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917 条
-
『雨月物语』研究――以人的爱欲为探讨中心
-
作者:
李欣伦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执念
悲剧
男尊女卑
两性的角力
爱欲
-
描述:
江户时代中期的国学者上田秋成,受到中国白话小说的影响,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雨月物语』。它是日本怪异小说的白眉,更是泉镜花、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林芙美子、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等等日本近代以及现代名作家所爱读的文学名着。 被一般读者认为是男性文学的『雨月物语』是由五卷九篇构成的短篇作品集。其中,安排有女主角登场的篇章,只有「浅茅が宿」、「吉备津の釜」与「蛇性の婬」三篇;而描写男性同性之间的爱欲与情谊的篇章有「菊花の约」与「青头巾」两篇。这五篇作品的怪异性都不脱鬼怪的出现,也都明显地提到主角之间「爱」与「
-
经前症候群在台湾的建构过程与性别政治,1950-2006
-
作者:
陈莹娟
来源:
高雄医学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经前症候群
医疗论述
性别政治
医疗化
女性身体
-
描述:
本研究採取論述分析的方式,藉由報章雜誌、醫普書籍、學術期刊等文本材料,來描繪「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這個現代西方生物醫學概念,在台灣特定歷史社會脈絡裡的建構發展;同時,探究經前症候群醫療化過程裡,性別、醫療、身體三者之間相互形塑的關係。 早在1950年代,台灣的報章雜誌裡就有零星翻譯自國外的經前症候群文章,然而,當時它並未立即成為通用的知識。直到1970年代以後,女性的經前變化,才由過去零碎、重疊、本質化的身體現象,逐漸轉變為整體、獨立、病理化的經前症候
-
当代商贾历史小说研究:以《胡雪岩全传》 《白银谷》 《乔家大院》为中心
-
作者:
张琳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价值
人物形象
当代商贾历史小说
-
描述:
本文以当代商贾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探究此类小说在创作方 面的成就,在文化方面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第一章综述了当代商贾历史小说的观状, 分别从文学渊源、作者、读者、作品四个方面陈述了当代商贾历史小进兴起和繁荣的 原因。第二章从对具体作品的解读出发,将当代商贾历史小说人物形象分为巨商形象、 巨商周围的商人群体形象、巨商身边的女性形象和巨商结交的达官显贵形象四类进行 分析,探讨了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得与失。第三章则在人物形象分析的基础土: 阐述了作品及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
失败的爱:从心理主义角度解读《无名的逑德》
-
作者:
安梅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国文学
托马斯·哈代
《无名的裘德》
小说风格
-
描述: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十九世纪末英国文学史上一名伟大的小说家、诗人。他的小说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他最初是一名建筑师,但是他通过自己奋斗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在他一生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所表现出来的对世界的独特的看法,以及对人的本性的敏锐的洞察力使他的作品百年来经久不衰。 第一章主要介绍哈代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背景,哈代生活在一个新旧社会交替的转折时期,现代主义带给人们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地位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第二章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哈代本
-
人性的探究--评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
作者:
黄颖彧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探究者
人性
-
描述:
《傲慢与偏见》里达西先生与伊丽莎白小姐之间的爱情故事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尽管小说展示了婚姻、家庭这些普通而古老的主题,但是仍能不断从中发现新意。这本小说曾经被视为父母必读书籍,但是这本书并非是专门写给父母或者女性读者的。这本小说是写给那些愿意做探究者的人看的。简•奥斯汀的人物塑造技巧是高超的。有时候,她只是勾勒出处于静止状态的人物,有点儿像是在画静物画。但是,有时候简•奥斯汀又像是个导演,她安排绅士、小姐们走上舞台去表演。简•奥斯汀在她的小说中,有意地避免大量的自然风
