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21 条
-
国家女权主义还是市场化的女权主义,抑或二者兼有?: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妇联的全局策略
-
作者:
成慧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是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妇女组织。这个组织是连接党和政府的桥梁。本论文研究全国妇联如何起到联系和桥梁作用,从而推广妇女的主张和女性的观点。一方面,本文探讨了全国妇联如何在国家政治中推行国家女权主义,推动有利于妇女的政策和立法议题。另一方面,本文也研究了全国妇联如何利用市场化的女权主义来鼓励广大妇女,特别是城市妇女,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市场提供的个人资源,加强“自尊、自信、自强和自身修养”为内容的“四自”.。全国妇联推行的国家女权主义和市场化的女权主义都是妇女组织用来指导党和政府的话语实践,
-
权力,身体与自我
-
作者:
黄华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后现代主义
女性主义
福柯
-
描述:
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普通妇女运动的范畴,即超出了单纯要求男女经济、社会地位平等的目标,成为向西方传统思维模式、文化观念发起的一场猛烈的攻击和挑战。自20世纪60年代起,女性主义理论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女性主义各流派活跃在哲学、社会学、文学舞台上,呈现出多元并存的... >> 详细
-
美国价值观澄清理论研究
-
作者:
安钰峰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价值观澄清
基本原理
美国道德教育
品格教育
实践策略
-
描述:
本文首先在序言里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论文写作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 正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美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当时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化,包括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反正统文化运动以及越南战争等问题出发,分析了价值观澄清理论(Values Clarification,以下简称VC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剖析了VC理论产生的四大主要思想来源----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的经验主义道德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
-
“大跃进”时期农村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历史考察
-
作者:
郭省娟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农村妇女
大跃进
-
描述:
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当时伴随着全国跃进形势的高歌猛进,妇女工作方针的激进“左”转、强大的意识形态宣传与动员,“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成为社会主流话语,深入人心,同时随着人民公社和公共食堂的建立,广大妇女摆脱了家务劳动的束缚,这就为其走出家门更广泛、更深入地参加生产劳动创造了条件,妇女大规模地投身到了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中。 “大跃进”时期,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纷纷走出家门热情饱满地参加各项社会生产劳动,正是由于对生产劳动的广泛参与,她们逐渐由辅
-
高校教师薪酬体系相关问题研究
-
作者:
宋莉芳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校薪酬
延期分配
绩效考评
性别差异
-
描述:
教育发展状况,是影响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知识型员工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新世纪的竞争,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高校教师的薪酬制度是影响高校人力资源配置和配置效果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于吸引和稳定教师队伍,激励高校教师,提高高等学校综合竞争力、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高校薪酬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展开的研究。 全文共计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选题
-
生存在边缘
-
作者:
刁曼云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边缘”生存
形象
父权社会
话语权
-
描述:
夏洛特.勃朗特(1816-1855)是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女作家之一。 她的作品《简•爱》(1847)发表后立即获得巨大成功,获得大多数批评家和读者的好评,被很多人认为是经典女权主义作品,许多评论家都从女权主义理论的视角给于高度赞誉。它的成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体裁的恰当选择和不同的信仰能够相互容忍的宗教形势是分不开的。但是,由于受基督教,父权社会以及殖民帝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并且随着女权主义批评的深入和后殖民女权主义的发展,从女权主义的反抗父权社会的彻底性和坚定性来看,并且运用后殖民主义和后殖
-
论《女性神秘》在美国妇女第二次解放运动中的作用
-
作者:
蒿琨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神秘》
美国妇女解放运动
-
描述:
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爆发于20世纪60年代。这场女性主义运动是在美国60年代风起云涌的各种社会运动中应运而生的。 很多学者认为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和学生运动给予美国妇女很大的启发,并为妇女开展他们的运动提供了榜样。 但是对美国妇女在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中的精神指导因素却很少有学者提到。 1963年,美国女作家贝蒂•弗里丹出版了《女性的神秘》一书,在书中贝蒂指出了美国妇女在二战后所受到的精神困惑。 这本书剖析、批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社会广泛宣扬的女性观。 贝蒂指出美国社会把女性限定在家里、
-
论多元文化下澳大利亚走向两性平等的阻碍
-
作者:
董明毅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平等
多元文化
-
描述:
妇女地位问题,一直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世界各国,不论强大弱小,富裕贫困,妇女问题都是不可忽视的。没有妇女地位的提高,没有妇女境况的改善,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进步。争取人权如果失去了妇女地位这重要的一半,也就不能求得其真正的意义。妇女平等,在某种程度上说,对全人类寻求更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多种族和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的社会特点。在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里,妇女地位和两性平等越发显得重要起来,同时,妇女地位的确立和改善,两性平等的进程,也会受到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影响。
-
台湾政治转型中的社会运动研究(1980--2000)
-
作者:
龙虎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过程
社会运动
台湾
政治转型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台湾社会,既经历了政治转型跌宕起伏的过程,又见证了社会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尽管民粹主义泛滥,金权政治盛行,统独论争难休,族群分裂加剧,这些在台湾民主化进程出现的诸种问题使得台湾民主前景黯淡,但无可否认的是,台湾确实在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的情况下,相对成功地实现了从威权体制到现代民主体制的转型。 台湾威权体制转型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成为台湾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基本形成了结构解释理论和行动解释理论两大阵营。综合各家学说,持结构论的学者认为,长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限定了民主化的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公共政策分析
-
作者:
刘丽珍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意识
公共政策
-
描述:
在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性别问题凸现出来。社会性别理论关注男性与女性的社会性别差异,关注男性与女性和谐的共同发展,其独特的性别分析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并从理论与实践上促进社会发展。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和女性主义的兴起,在妇女与发展领域兴起了关注社会性别的理论流派和相应的政策模式,即妇女参与发展、妇女与发展以及社会性别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推动着妇女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社会性别理论从产生开始就发挥积极作用,它已普遍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并由学术领域逐步进入公共政策领域。将社会性别理论纳入决策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