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7 条
-
试析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男性隐退”现象
-
作者:
王小玲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流文化
男性隐退
女性文学
-
描述: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文本中的男性,大多是缺席、失声、沉默的被阉割或者只能从事洗衣、烹饪等女性化职业的刻板形象,这种男性隐退的现象是主流文化压抑下的产物。
-
试析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男性隐退”现象
-
作者:
暂无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流文化
男性隐退
女性文学
-
描述: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文本中的男性,大多是缺席、失声、沉默的“被阉割”或者只能从事洗衣、烹饪等“女性化”职业的“刻板形象”,这种 “男性隐退”的现象是主流文化压抑下的产物。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女性的装束与身体
-
作者:
叶柳青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魅力
自我主张
健康美
身体表现
职业妇女
西式妆扮
摩登女性
-
描述: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风潮席卷日本,随之而来的西洋文化与传统文化彼此冲突又互相吸收。这一过程可以从当时女性形象的剧变中体现出来。女性穿洋装、烫发、美容、化妆、将自身的魅力展露无遗;同时,她们还参加体育运动以提高健康水平。另外,在西方女性自力更生思想的影响下,日本出现了职业妇女热潮。这种装束的变化与身体的表现,正是现代主义的产物“摩登女性”所象征的,可称之为“摩登女性”现象。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只关心摩登女性的外表装扮,而且往往从男性、知识分子的角度去定义她们,却忽视了“摩登女性”为了对抗男性话语权,通
-
《他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身份建构研究
-
作者:
杨彩云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小说创作
《他们眼望上苍》
人物形象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也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他们眼望上苍》描述了黑人女性詹妮反抗白人至上主义、父权思想的压迫,追求并实现自我的一生,创造了一个在白人意识及父权思想统治的社会里寻求自我身份的黑人女性形象。 本文借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结合非洲宗教与西方基督教之间的差异,分析黑人女性詹妮在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压迫下寻求并重新构建自我身份的艰辛过程。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认为黑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西方传统中的二元对立观点。黑人妇女要想获得解放,
-
论谢泼德戏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嬗变
-
作者:
孙宏宇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谢泼德
嬗变
女性人物
-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萨姆·谢泼德的《牛仔嘴巴》、《被埋葬了的孩子》、《情痴》及《心灵的谎言》四部戏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嬗变过程。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女性运动如火如荼进行时,谢泼德开始戏剧创作并将成长背景及个人经历的影响融入其创作,尤其是对女性人物的塑造及两性关系的探索中。由边缘角色到中心主角,由单一到饱满,由在父权社会下被动适应以求生存到主动追求独立人格、探索两性关系的新出路,这些女性人物既记录了谢泼德对女性以及两性关系越来越深刻完整的认识,也见证了他在女性创作上的日臻完善与成熟。谢泼德自始至终对女性
-
加拿大汉学家方秀洁对明清知识女性的研究
-
作者:
刘文婷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方秀洁
知识女性
女性主义
主动力
-
描述:
本文介绍了加拿大汉学家方秀洁在明清女性研究领域作出的成就,并通过与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比较,总结方秀洁的研究重点和研究特色,提出其中值得借鉴之处。 方秀洁的学术视野广阔,她对明清时期知识女性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女性主动力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以女性写作的文本为考察材料,采用社会学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二是对女性作品的文学研究;三是针对女性诗选的地位的研究。 在对女性主动力的研究中,方秀洁通过考察明清女性写作绝命诗的现象,认为主动力并不一定要在对男性权力的反抗中,当她们努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多里斯·莱辛的《金色笔记》
-
作者:
刘贺
来源:
东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女性
多丽丝.莱辛
女性主义
-
描述:
多丽丝.莱辛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她创作了许多作品。在她的小说中,她描述了许多聪明的,有探索精神的,对现有社会秩序有反叛精神的女性。《金色笔记》——她笔下最著名的作品,被誉为妇女运动的圣经。作为一部描写女性成长和女性解放的作品,这部作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被不同的批评方法研究。本篇论文试图用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这本小说。在第一章,简单介绍了多丽丝.莱辛以及她的作品,《金色笔记》,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文学实践,对《金色笔记》这部作品的女性主义评论,以及论文的写作意图。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女性主义的发
-
铁凝与莱辛小说女性意识与人性关怀比较研究
-
作者:
杨晶晶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建构
女性意识
人性关怀
小说比较
莱辛
铁凝
-
描述:
被视为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坚人物的铁凝与2007年英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都是本国享有广泛影响的作家,其小说创作关怀女性人生与历史命运,在对女性身体、心理乃至精神世界的探索中表达出一种具有性别共通性的女性意识,同时,她们又将这种基于女性的观察与思考延展到关注人类生存状态,对人类人性进行“美”与“丑”的审视,在对人性的深入开掘与情感召唤中获得精神上的共鸣。本论采用平行比较的方法,从女性意识和人性关怀角度对铁凝与莱辛这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中、西方女性作家进行平行研究,发掘其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
-
“80后”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
-
作者:
贾辉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就业
性别歧视
原因与对策
“80后”女大学生
-
描述:
“80后”大学生资源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我国21世纪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经济持续上升的同时,“80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日益严重,“80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
-
女性主义建筑理论的几个面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
作者:
TENG
Jingru
滕静茹
来源:
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建筑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建筑理论
设计思想
建筑教育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建筑理论是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波妇女运动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在西方学术界已经“枝繁叶茂”。本文是将女性主义建筑理论引入中国的一种尝试。本文围绕“建筑过程”的三个核心要素(设计者、设计过程、设计成果),分析了西方女性主义建筑理论探讨的多个主题。围绕“设计者”包括:发现女性建筑师的历史和贡献、建筑教育中的女性学生和对建筑教育的反思、职场女性建筑师的生存状况;围绕“设计过程”,包括女性主义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围绕“设计成果”包括:关注某些建筑类型及新建筑类型的创建、建筑及空间的性别隐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