的芭丝西芭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的反传统呼声最为突出,她们振聋发聩地表达了自己对男权社
-
从语言和超语言角度评《简·爱》两译本
-
作者:
胡红荣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赞助人
文化
《简·爱》意识形态
风格
主流诗学
-
描述: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女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描写简·爱和罗切斯特先生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位敢于同命运和习俗抗争,追求独立、平等、自由的坚强的女性
-
“自我”与“他者”形象的建构??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研究
-
作者:
杨媛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他者
自我
谭恩美
女性
差异
-
描述:
谭恩美是美国华裔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被多位学者认为是探索中美文化关系的一个范本。本文将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去分析其小说。谭恩美小说中的各种女性形象表达了她对移民后代存在状态的思考,并且她又将这种形象的塑造作为反观自身的参照。总之,在她的作品中,“自我”的形象和“他者”的形象成为两个链,互相缠绕并推进内容。本文以谭恩美的四部作品为对象,分别从几个方面去探讨:第一,从“自我”与“他者”形象的互动中去阐释母女两代人的各种关系形式,并呈现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第二,从叙事手法和想象能力的角度去分析“
-
谷崎润一郎的恶美意识
-
作者:
金晶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受虐
恶美
谷崎润一郎
施虐
女性
-
描述:
谷崎润一郎在日本近代文坛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围绕他的作品的争论也很多。他的独特的美学意识就是其中的争论点之一。大多数的国内论文只是对他的美学观的概况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对他的恶美意识来来进行论述的为数并不多。因此,在国内对谷崎的恶美意识的研究仍然还有余地。笔者欲围绕《刺青》、《春琴抄》、《疯癫老人日记》这三部作品,来探求谷崎的恶美意识。并且从他所描写的女性形象中,也可窥见他所具有的独特的女性观和审美意识。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从恶美这一视点出发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解开谷崎文学独特魅力的途径之一。
-
自我之路:凯瑟琳·安·波特小说《老人》主题和语言风格分析
-
作者:
贾月亲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文学文体学
伪男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凯瑟琳·安·波特是一位世界范围内知名度很高的美国女作家。事实上,其影响跨越了几乎整个20世纪,并且还有趋势继续影响下个世纪。尽管创作生涯相对其他作家来讲,稍微漫长,波特并非一位多产作家。近五十年的漫长岁月中,她呈现给世人的不过27部小说作品,而其中短篇小说占了绝大多数,长篇小说仅有一篇。然而,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波特的所有作品都属精雕细琢之作。其精心设计的结构,细心刻画的人物和丰富真实的细节,都为读者以及评论家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本人也因此被世人称为文体家。同时,她的作品人物多为女性。通过细腻的笔触,
-
自我之路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Patriarchy
Feminism
Literary
Criticism
pseudo
male
-
描述:
凯瑟琳·安·波特是一位世界范围内知名度很高的美国女作家。事实上,其影响跨越了几乎整个20世纪,并且还有趋势继续影响下个世纪。尽管创作生涯相对其他作家来讲,稍微漫长,波特并非一位多产作家。近五十年的漫长岁月中,她呈现给世人的不过27部小说作品,而其中短篇小说占了绝大多数,长篇小说仅有一篇。然而,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波特的所有作品都属精雕细琢之作。其精心设计的结构,细心刻画的人物和丰富真实的细节,都为读者以及评论家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本人也因此被世人称为文体家。同时,她的作品人物多为女性。通过细腻的笔触,
-
文学史料运用中的性别视角研究(1995~2004)
-
作者:
毛慧君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女性文学
社会性别
性别视角
文学史料
-
描述:
在我国古代文学创作领域中,有大量出自女性手笔的诗词、小说、戏曲等作品;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各类生动鲜活的女性人物;另外,在古代留存下来的史料文献中,亦保留了诸多涉及性别意识、性别观念等方面的言论断说。对这些资料进行爬梳整理并分析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新气象。
1995年以来,相当一部分学者开始广泛注意到由性别视角切入来观照古代文学史料这一研究视角,且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尚未见到学术界有相关的学术史研究论文出现。笔者收集梳理自95年以来,运用性别视角看待古代文学史料的研究论文
-
二十世纪下半期美国家庭的变化及成因初探
-
作者:
何芳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核心家庭
男主外
妇女运动
家庭变化
女主内的家庭模式
-
描述:
20世纪下半期,美国家庭发生了巨大变化,五十年代男主外,女主内的核心家庭模式不再占主导地位,而单亲家庭,未婚同居家庭,混合家庭的数量却在不断上升。同时,离婚率大幅度上升,人口出生率下降,未婚同居的比率一直在攀升……,一些学者就此认为美国家庭正在走向衰亡,另一些人认为应该重建20世纪50年代男主外,女主内的核心家庭模式。而作者则认为五十年代核心家庭模式的普遍流行只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它的衰落并不代表家庭本身的消亡。美国家庭的趋势是走向多样化而并非一种模式占主导。本文旨在描述20世纪下半期以来美国家庭变
-
浅论美国的《平等权利修正案》
-
作者:
胡芸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本文主要介绍并分析了美国的《平等权利修正案》。这个旨在以法律形式赋予两性全面平等权利的法案一经提出就引起极大争议,并最终因未能获得足够州议会的批准而被搁置。作为当代美国妇女运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平等权利修正案》一直以来被广泛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主要集中于《平等权利修正案》所引发的争执以及它所受到的阻碍。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对《平等权利修正案》做出一个相对全面的介绍和分析。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平等权利修正案》提出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十九世纪美国妇女争取权利的斗争,以及
-
空灵与充实
-
作者:
慕笛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充实
空灵
迟子建
意象
-
描述:
新时期文学以来,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日渐繁荣,有着浓郁东北地域风情特色的迟子建甫一踏入文坛,便给读者们带来了一股清新的自然之风,评论者们对其作品予以极高评价。迟子建的作品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力量,流露出浑然天成的自然美与童心美。从1984 年的处女作《北极村的童话》开始到90 年代以来,迟子建运用许多如冷冽的白雪、美丽的泪鱼、凄美的月光、神奇的鱼汛等意象,用诗化的语言刻画出一幅幅流动的北方风情画,她营造的“空灵的”与“充实的”两种类型的意象融入了作者浓烈的情感,与小说描述的故事和情境融为一体。本文以迟子建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