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色素斑的成因及其治疗
作者: 江沁   来源: 第八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黄褐斑   皮肤病   雀斑   色素斑   色斑成因   色斑治疗  
描述: 人们都很希望自己的脸白皙、光滑、靓丽,尤其是女性,可偏偏有些色素性皮肤病却长在脸上。这种症状虽无大碍,但它破坏女性形象的完美,影响生活质量,特别是对职业女性的形象和工作影响更大。最常见的色素斑有两种:一种是黄褐斑,另一种是雀斑。本文就色素斑的成因、治疗与预防等方面作些探讨分析,愿为女性消除这类症状,正确保养皮肤提供些有益的帮助。
双重误读中的她们: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影像形象研究
作者: 单晓红   曾真   张颖   来源: 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影像形象   视觉信息   电影电视媒体   云南少数民族  
描述: 影像,日本的宫川洋与渡部睿在《图像电子学基础》中说:pictorialimage是人类为了通过视觉获得信息而制作的东西”,“就是用任何技术手段将人或物重现为二维(或三维)画面的视觉信息”。本文特限定“影像”为电影电视媒体中的视觉信息。本文讨论的云南少数民族女性形象,是此类影像载体所运载的内容,而内容分析的对象,也主要是出现不同时期的电影和电视中的形象。
从文学语言角度解读《母亲》和《魍魉世界》中的母亲形象
作者: 王丹红   来源: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多彩画卷——丁玲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丁玲描绘母亲的作品为数不少,在其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文学语言的角度分析她笔下的母亲形象特征,还是很有价值的新课题。在此尝试以《母亲》关于放足的八个自然段、曼贞回忆故乡的一段及其《魍魉世界》中因为我终于……黯然良久一段为例加以分析,探讨母亲形象的变化。《母亲》写于1932年,丁玲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塑造了二十世纪初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写出了她们的艰难处境
隆乳手术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 刘立刚   武勇进   来源: 第三届中国医学美容学术交流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由于先天的乳房发育不良,乳房过小,甚至胸前平坦的类似男性,的确影响着女性的自信心,再有因为内分泌紊乱造成的乳房萎缩亦影响女性的形象.随着科技的发展,隆乳手术已达到安全、快速、效果立杆见影,形态、质地自然,手术的切口疤痕隐蔽的效果.现有的隆乳手术已有三种手术切口位置、两种隆乳假体置放部位,即腋窝内、乳房下皱襞、乳晕边缘3种切口,胸大肌上和胸大肌下两种置放隆乳假体的部位.选择...
商晚筠小說中的女性與情色書寫
作者: 陳鵬翔   来源: 2003年东南亚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商晚筠   情色书写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这篇论文主要在探讨商晚筠小说中两个尚未受到深刻探索的题旨/书写:女性与情色,这两个课题跟作者自身的身分、性向与关怀,隐隐然是有些本质上的关联的,虽然作者在好几次受访时,都一再强调,作家在创作时,最好是能把自己的身分「隐去」,变成一个「中性人」。这麽说来,书写之所出(即文本)显然跟她的「剖白」是有些扞格的,这益使得我的研究有特别的意义。
注视樊篱的目光——王蒙与女性写作文本
作者: 胡辛   林云   来源: 多维视野中的王蒙——第一届王蒙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王蒙小说   当代文学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对王蒙与女性写作文本进行了分析。女性写作的细雨在几千年的男性中心社会里是难以搅起惊涛骇浪的,但20世纪80年代女性文字细雨的呼喊却分明掀起了第二次浪潮。王蒙以师者敏锐的目光和兄长的关爱胸怀,始终洞察着当代女性写作的种种状态。80年代初,弗吉尼亚·伍尔芙《一间自己的屋子》的呼号,西蒙·波娃《第二性》的呐喊,已隔膜着岁月的距离;创建于60年代的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学科,绚烂多姿的喧哗与骚动尚未越洋过海。但是,王蒙却已注目最早的细雨的飘落,为“方舟”一隅中的“四个四十岁的女人”的寻觅和追求,给予了理解和支撑
论林黛玉形象的文化意蕴
作者: 李兢兢   来源: 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璀璨夺目的女性形象,在她身上闪耀着作者曹雪芹理想与智慧的强劲光芒,她孤傲、脱俗、真纯的鲜活个性与对独立人格及价值的追求,使她成为文学史上所有女性形象中最独特的一个。她体现着中国文人丰富、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追求,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历史文化进步的折光。
丰满的性格 丰厚的意蕴——论贾母
作者: 冯子礼   来源: 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也难怪贾宝玉喜欢女儿,《红楼梦》之前的叙事文学给我们提供的较有影响的女性形象基本上是少女或少妇。文学画廊中的老年女性形象不仅贫乏,而且十分干瘪,无论是美的还是丑的,她们不是封建节义的化身,就是可憎的单调的卫道者。岳母、孟母、吴母(《吴汉杀妻》)、焦母(《孔雀东南飞》)、崔母(《西厢记》)、陆母(《钗头凤》)等等,不是神便是魔,没有个性,没有血肉,没有人情味……这种情况到了曹雪芹才有了根本
浅析色素斑的成因及其治疗
作者: 江沁   来源: 第八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人们都很希望自己的脸白皙、光滑、靓丽,尤其是女性,可偏偏有些色素性皮肤病却长在脸上。这种症状虽无大碍,但它破坏女性形象的完美,影响生活质量,特别是对职业女性的形象和工作影响更大。最常见的色素斑有两种:一种是黄褐斑,另一种是雀斑。本文就色素斑的成因、治疗与预防等方面作些探讨分析,愿为女性消除这类症状,正确保养皮肤提供些有益的帮助。
女性与审美:选择中的困惑与冲突——换一个角度看郭沫若历史剧
作者: 周海波   来源: “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本世纪初,郭沫若就曾潜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的诗行热情赞美女性的伟大: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的确,对于这位浪漫诗人来说,女性的诱惑力之大,使他在为之追求的文学事业中,一直不倦地以他全部天才歌赞着女性的魅力。可以说, 郭沫若全部的文学创作意识,常常为那些风姿绰约的女性形象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