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职业女性形象设计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 王红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形象设计   素质教育  
描述: 对当代大学生形象设计教育的研究显示,职业女性形象设计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的形象意识、沟通意识、竞争意识的塑造和相关能力的培养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
当代女性文学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
作者: 唐长华   来源: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文化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创作主体   女性生存状态   女性主义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应站在生态文化高度,发挥女性在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中的作用和价值,强调社会生态中的男女平等和协同合作。从女性创作主体、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生态女性主义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看,女性创作主体从女性自然天性出发,对自然万物体现出了浓厚的生命关怀意识;当代女性文学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凉命运和心灵苦痛有充分自觉;生态文化建设为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中学语文古诗文中女性价值观的发展和女权思想的酝酿
作者: 石瑞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价值观   女性主体建构   女权意识   女性主义   双性共建  
描述: 中学语文古诗文中所涉及到的女性形象,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女性形象的大半,是女性形象的大汇编和大展示,也是对女性历史的一个概括。今天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女性又面临着许多新的社会问题,遇到了新的生存尴尬。因此,女性的成长需要榜样的牵引,寻找历史上的榜样以便支持女性为自我的价值和权力定位,是全社会都应该十分关注的课题。 女性们曾经经历了母系氏族时代的荣光与辉煌,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便是女性以天下为已任、自立自强的真实写照。但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命运,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
格拉斯佩尔笔下悲怆的女性世界
作者: 杨金才   王育平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戏剧   格拉斯佩尔   女性情谊   追寻自我  
描述: 剧作家格拉斯佩尔活跃在20世纪初的美国文坛。作为一名女性剧作家,格拉斯佩尔在自己的作品中刻画了众多生活在困境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女性之间的情谊以及妇女对自我和生命意义的追寻,发20世纪美国女权运动之
新时期女性主义小说创作论
作者: 金文野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性主义小说   女权意识  
描述: 新时期以来的女性主义小说创作,侧重通过女性人格的主体性建构来张扬女权意识,追求性别平等。在这种主体人格的建构当中,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纷纷从扁平走向立体,从单纯走向复杂,由被动走向主动,由欲望对象走向欲望主体,成为有个性、有思想、有追求的与传统女性判然有别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女性,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女性解放和女权发展的新景观。
伍尔夫女权主义文学观论
作者: 张雪梅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话语   "双性同体"   女性话语   女性文学传统   男性文化霸权   男权制  
描述: 伍尔夫作为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女权主义批评家,系统地将女权主义思想引入妇女文学批评,为妇女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文学观包括,女性文学具有自己的文学传统理论,女性写作需要建立自己的文学话语理论和"双性同体"的创作理论三个方面。伍尔夫开启了女性文学理论的先河,并为其后各女权主义流派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简·爱:女性白日梦的化身
作者: 白长泉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卑   白日梦   简·爱  
描述: 《简.爱》问世以来,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一个既自尊又自卑、既激进反抗又妥协迎合男权社会的女性形象,并赋予她巨大的激情和基督教新教道德伦理观念,在一系列不寻常的情节发展之后,终于获得了幸福。简.爱是作家理想化了的自我,她的故事是浪漫的、成人版的灰姑娘童话,作家通过虚构实现了女性获得幸福的梦想,从而引起了女性读者的共鸣。
婚姻压力损女性心脏
作者: 秦红群   来源: 家庭医学杂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脏   心脏病   婚姻压力   女性  
描述: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工作压力过大会影响身心健康,而婚姻即便是不良婚姻,对健康影响不大。然而,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婚姻压力对心脏有害。瑞典研究人员对300名曾经心脏病发作或出现剧烈胸痛的女性研究后发现,与婚姻较幸福的女性相比,遭遇不良婚姻的妇女所面临的潜在心脏病风险是前者的3倍。相反,工作压力并不会危害女性心脏的健康。
浅析“第三类女性”报道及其困惑
作者: 鲍海波   郭敏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男性话语   女性意识   歪曲   女性自我   边缘状态   媒体   困惑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描述: 长期以来,在以男性话语为传播中心的大众传媒领域,女性报道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媒体中的女性形象被有意无意地歪曲。近年来兴起的所谓“第三类女性”报道是以介于家庭妇女与职业女性之间的“第三类女性”为对象的报道,她是男性理想中女性形象与女性自我理想形象的融合。这类报道对于在大众传媒中重新建构女性形象、维护男女两性平等、女性意识发展与深化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从另一层面看,“第三类女性”报道所引发的女性的角色困惑、认知危机和目标迷惘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反思。一、传媒的“第三类女性”报道长期以来,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一部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杨慧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解放   毛泽东   思想   中国共产党  
描述: 妇女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毛泽东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直接提倡者和领导者。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指引中国妇女运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占人口半数的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切实的改观。 本文全面考察了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脉络,系统论述了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思想的基本内容:妇女被压迫的根源、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妇女的权利、妇女解放的道路、妇女解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及妇女运动的主力军和领导力量等等,总结了毛泽东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要成
< 1 2 3 ... 10 11 12 ... 118 119 1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