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维吾尔族的电影艺术创作
作者: 哈尔木拉提.依明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电影艺人   维吾尔电影文学   发展阶段   人物   叙事结构   主题   蒙太奇   女性形象   维吾尔电影艺术  
描述: 本文中作者通过1959年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绿洲凯歌”为起点到2005年的“吐鲁番情歌”为代表的以维吾尔族生活为题材的影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电影在新疆的产生,维吾尔电影艺术的形成及发展阶段,各发展阶段代表性电影的主题特点、叙述结构、电影艺术家的创作风格、维吾尔电影文学发展状况以及女性形象在维吾尔电影中的转变等问题。 本文分三章,绪论中简要介绍了该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到目前为止已有的研究成果。作者着眼考虑维吾尔电影艺术研究领域中还没有概论性著作的一面,以维吾尔电影艺术的宏观论
张祜诗歌与唐代文化
作者: 金文佳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接受史   佛道   张祜   乐舞   女性  
描述: 张祜是自中唐入晚唐这一段时期中的一位著名诗人,有五百余首诗歌传世。近二十年来,学界对张祜有所关注,取得不少成果,但仍留下很多可深化、可拓展的空间。本文从第一手文献资料出发,重在从文化学角度解读张祜的诗歌作品,探询其妇女观、宗教观和艺术观等,从而揭示其社会文化意义;此外,本文对张祜交游情况、张祜诗歌接受及其版本源流的考证,亦对已有研究有所补充。 全文由绪论、正文和余论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对近二十年张祜研究进行学术史的梳理,以便为本文的撰写提供学理基础和视角参照,由此确立本文研究的重点、思路和方法。 第
论《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系列电影的三个模式
作者: 鲁茜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动画片   模式   系列电影   《名侦探柯南》剧场版  
描述: 论文以《名侦探柯南》截至2008年12月前上映的十二部剧场版(以下简称为柯南剧场版)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其背景情况,其次分析了片中的三个模式。 第一个模式叙事模式的研究,先梳理了既有的一些叙事理论,然后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归纳了柯南剧场版的六个情节环节,总结了其中空间的近距分离、时间的“时间重叠”、不同视点切换的模式,以及这三点对建构影片悬念产生的作用。 第二个模式人物塑造模式,把人物塑造区分为人物的内在生活和外在生活两方面,分别研究了柯南剧场版中女性形象和特色语言对人物外在形象塑
论《儿子与情人》中男权的衰弱
作者: 李强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衰弱   女权主义   劳伦斯   工业革命  
描述: 本文分析的文本《儿子与情人》是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第三部小说,也是他的第一部成名作品。这部小说被誉为英语小说中的拓荒之作,并己成为被最广泛阅读的英语小说之一。以前对这部小说的评论多从女性角度来分析的,本文将从男性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不难发现,劳伦斯在描述当时社会背景及人物关系时流露出男性衰弱这一想法。我们注意到工业革命严重损害了莫瑞尔的身心健康,使其丧失了男人应当有的活力;威廉为了生存,结婚,不得不拼命工作,最终劳累过度而死;而保罗进入工厂大门一霎那就好像进入了龙口,而龙也是凶残,贪婪
孙犁小说新论
作者: 刘苗苗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孙犁小说   “现代”意义   田园诗   生态美  
描述: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中,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开创一个新文学流派的作家并不多。而孙犁则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从40年代至今,孙犁的小说更是以其对美的追求而令人常读常新。但既有的研究习惯于对其创作风格、审美追求、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等方面进行阐释,虽然时有进展,但一直缺乏理论、视角与方法方面的更新。本文试图从生态美的角度对孙犁的当代小说进行阐述,以期能够拓展孙犁当代小说的研究视野,使得孙犁小说研究更为丰富和完善,从而更新孙犁小说的研究。在本文看来,孙犁小说的
论谭恩美的文化身份观及建构
作者: 龙锦辉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谭恩美   建构策略   文化身份观  