-
流動的現代性符號— 法蘭西.畢卡畢亞1913-1920年的機械作品
-
作者:
賴美杏
来源:
国立中央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達達
現成物
機械肖像
性意象
現代性
-
描述:
對於20世紀初的現代藝術家而言,現代性的體驗成為藝術表現中的重要課題,而「機械」的主題也始終帶有無窮的吸引力。法籍藝術家法蘭西.畢卡畢亞在1913年至1920年間所創作的機械作品,便展現了現代藝術家對於動盪世紀初的獨特感知與意識。這些機械作品不僅展現了藝術家與現代性互動的獨特典範,機械作品中模擬兩可的性別意象與突出的現成物特質,更不斷地跨越機械與身體、男性與女性、藝術與非藝術之間的既定界分,促成了意義的流動。機械作品對於既有分野的逾越,也使得這些機械型態體現了相當特殊的意象與現代議題,目前對於這些作品,學
-
灰姑娘的身份寻求---对《中国灰姑娘》的原型分析
-
作者:
郭霞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灰姑娘原型
他者
书写
-
描述:
“灰姑娘”可谓是世界上流传最广,最受人们欢迎的民间故事,从《格林童话》到瓦尔特•迪斯尼的卡通电影,“灰姑娘”超越了时间、地点和民族的限制走进了更多人的世界里。而“灰姑娘模式”大多便是“生活的磨难---邂逅王子---爱的波折---爱情大团圆”。其作为文学的创作原型,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异彩纷呈而又万变不离其宗。马严君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崛起的华裔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同时也是她的自传体小说《中国灰姑娘》讲述了作者从幼儿园到十四岁的辛酸往事。由于备受继母的虐待和歧视,她是一个典型的灰姑娘,却有着不同
-
论海派都市文学的市民世界
-
作者:
刘军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文学
张爱玲
新感觉派
市民
居室经验
街道经验
-
描述:
当代中国城市的发展,使得都市小说的表现形式也愈加驳杂丰富起来。我们回顾现代文学史上的海派都市小说,由横向纵,由“街道经验”向“居室经验”,对以新感觉派和张爱玲的创作为代表的海派都市文学进行研究,分析他们由“新奇”走向“传奇”的都市市民世界,以期获得对当代都市文学的发展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主体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上海现代都市化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析传统市民与现代市民的不同之处,阐释现代都市与现代市民对传统的继承与超越。梳理海派文学的源流,为后面的行文作铺垫。第二部分:通过“街道经验”、“女性形象”和
-
中国十七世纪人情小说的性属主题研究
-
作者:
彭体春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Shizi
yang
Gender
Worldly
novel
Yin
Hou
-
描述:
本文将阴阳理论与性属理论结合,以性属分层的性属研究方法,用文本细读与文化分析相结合的问题研究范式,将中国十七世纪人情小说中的性属主题置于中国文化语境下进行研究。 中国十七世纪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文学均发生了一些重大的改变。阴阳关系所内蕴的性属关系也在此期复杂化,具体表现为中国十七世纪出现了一批表征性属关系阴阳颠倒的人情小说,在这批小说中性属主题极为明显。 然而,这批小说中对性属关系的表征,未能引起学界充分而深入的关注。现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对于女性形象的分析而忽视这一问题之下的两性互
-
时代、个人与主体价值的艰难选择
-
作者:
鞠新泉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矛盾性”
个人
主体价值
-
描述:
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茅盾是一个复杂的文学创作主体。本文提出茅盾小说中的“矛盾性”问题,涵盖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茅盾小说中并存着对现代化进程的理性书写和超越时代的人文主义的思考,在对时代的描写上,茅盾既坚信现代革命进程,又从时代的幻景中走出来,通过人物心理,细腻描绘了现代社会之于人心与人生的压迫。这种看似时代文学主流之外的思考是茅盾综合地整合“五四”传统与西方现实主义内在精神的结果。而通过对现代社会的疏离,茅盾小说中最终出现了现代伦理外的“孤独的精神个人”。《蚀》中的“时代女性”形象与《子夜》中吴荪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