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165 条
-
海男代表作故事梗概
-
作者:
海男
来源:
红豆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性
中断
秘密通道
故事
男人
叙述
女性文学
心灵
代表作
清洗
-
描述:
《女人传》写了“一个女人的成长史”,那些来自身体本身的思索,那些心灵秘密通道的展开与中断,那些个人对时间的抵抗,那些在岁月的清洗中残存的诗性,经由海男优美的叙述被尖锐地提出。它传达出了文学可能具有的美,以及对人类内心的关切。——谢有顺
-
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倒须眉——李清照新论
-
作者:
张柟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文学
艺术创新
话语权
-
描述:
概观李清照生平创作,特别是其词作的语境特征、语义特征和视界取向,与其他诸家比较,李清照以其特立独行的艺术个性对传统的女性文学批评观念反弹琵琶,从而确立"婉约词宗"的不拔地位,努力实现女性文学悲剧的超越。
-
“五四”文学星空中的瑰丽彗星:石评梅与她的文学创作
-
作者:
段崇轩
来源:
娘子关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彗星
爱情悲剧
石评梅
文学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
高君宇
庐隐
现代女性文学
五四
-
描述:
发现石评梅石评梅,一个响亮、高洁、冷艳的名字。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开创时期的著名女作家,与当时十分活跃的冰心、庐隐齐名,为缔造现代女性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积极创办、编辑文艺报刊,参与革命文化活动,在时代大潮中推波助澜;她挚爱
-
两性间的互动实例研究
-
作者:
陈楠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相互作用
批判的话语分析
交际能力
性别
-
描述:
关于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很多著述.近半个世纪以来,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领域的学者们围绕性别和语言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这些研究不仅反映了社会语言学对传统语言学的挑战,而且也反映了女性研究向传统认知男女方式提出的质疑.两个领域的学者们一
-
山东省志 11 妇女团体志
-
作者:
任月英
山东省地方史志纂委员会
来源: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山东省
1994
1919
地方志
妇女组织
概况
-
描述:
本书记述了自1919年至1994年山东省妇女团体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妇女参加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妇女维权及儿童工作等。附有山东省妇女运动大事年表、女烈士简介、重要历史文献选编等。
-
广告中被消费的性别形象
-
作者:
韩素梅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形象
消费
性别
-
描述:
女性主义对广告等大众媒介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媒介中女性形象被歧视、被贬抑以及角色定型等方面,由此分析性别模式中存在第一性与第二性不平等现象;但是多数论题中隐含着性别的二元对立倾向,即女性处于第二性是由男性掌控的话语权所致。就文化批评而言,这种分析是切中要害的;但就传播本质而言,广告是一种说服性和营利性的传播,它的文化意味更多地决定于其商业运行规律,在此背景下,广告中的社会性别意识,便由文化批评所应有的合目的性变成了商业运行的手段和方式。对广告的文化批评如果只是在文化的层面进行,把女性在广告中被贬抑和定型化现
-
凌叔华小说创作的思想意蕴
-
作者:
林晓霞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意蕴
小说创作
凌叔华
-
描述: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凌叔华小说创作的思想意蕴 :一 ,几组女性形象及其意蕴 ;二 ,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反差 ;三 ,爱国主义思想主题。
-
罗怀臻戏曲创作的推陈出新
-
作者:
叶志良
来源: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
历史剧
戏曲
-
描述:
罗怀臻是当代著名戏曲作家,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他将自己的眼光锁定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之上,努力探求传统戏曲的“现代化”和“都市化”,以哲理寓言化的方式关注历史和现实。
-
海岩小说主题论
-
作者:
纪海龙
来源: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无常
真善美
悲剧意识
海岩小说
-
描述:
海岩小说体现了对真善美价值取向的推崇与追求 ,在作品中 ,他塑造了一系列美好的女性形象 ,赞美了纯真的爱情 ,歌颂了崇高的英雄主义精神
-
撕裂灰色婚姻的面纱——解读池莉小说《云破处》的内涵及叙事
-
作者:
程瑛
来源: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池莉
破坏性女性形象
传统叙事手法
告别
《云破处》
否定
-
描述:
文章通过对池莉小说《云破处》的解读,揭示舒缓、平和、宁静生活所掩盖下的人生的灰色和真实,认为它彻底否定了男权神话、推出了破坏性女性形象、告别了传统叙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