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玛侬对父权制的反抗之旅:《财产》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章玉龙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反抗   拥护   《财产》   屈从   女性主义  
描述: 瓦莱丽·马丁(1948--)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和短篇故事作家,她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作为瓦莱丽·马丁的成名作,小说《财产》的发表不仅给她带了许多荣誉而且也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结合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分析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从而丰富这位女性作家的研究。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出发且主要采用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主要观点,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刻挖掘和探讨小说中所蕴涵的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女奴隶主玛侬对父权制的反抗、屈从和拥护三个方面来探讨玛侬在父权奴隶制背景下的心路历程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妇女理论与实践探索
作者: 韩贺南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   融入   契合   中国共产党  
描述: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妇女理论是什么,妇女运动经历了怎样的实践历程。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具体采用对文献的质性分析方法——扎根理论、诠释学、历史比较研究等,从不同侧面考察这一问题,遵循以下研究路径,首先探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妇女理论与实践的理论基础;回溯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妇女运动的实践历程;从文本出发,寻找中国共产党妇女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主张,通过历史比较寻找它的历史渊源,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妇女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继承,发现它的创新之处,再通过与西方女权主义的比较认识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运动研究
作者: 陈文霞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描述: 本文通过考察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析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全面揭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总结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经验。本文共可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其中又可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之前边区妇女的生活状况两部分内容。第三部分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
异军与正道:以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为考察
作者: 胡军华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异军与正道   妇女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  
描述: “妇女解放,突起异军。”在中国革命运动的历史进程中,社会革命运动的历次成功不仅依靠妇女巨大人力资源的广泛支持,而且妇女运动也是历次社会革命运动的特性、意义和成功程度的重要表征、衡量尺度。十年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妇女解放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并用于指导苏维埃革命实践,在特定时代发挥了特定作用,已经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中央苏区”为时空,
城市化进程中流动务工女性之权益保障——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
作者: 黄琛虹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城市化进程   权益保障   性别平等  
描述: 劳动力流动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流动务工女性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身份和性别的双重弱势将她们的权益维护推入了尴尬的境地。就地方政府治理而言,对流动务工女性权益的关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是改革开放的龙头,也是中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之一,“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外来女性人口达到410.47万。本文选取上海为例,将来沪务工女性在上海的权益保障,作为研究中国流动务工女性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权益问题的缩影。本文选取1200名来沪女性作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形式了解来沪务工女性的生
性别平等与政党政治:英国女性政治参与初探
作者: 敖杏林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党政治   女性政治参与   政治代表   女权主义制度主义   性别平等  
描述: 英国女性政治参与研究是一个长期被国内政治学界忽视的课题,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一方面,探究女性政治参与,可为主流政治参与理论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案例支持,也可促进女权主义政治科学向主流政治科学的回归;另一方面,透视英国政党政治背景下女性政治参与的历程和演进逻辑,不仅为考察自由民主在英国的运转提供了独特、清晰的经验素材,有助于深化理解“性别”对政党政治的影响,对于建立有序的女性政治参与、提高女性参政水平也具有政策和策略上的启示意义。本文选取女权主义制度主义(Feminist Institutionalism)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党妇女思想发展研究
作者: 徐秋云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妇女思想   中国共产党   发展  
描述: 马克思主义妇女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并且在实践中由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思想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妇女思想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妇女思想是在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过程逐步创建和发展起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思想的补充、丰富和发展。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妇女思想便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发展,并且陆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发展思想,并且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妇女思想主要内涵的基础上
加强河北省农村留守妇女权益保护的研究
作者: 赵雪峰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留守妇女   权益保护   赋权妇女  
描述: 农村留守妇女是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而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数量庞大,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她们的权益保护情况不仅关系农村妇女发展和妇女自身的解放,而且影响到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开展农村留守妇女权益保护方面的研究,在促进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全面实现妇女解放和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在继承有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界定了妇女权益的内涵和六项内容。做了三项调查:河北省农村留守
越南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接受(从2000年至今)
作者: 阮明山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越南   接受翻译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越南当代文学的一道风景。越南早于20世纪50年代就将丁玲和冰心等女作家的作品译成越南语,只是当时还没有“女性文学”这一概念。时至2000年初,铁凝、王安忆、张悦然、卫慧等众多的中国女性文学作品得以大量译介,从而为越南读者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精神食粮”。到目前为止,作为文学译介的主体,越南根据自己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文化需求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进行了自己的选择、译介与接受。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在越南的接受”的探讨,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在越南的整个译介过程有一
审美的书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京派”女作家小说研究
作者: 季珊珊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化探求   人性关怀   精神传承   审美书写  
描述: 的传承与局限等方面来梳理“京派”女作家小说的创作特点,进一步梳理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贡献。第一章是从“京派”
< 1 2 3 ... 109 110 111 ... 243 244 2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