描述: 本文是针对谭恩美的华裔身份观及其建构策略而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研究,通过对谭恩美的五部小说的文本分析,对其身份认同进行整体观照,概括出她的华裔女性观和华裔身份观:即和谐平等和流动多变的文化身份。通过分析其运用的叙事方式来研究她的建构策略,以凸现谭恩美表达身份认同的个性特征。全文共分五部分:引言部分回顾了美国华裔的历史、文学发展史以及学术界在文化层面对他们的关注,总体描述了目前学术界对谭恩美作品的研究状况,阐述了笔者对此选题的意图和研究方法。第一章追述了美国华裔对文化身份认同的历史和嬗变。本章分三节,第一节简
梁辰鱼《浣纱记》西施形象新探
作者: 张艳萍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梁辰鱼   英雄气概   凡人魅力   西施  
描述: 西施的故事经久流传,从古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西施的形象也在人们的文学视野和生活视野里不断发生变化,然而,时至明代梁辰鱼笔下的西施形象却是对以往西施形象存有争议的一个完美论断——西施是一位集凡人之美与巾帼英雄于一体的形象。这一论断的得出是通过对西施其人有关记载的考察、对西施形象的演变、作者梁辰鱼所处时代背景及生平经历的探究,并将《浣纱记》中的西施与《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剧中女性形象加以对比,来说明西施形象的凡人魅力;以及将《浣纱记》中的西施与《救风尘》中的赵盼儿、《雌木兰》的中木
新世纪湖北作家底层写作浅探
作者: 谢琛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底层意识   底层写作   叙述模式   地域色彩   湖北文学   人物形象  
描述: 新世纪以来,湖北作家方方、池莉、刘醒龙、陈应松、晓苏、叶梅、姚鄂梅、刘继明、张执浩等人相继投入到底层小说的书写之中,还有沈虹光的话剧、田禾的新乡土诗歌等也直接介入底层写作浪潮。湖北作家的底层写作,以其创作实绩,对新世纪底层文学潮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本论文以湖北作家的底层小说创作为中心,探讨湖北作家在底层写作上的外部表征与内在模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首先,以湖北作家底层写作对象为目标,研究文本中出现的底层人物形象系列。他们分别是:农民与农民工形象系列、城市小市民形象系列、底层女性形象系列、基层
“易卜生主义”与五四新文学
作者: 王丹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被损害民族文学   易卜生主义   五四新文学   误读  
描述: 易卜生及其作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东西方文学家和理论批评家的不断阐释和建构,其中从意识形态角度建构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易卜生主义”,在西方的语境中以肖伯纳的建构最为有名,在中国的语境中则以胡适的建构最有影响力。五四时期,在所有翻译过来的西方文学大师中,易卜生无疑是极少数对中国文学思想和创作技巧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者之一,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五四运动的主将胡适为《新青年》编辑的“易卜生专号”中见出。而易卜生却被当作一位预示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崛起的革命思想家而鼓吹着,由于鲁迅、胡适等新文学运动的主将们的努力,一种带有鲜
唐婚恋传奇中的男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卫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爱情   婚姻   唐婚恋传奇  
描述: 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成熟期,被称为唐传奇,作为一种叙事文学它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物形象塑造所达到的水平最是令人瞩目,本文主要探析婚恋传奇中的男性形象。以往的研究者多着眼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对男性形象关注不足,尚有的少量关注一般都是对男性形象鸣鼓而攻之。笔者通过阅读分析发现,男性形象身上所折射的时代气息,所表现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十分值得思考,应该对男性形象展开深入研究,才能比较全面公允地揭开其在唐婚恋传奇中的真实面目。爱情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之一,在唐婚恋传奇所展示的美好爱情中,男性形象是
< 1 2 3 ... 1678 1679 1680 ... 1690 1691 1692
Rss订阅